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熊先军;项莉;周武;姚岚
一、收入核算全成本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全收全支法和间接分配法.我院实行的是全收全支法,即一笔收入同时计给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而不是直接进行分配计入.如产科开单的、在手术室操作的剖宫产术1210元/例,这笔收入在计入产科的同时计人手术室,然后将医技科室的成本按一定的方法分摊至临床科室.全收全支法使临床科室收入能得到全额体现,而其相应的医技成本也可以合理地分配到临床科室中.
作者:金俊娇;王红;王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提高药品的运营效率、控制成本.本文通过样本医院的实例分析,探讨如何利用项目管理来降低药品周转天数,对公立医院如何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郑阳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分析深圳市2010年不同医保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费用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估医疗保险改革的效果.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住院费用结构与一般疾病有明显差异,医保类型对精神分裂症住院费用有明显的影响;深圳市医疗保障水平较高,但是存在潜在的基金风险,应继续完善医保管理制度.
作者:冯毅;熊先军;项莉;周武;姚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大的难点是如何保证绩效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对此,在分析数据失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
作者:林云肖;朱建良;方霞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在业务层面上提出了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合同五个方面的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对前面四个方面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但是对合同控制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以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作者:刘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工作以来,至今已历时十多年,总体成效显著,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差异和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2009年以来我国各省在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药品采购周期、质量层次划分、基准价制定以及评审评价方法等关键要素,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总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游茂;李亚青;孙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医改以来,广西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基本目标,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成效显著,但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作者:郑敦林;黄菊铃;朱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现代信息环境为医院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当前,实行全开放服务模式、主动提供重点学科服务、及时开展个性化服务等举措,是医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方法,同时,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协作网络和必要的信息平台,是医院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的必备条件.
作者:高旭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分析云南省楚雄州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的相关情况,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查找引起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支付额居高不下的原因,探寻控制费用的途径,为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的发展提供建议.
作者:陆烨;吉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机抽取四川省三类不同经济水平地区124个乡镇卫生院,对其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和业务收入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存在差异;对经济较好地区乡镇卫生院配备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可提高经济效益.对此,提出建议: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常见医疗设备配备;结合社会效益,合理配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作者:熊颖;景琳;杨练;丁富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加快社会办医是新医改提出的要求,也是医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与措施.本文试分析社会办医机构的发展困境,并对社会办医机构发展路径做出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办医机构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王春;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对医院和一般参保人员的影响、经办机构的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之后的管理权属问题,认为在当前体制下,无论归属哪个部门管理,结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建议政府在决策时,一要考虑部门的职能划分,二要长远地考虑改革成本,不要轻易地改来改去.
作者:于保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按照国家医改的要求,X县卫生局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集中核算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预算管理,加强了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但由于改变了乡镇卫生院自主核算的会计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急需解决.
作者:郑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山西省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在不同预算级别、不同机构及不同功能方向上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安排中央专项资金的预算分配,财政性基本支出应根据各类医疗机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专项资金使用继续向基本公共卫生方向倾斜等建议.
作者:张云霞;苑静;李梅;郭跃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药品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采购已成为医疗机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活动[1].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工作的有效规范和科学管理,切实保证药品质量,降低患者负担,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2009年国务院纠风办和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等文件,开始全面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文章通过对2012年全国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
作者:游茂;孙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9年开始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在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目前,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大体可以分为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和挂网限价、医保采购、医药分开四种.
作者:游茂;孙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之一.我国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组织的范畴,但是公立医院现行的资金来源、收入分配制约了其非营利性的体现.在兼顾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建立完善、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实施双向透明(政府公开、公众知晓)的财政政策,确保公立医院的收入全部用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才能更好地体现.
作者:范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减轻全社会医药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开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药品采购为突破口的药品政策改革.
作者:李亚青;游茂;孙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制药企业必须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和风险.在此环境下,促进了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又称“研发外包”的产生和发展.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与任务.此种委托必须进行书面规定[1].
作者:蔡旺春;肖力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肺癌非手术病人住院费用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药费是影响其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其他费、化验费、护理费等.
作者:高倩倩;李士雪;王燕;鹿子龙;程杨杨;许敏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