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锐;周尚成;刘颖;陈晋;王静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梅毒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每年受感染者估计达1 200万人[1].中国梅毒流行形势较严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梅毒在中国死灰复燃,特别是近些年来发病人数增加较快.2007年全国报告梅毒发病率16.54/10万,较2004年上升123.8%,年均上升31.0%[2].梅毒已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梅毒在沈阳市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01-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梅毒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蔚;张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5-2011年文献计量指标变化趋势情况.方法 利用2006-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提供的资料数据,进行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期刊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计算各项文献指标的稳定指数、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5-2011年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中总被引频次均值为3 524,影响因子均值为0.565,学科影响指标平均为0.89,学科扩散指标为8.95;来源期刊指标中基金论文比平均为0.62;2005-2011年除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5项指标变化较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稳定.他引率、学科扩散指标、文献来源量、机构分布数这4项指标呈负增长.结论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5-2011年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期刊指标多数呈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排名一直排在科学前列.
作者:潘雯;修桥;郑新;解学魁;刘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腺苷对脂多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脂多糖1 mg/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腺苷对肥大心肌细胞影响,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NP)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腺苷能有效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心肌肥大,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腺苷组细胞体积分别减小15.6%、27.1%和32.8% (P <0.05),心肌细胞的ANP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与脂多糖组比较,0.25、1、4 mg/L腺苷组TLR4蛋白表达[(0.56±0.04)、(0.47±0.02)]均降低(P<0.05),细胞外液TNF-α含量[(30.8±4.1)、(22.7±2.9)、(19.1±3.7) pg/mL]均减少(P<0.01).结论 腺苷对脂多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表达有关.
作者:杨丽儒;杨育红;梁灵君;孙雪芳;李洪秀;王洪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需要安全的饮用水,要求饮用水中必须不含有致病菌[1].而且生态毒理学研究[2]、维护公共健康[3]以及预防生物恐怖袭击[4]都对水源性病原体的监/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公共饮水安全,水处理设施的源水和出水都需要对细菌进行监测.水环境中的致病菌含量一般都非常低,需要将细菌的浓集技术与灵敏检测技术联合起来应用,才能实现对低浓度致病菌含量水样的快速定量检测.前期研究合成了一种载正电荷的颗粒状氢氧化镁铝滤料,并初步建立了水中细菌过滤浓集、回收系统和方法[5].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浓集回收操作的参数及影响浓集回收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初步进行了致病菌的回收和检测验证.
作者:邱志刚;金敏;于连媛;王新为;王景峰;谌志强;陈照立;张斌;李君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山东省济南市公交驾驶员夏季高温期间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在高温期间实施保护公交驾驶员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额抽样方法,在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抽取532名公交驾驶员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高温期间有患病经历的驾驶员共310人(58.3%);不同性别、年龄、既往慢性疾病诊断史、健康状况、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车型的公交驾驶员高温期间患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有既往慢性疾病诊断史的驾驶员高温期间患病的危险性增加,OR值分别为1.787和2.466;健康状况一般、较好/很好的驾驶员,高温期间患病风险低于健康状况较差/很差的驾驶员,OR值分别为0.334和0.111;空调车型与驾驶员高温期间患病风险降低有关,OR值为0.675.结论 性别、既往慢性疾病诊断史、健康状况及公交车型是济南市公交驾驶员高温期间患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周琳;辛正;白莉;万方君;王永明;桑少伟;刘守钦;刘起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单独应用及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于荷S180肿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小鼠右前侧腋窝接种S180肿瘤细胞,制造荷瘤小鼠模型;实验设对照、氟尿嘧啶(5-FU)、枸杞多糖及枸杞多糖+氟尿嘧啶组,比较各组瘤重、肿瘤抑制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乳酸脱氢酶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毒作用及中性红实验评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Griess法检测NO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枸杞多糖可抑制荷S180小鼠肿瘤生长,高剂量枸杞多糖组抑瘤率为38.7%;与氟尿嘧啶组比较,枸杞多糖中、高剂量单独使用及与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能明显刺激脾细胞增殖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NK细胞毒效应分别为(46±6)%、(52±11)%、(63±10)%,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5-FU组比较,枸杞多糖高剂量+5-FU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浓度和TNF-α分泌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 枸杞多糖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可降低氟尿嘧啶导致的免疫系统损伤,枸杞多糖可作为化疗药物的有效辅助药剂.
作者:李晓冰;谢忠礼;朱艳琴;陈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相关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8月,对艾滋病相对高发的4省7个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的全部HI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且继续妊娠分娩的1 187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产1 205名新生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管理.结果 1187例HIV感染产妇中,在助产机构分娩者占96.0%,剖宫产占39.1%,妊娠期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比例从2005年的34.1%降至2011年的24.3%,呈逐年递减趋势(x2=6.856,P=0.009);HIV感染产妇所娩1 205名胎儿的活产比例自2009年后均达100.0%,新生儿死亡比例在0.0% ~1.5%,年度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率、产科损伤性操作、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等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的产科相关因素暴露水平仍然较高.
