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蓉;王沛;王筱金;高宇;王敏敏;龚燕岚;李秋娟;田英
目的 研究黄芩苷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疗效.方法 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3.5 mg/只,建立清洁级SD大鼠PCP动物模型,用黄芩苷100,200和400 mg/kg灌胃,连续2周治疗实验大鼠.同时设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PCP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各组大鼠肺重、肺重/体重比、包囊计数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黄芩苷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大鼠肺重分别为(2.26±0.14),(1.79±0.11),(1.57±0.14)g,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2.70±0.15)g(P<0.01);肺重/体重比分别为(1.32±0.22)%,(1.04±0.13)%,(0.59±0.11)%,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1.98±0.18)%(P<0.01);包囊均数分别为(42,86±5.01),(41.86±6.64),(30.29±4.72),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56.29±5.82)(P<0.01);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黄芩苷高剂量组与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效果接近.结论 黄芩苷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接近复方新诺明.
作者:周必英;周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室内外空气污染对山西省太原市学龄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太原市不同交通污染区11~14岁学龄儿童142名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相关因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IgG、IgA、IgM),用比浊法检测非特异免疫(唾液溶菌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其他免疫相关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均与尾气污染程度相关,CD3~+还与上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冬季采暖使用空调或电暖气因素有关;体液免疫指标IgO主要与冬季采暖方式相关,回归系数为1.172,1.743(P<0.05),IgA的影响因素为家居住宅类型,回归系数为-0.301(P<0.05);唾液溶菌酶活力的影响因素为尾气污染程度,回归系数为63.945(P<0.01);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与尾气污染程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13,-0.267,-0.122,-34.855(P<0.05).结论 学龄儿童的免疫功能可能与尾气污染程度、上学交通工具、家居住宅类型、冬季采暖方式等因素有关,汽车尾气污染作用突出.
作者:张志红;董洁;郭丽丽;高建伟;乔果果;赵五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大连、上海市孕妇及其新生儿汞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和大连市三甲医院妇产科病房待产的孕妇,对孕妇周围血及与其对应的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汞检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孕妇血汞和新生儿脐带血汞中位数分别为1.35和2.29μg/L,大连市孕妇血汞和新生儿脐带血汞中位数分别为1.99和3.57μg/L,2地新生儿脐带血汞均明显高于母亲血汞(P<0.01);大连市孕妇血汞中有3例(1.7%)、脐带血汞中有9例(8.4%)超过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国际标准(5.8μg/L);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上海市父亲吸烟、孕妇家中使用杀虫剂、大连市孕妇有被动吸烟史对2地孕妇血汞及新生儿脐带血汞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职业暴露人群相对工业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因素等对血汞暴露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
作者:施蓉;王沛;王筱金;高宇;王敏敏;龚燕岚;李秋娟;田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DNA聚合酶B(DNA Polymerase β,DNA pol β)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特性的变化.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野生型(wild type,wt)和食管癌缺失突变型(delete mutional type,dmt)的pol β重组荧光载体pEGFP-C3-pol β转染NIH3T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pol β的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定位,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 转染2种类型pol β的NIH3T3细胞株中,均有外源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野生型的以细胞胞核为主,缺失突变型的pol β表达以细胞胞浆为主,从第3 d开始,缺失突变型的细胞生长速度较野生型和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转染缺失突变型NIH3T3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为68.29%,明显高于野生型的57.18%、对照组的58.12%和未转染NIH3T3细胞的57.35%(P<0.05).结论 外源野生型pol β基因表达后对NIH3T3细胞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影响,而缺失突变型则使其增殖速度加快.
作者:赵军;路静;杨洪艳;黄幼田;赵继敏;赵明耀;赵国强;张曦;董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个别乡镇的流动儿童数量已接近甚至超过本地儿童,由于受经济收入、文化水平、保健意识、医疗保障、居住地的流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状况已引起关注.
