李琦喆;田淑卿
部门决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目前医院部门决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需要从提高对决算报告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决算编报的布置和对账数据工作整合、强化决算报表软件系统学习、做好日常预算执行核算工作、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决算分析模板和提高决算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着手,改善医院部门决算填报质量.
作者:赵弘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北京市2017年4月8日起全面实施《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探讨改革对企业型三级医院收入的影响,为企业医院在新环境下的发展经营提供方向.方法 对比某企业型三级医院2016、2017年5月至12月的收入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及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改革后医院总收入下降2.46%;门诊收入下降11.57%,门急诊人次的下降是主要原因;住院总收入上升8.74%,住院人次增多是主要原因,住院均次费用升高是次要原因;住院收入的增加未能覆盖门诊的减收.药费、检查费有所下降,但其余各项费用均上涨,引起门诊、住院均次费用上升.结论 改革后药品收入占比下降,收入结构趋向合理化.“小门诊,大病房”成为三级医院收入结构的必然发展趋势,三级医院应明确定位,进行市场分析提高竞争力,错位发展,提升技术发展专科.门急诊量的下降使得医院收入下降,对企业医院运营造成压力,医院应积极应对控制成本,注重病种结构调整,开展成本核算、绩效管理,改变获利途径.
作者:杨越;滕王苒微;薛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绩效工资总量不高且结构失衡、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基层卫生机构院长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绩效管理培训课程.建议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自主权,增加绩效工资总量,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院长职业化,并重视绩效管理知识培训;设计出一套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绩效管理课程.
作者:周蒙;崔志鹏;崔志胜;景晓琳;田立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保障围手术期的质量与安全.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围手术期相关管理制度,采用追踪检查法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监控及医疗指标的分析.结果 通过个案和系统追踪,围手术期的死亡率由1.82‰降至1.47‰,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由0.28%降至0.2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由0.68%降至0.38%.结论 追踪方法学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文珠;杨维兰;王晓燕;胡娟;敖检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三鼎足.本文提出在医院管理领域,同样存在一个三鼎足,即管理、技术和服务.管理是医院建设发展的轴心,技术和服务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两个轮子,三者共同构成了医院建设发展的核心驱动.笔者分析了管理、技术、服务在医院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以丰富的实际案例剖析了管理创新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轴心作用,阐述了以技术创新强化医院内在修炼的实现路径,解读了通过服务创新实现医院建设发展外在呈现的形式方法.
作者:李永昌;方钱;史兆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退费因素进行分析,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控对策.方法 采取适时统计描述法,总结分析2017年1-3月医院门诊发生的2455起退费案例.结果 退费主要因素中,医方原因1 398例,占56.95%;患方原因1 057例,占43.05%.结论 医院是引发退费的主导者和主要责任方,必须加强管控,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优化退费流程;尊重患者权益和提升职业素养.
作者:吴彩中;李野;徐璐;黄明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医务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强,对医院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离职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分析离职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梳理现代医院离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医院离职管理应有的体系,并结合工作实际得出结论,期望更好地促进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祁竹莉;唐雪艳;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关键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正确解读“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指向,有助于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布局的调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学科方向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破学科壁垒、重视学术带头人选拔,从而推动医院整体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尹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医疗及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层对于医院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建立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应运而生,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的无纸化管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挺高了医院工作效率.
作者:付韬;全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化,促使医院加快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对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加强医疗新技术准入和应用科学、规范管理,实行医疗新技术项目分级管理、医疗专家委员会评审、伦理委员会评审、医疗安全管理、资金支持和评优奖励等,促进了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作者:马璐;孙永军;李宁;张成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分级诊疗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实际效果有待观察;远程医疗的出现,有助于推进分级诊疗,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上海某医疗集团心内科专科联盟为例,通过对联盟内医院间心内科远程医疗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探索构建远程医疗即视下新型分级诊疗模式的建议,即以远程设备和信息化为基本手段,综合患者主观意愿、上下级医院医生的即时联合诊断、个体化疾患危急与诊治需求进行分级,通过卫生部门、医疗机构、技术团队等多方协作,规范远程医疗服务的使用,更好地实现远程医疗助推分级诊疗.
作者:徐维维;刘艺;滕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笔者介绍了信息化手段在某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门诊质量管理信息查询系统的组成、指标释义,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总结了信息化在医院门诊质量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不足之处,期待医院信息化质量管理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谢娟;肖丽;张成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图书馆开展一系列的新形式服务,如自助化读者服务、知识化科研服务、一站式检索服务、现代化多媒体服务、信息化经费管理和热点推送服务等,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外延,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阵地、文化阵地和科研阵地的重要作用,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
作者:方丽;郑黎强;杨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提高某二级医院科研课题申报率和立项率的作用.方法 以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对科研工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某二级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为六西格玛组,与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对科研工作常规管理(基线组)进行比较,分析六西格玛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课题申报率和立项率的作用.结果 两组在医务人员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可比性.六西格玛组课题申报率和立项率(6.7%和2.8%)均显著高于基线组(3.9%和1.4%),P值分别为0.017和0.049,而课题申报率和立项率Sigma值分别为0.198 4和-0.405 6,均高于基线组的-0.257 0和-0.708 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可显著提高二级医院科研课题申报率和课题立项率,这为二级医院科研管理提供新策略.
作者:杨中良;王亚婷;徐意涵;李铁军;陶燕平;马晓燕;杨秀云;刘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笔者从临床需求的角度介绍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如何建立集成化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准确、完整地采集重症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建立了一套不断以临床需求驱动为导向的集成化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使ICU临床工作标准化、工作流程智能化,减少了医疗护理差错,改善了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进而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邱泽亮;梁梁;胡芳俣;沈侃;许东伟;沈飞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逐步走上专业化和信息化的道路.笔者介绍了盛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阐述了信息化给消毒供应工作带来的改变.提高了手术器械的周围率,有效降低手术运行成本;全流程条形码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器械明细和图片,保证了器模式装配的准确性;便于更加动态、合理地调配各项资源;保障了医疗安全.
作者:王君;刘淑菊;张成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绩效考评体系能够量化医生、护士、医技和医辅的工作量,可以公平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但目前在中医院的应用较少.本文以某省中医院为例,将中医纳入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探索RBRVS在大型中医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对在某省中医院进行的RBRVS绩效体系改革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其改革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徐浩;阮崧;孙晓杰;徐志伟;赵国强;姚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作为医院运行重要支持系统和保障系统,是保障质量与保障安全是医疗基础质量的基本元素.相较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和医疗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医院的后勤信息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以全院信息一体化思路为指导,以安全运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以运行安全可视化、故障定位可视化、工程维护可视化、人员管理可视化为目的,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后勤运行综合支撑平台.
作者:陈天雨;巴志强;陈阳;刘学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90后”护士职业认同与组织信任及工作适应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信任量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对天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404名“90后”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后”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04.66±19.59)分,职业认同分别与上级信任、同事和下级信任、组织特征信任及组织信任呈显著正相关(r =0.417,P<0.01;r=0.397,P<0.05;r=0.316,P<0.01;r=0.467,P<0.01),与工作适应障碍呈显著负相关(r=-0.463,P<0.01).结论 “90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而良好的组织信任及工作适应能力能够提高“90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使其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作者:杜心平;法天锷;陈新;张楠;郝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推进,医院质量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各类医院做了相关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何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用于提升医院质量和管理水平是目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员工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与主体,通过引入激励理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掌握员工的心态和期望,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医院质量管理,提升医院质量.
作者:黄晓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