作者:王前;王临虹;方利文;张志慧;王爱玲;王芳;王潇滟;乔亚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情况,为确定疾病防治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等作为反映疾病负担的量化指标,对十堰市2007-2009年城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20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73.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211.9/10万)高于女性(137.6/10万);男性、女性居民每千人口因心血管疾病分别损失31.7、20.9个DALYs;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每千人口DALYs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60岁城区居民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高发人群;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是导致十堰市城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大.结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十堰市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老人和男性应该成为防治的重点.
作者:刘锐;周尚成;刘颖;陈晋;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前三位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抗肿瘤治疗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新的治疗手段及疗效特异性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3-6].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昆虫病原细菌,其在营养生长期和芽孢形成期产生的伴孢晶体蛋白具有毒杀动植物寄生线虫的活性[7-11].近年,有研究发现某些非杀虫活性的Bt能够产生抗癌细胞活性的蛋白,能选择性毒杀人类某些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12].现对这类抗癌活性蛋白的研究成果[13-18]综述如下.
作者:王雷;周永红;彭小宁;易银沙;吕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灵敏,能同时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3种喹诺酮类(QNs)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 样品匀质后加入酸化乙腈,超声提取,用正己烷萃取除去杂质,乙腈层浓缩后,加入乙腈-水(8∶2)溶解残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流动相为乙腈+ 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9 nm.结果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色谱图分离良好,峰形尖锐对称,相关系数均>0.999 6;3种不同加标浓度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相对标准偏差均<5%,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均>85%;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检测限分别为2.7 ×10-3、1.4×10-3、6.5×10-4μg/mL.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快速、准确,可满足动物食品中3种QNs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批量检测.
作者:曹艺耀;许崇德;刘萍;鹿文婷;焦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系统不同类型服务提供效率情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收集湖南省201 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调查及2011年湖南省卫生部门统计报表数据,分别构建基本医疗服务、妇幼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服务以及预防和健康促进服务的提供效率评价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其不同类型服务的提供效率状况.结果 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岳阳、衡阳和张家界3市的DEA有效,有效率为21.4%;妇幼卫生服务方面,衡阳市、郴州和张家界3市DEA有效,有效率为21.4%;慢病管理服务方面,岳阳、衡阳、娄底市和张家界4市DEA有效,有效率为28.6%;预防与健康促进方面,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和张家界5市的DEA有效,有效率35.7%.结论 建议改进技术的同时,提高技术上资源的合理组合,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提供效率,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作者:毛燕娜;刘丽杭;王小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成年居民的体质状况及其对血压的影响,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3个监测点(沈阳、丹东、朝阳市)抽取的5 817名20~ 69岁成年居民分为成年甲组(20 ~ 39岁)、成年乙组(40~ 59岁)和老年组(60~69岁),进行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测量.结果 辽宁省5 817名20 ~ 69岁居民中,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8.1%、17.0%和24.9%;成年甲组居民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者的体质合格率分别为80.4%、61.2%和58.3%,成年乙组居民分别为82.2%、76.4%和75.3%,老年组居民分别为91.7%、88.9%和84.3%;成年甲组居民正常血压者的体质合格率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者和高血压者(P<0.01),成年乙组、老年组居民正常血压者的体质合格率均高于高血压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成年居民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大、心率较快、超重和肥胖,保护因素为女性和台阶指数较高;辽宁省成年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大、心率较快、选择反应时较长、腰围较大、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保护因素为女性、肺活量/体重较高、台阶指数较高.结论 成年居民的体质状况对血压水平有一定影响,心率、体质指数、台阶指数、腰围、选择反应时和肺活量是居民血压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汪宏莉;韩延柏;史娟娟;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以1985-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死亡资料为基础,分析伤害死亡长期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死因登记系统收集历年伤害死亡资料,描述27年来伤害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分析死亡率变化的时间趋势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计算伤害导致的去死因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年.结果 1985-2011年嘉定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56.28/10万,占全死因的7.81%,居全死因顺位第4位;伤害是1~39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因,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溺以及机械性窒息;交通事故死亡率从1993年开始上升,200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意外跌落死亡率从1994年开始呈上升趋势,APC上升为6.35%;因伤害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年数男性平均为1.28岁,女性为1.13岁,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平均为1 208.16人年/10万,占总死亡YPLL的20.13%,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嘉定区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仍是低年龄人群的主要死因,应重点关注意外跌落、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张玉龙;金亚清;张一英;袁红;庄琴;姜庆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平均发病率约为1‰[1],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重且发生多的一种出生缺陷性疾病.因其带来的社会负担沉重[2],各国政府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致力于NTDs的干预工作.近年来,在一系列卫生法规和政策性项目的作用下,NTDs的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NTDs的干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毛宝宏;白亚娜;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传播,发病率高、易在无免疫力的儿童中形成暴发流行[1].水痘病毒是儿童期水痘的病原体[2],病毒可在体内长期潜伏,若干年后复活引发带状疱疹[3].天津市是率先施行水痘疾病管理的城市,要求保健科人员逐一进行个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水痘病例个案调查表》后上报.为更好地掌握水痘流行情况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现将2010-2012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水痘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强迫信念问卷中文版(OBQ-44)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人群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76例强迫症患者和湖南省长沙市3所高校8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OBQ-44、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测试;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进行OBQ-44信度及效度的评价.结果 强迫症患者与在校大学生OBQ-44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81和0.961,责任感威胁评估(RT)、完美主义确定性(PC)、重要性/控制思维(ICT)3个因子的Cronbach' sα系数分别为0.932、0.924、0.905和0.952、0.941、0.917; OBQ-44量表及其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554、0.549、0.513、0.541,均>0.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FI =0.91、TLI=0.90、x2/df=3.75、RSMEA=0.06,各指标拟合良好;OBQ-44量表总分及其3个因子得分分别为(91.33±24.96)、(33.38±10.48)、(36.79±10.63)、(21.16±5.85)分,均与Y-BOCS量表总分和OCI-R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597~0.728,P<0.01).结论 OBQ-44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中国人群强迫信念评价的有效工具.
作者:王瑜萍;王芹;雷辉;周晟;董姣姣;樊洁;钟明天;朱熊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宁阳县和沂水县24个乡镇518个村筛查出的4 0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结核病的诊断与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 08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结核病患者14例,其中13例为新发病例,1例为复治涂阳病例,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率为342.72/10万;不同特征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体质指数、焦虑症状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5.057,95%CI=1.562~16.377)、体质指数< 18.5 kg/m2(OR=16.189,95%CI=2.588~101.260)、有焦虑症状(OR =5.214,95%CI=1.772~ 15.339)是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在过去24h更易出现咳嗽、发热、高热、乏力的症状(均P <0.05),在过去1个月更易出现咳嗽、咯痰、高热的症状(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病率较高,男性、体重较轻、有焦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结核病.
作者:赵文静;Shi Li-zheng;Vivian A.Fonseca;He Jiang;邵德成;赵杰;陈清梅;尹爱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砷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分泌D-丝氨酸的影响,探讨砷的智力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脑AST为试验对象,在含砷浓度分别为0、2.5、5、10 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丝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丝氨酸消旋酶(SR)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5、10 μmol/L砷暴露后,AST分泌D-丝氨酸的水平[分别为(21.580±1.313)、(21.936±1.539)、(23.401±1.648) μmol/L]和SR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327±0.122)、(1.397-±0.105)、(1.403 ±0.104)]均明显升高,10 μmol/L砷暴露组AST内[Ca2+]i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砷暴露可引起AST分泌D-丝氨酸水平增加,该过程可能与砷暴露引起AST内SR的表达水平增强以及[Ca2+]i升高有关.
作者:王艳;金亚平;郑琳琳;赵凤红;王灿;金焕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对暴露高脂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用350 μmol/L棕榈酸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24 h建立细胞高脂损伤模型,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剂量(1、5、7.5、10 μmol/L)莱菔硫烷预处理24h和5 μmol/L莱菔硫烷预处理不同时间(12、24、36、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用噻唑兰法检测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和形态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核呼吸因子1、2(NRF1、NRF2)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38.04±12.69)%]下降(P<0.05),莱菔硫烷(5 μmol/L、24h)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69.37±6.35)%]明显上升(P<0.05);莱菔硫烷组ROS水平[(86.27±1.44)%]低于模型组[(124.72±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莱菔硫烷组MMP、SDH活性[(37.88±6.92)%、(66.59±6.92)%]和NRF1、NRF2 mRNA表达水平[(61.72±11.58)%、(131.16±14.52)%]明显升高(P<0.05);莱菔硫烷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高脂诱导的细胞线粒体固缩,增加线粒体数量.结论 莱菔硫烷能减轻高脂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保护暴露于高脂环境下的心肌细胞.
作者:胡丽贞;李雅杰;薛宏凤;王舒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阐述代谢综合征(MS)与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农牧区2 589名> 20岁的蒙古族居民进行8年随访,随访结局事件为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与冠心病)和死亡,采用多结局Cox比例风险模型,以脑卒中、冠心病和死亡为多结局事件计算MS及其他危险因素对多结局事件的HR值及其95% CI.结果 对基线人群2 589人随访8年,其中失访率0.23%,随访18 543人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事件共261例;随访期间脑卒中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度分别为533.9/10万人年、253.5/10万人年,死亡密度为620.2/10万人年;为了探讨MS对多结局事件(心脑血管病及死亡事件)的危险性,进行多因素多结局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在调整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3个传统危险因素后,MS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事件(多结局事件)的风险性依然存在[HR(95% CI)为1.33(1.02~1.74)].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农牧区蒙古族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MS可增加蒙古族农牧民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事件发生33%的风险,即MS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作者:张艳芬;佟伟军;刘洋;刘永跃;高秀英;怒特;王健;布仁巴图;林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