作者:俞飞燕;王道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营养素摄入对氟斑牙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某镇中心小学4个班的学生进行连续3 d 24 h膳食调查.结果 患有氟斑牙的儿童和未患有氟斑牙的儿童肉蛋豆类摄入量分别为(56.76±9.66),(60.55±5.3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类摄入量分别为(11.42±2.58)和(15.33±6.0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蛋白质、钙与氟斑牙患病呈负关联,OR值分别为0.835,0.794.结论 蛋白质、钙是氟斑牙的保护因素,合理膳食是防治氟斑牙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解瑞宁;翟敏;谢龙利;赵培山;王德泉;李岩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林蛙油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对超重微波辐射小鼠血清免疫因子及学习能力影响.方法 制作超重微波辐射小鼠模型,用林蛙油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林蛙油组血清中IFN一γ、IL-10、TNF-α[水平分别为(4.533±1.544),(4.410±0.813),(4.438±0.818)pg/mL,与模型组的(3.963±0.754),(4.144±0.524),(5.367±1.042)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训练后避暗和跳台实验的错误潜伏期及次数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林蛙油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可通过调节免疫因子增强对超重辐射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钟越;鞠晓红;沈楠;范红艳;潘文干;姜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空调系统污染已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空调系统污染所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和疾病种类几十种~[1].因此,调节场所内小气候和保障空气质量的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尤为重要.
作者:沈凡;张屹;刘玉敏;赵锐;邵开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化三丁基锡(tributyltin chloride,TBTC1)致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当RAW264.7细胞处于代数生长期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025,0.05,0.10,0.20,0.40 mg/L)的TBTC1处理48 h,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TBTCI对RAW264.7细胞增殖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TBTC1对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TBTC1能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0.179 mg/L;TBTCI也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当TBTC1达到0.40mg/L时,细胞凋亡率达到19.5%.结论 TBTC1可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曾怀才;贺庆芝;陈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1 201人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生伤害者112人,了解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结果 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9.45%;伤害类型排名前3位为跌落伤、机械伤和交通意外;不同性别伤害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P<0.05);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体育运动区域,占50.01%;活动类型主要以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居多,占67.86%;伤害部位以下肢为主,占50.89%;伤害后主要是医师处理并大多痊愈;伤害性质以体表伤(38.39%)多,其次为扭伤和皮下组织伤;伤害发生以10月份高,2月份低.结论 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体育相关活动时伤害发生率高.
作者:曹金红;向兵;张连生;刘筱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食管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含酪氨酸61(Cyr61)表达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86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TGF,Cyr6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正常食管组织比较,食管癌组织中CTGF,Cyr61mRNA(5.29±5.12,7.13±4.26)均表达上调(P=0.000),蛋白均高表达(20.83±8.20,16.79±6.8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浸润深度是CTGF mRNA表达的危险因素(P<0.01);吸烟、淋巴结转移、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是CTGF蛋白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Cyr61 mRNA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是Cyr61蛋白表达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 CT-GF、Cyr61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
作者:陈萍萍;张静;王旗;陈幕华;崔玲玲;吕全军;谢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南民族大学2007级4 015名新生和2008级5 006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5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的整体HBsAg阳性率为4.59%,男性阳性率为6.22%,明显高于女生的3.11%(P<0.01);壮族(10.29%)、畲族(9.13%)和瑶族(8.04%)学生的HBsAg阳性率较汉族(4.5%)学生约高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族、畲族与汉族间P<0.01,瑶族与汉族间P<0.05).回族(2.97%)、满族(1.61%)学生的HBsAg阳性率较汉族(4.5%)学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卫生和生活环境条件可能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相关.
作者:胡文娟;邓志芳;高雯琪;王红;欧阳刚;李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年龄15~24岁约占一半~[1].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AIDS)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某所大学开展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了解其教育前后大学生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态度;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效果之差别;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李红美;林哲;包·哈森高娃;佟伟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方法 收集麻疹患儿174例作为病例组,以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细胞,用标记荧光的抗体进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麻疹患儿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 麻疹患儿CD_8细胞百分率为(24.98±8.24)%,NK细胞百分率为(13.14±6.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CD_3、CD_4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儿中,麻疹病毒高活性组CD_3细胞为(2 586.54±1 635.90)个/μL,CD_4细胞为(1 450.06±849.06)个/μL,均低于麻疹病毒低活性组[分别为(3 527.36±1 912.88),(2 046.43±900.92)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CD_8细胞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价麻疹患儿感染早期的免疫状况,而且对判断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章松平;邱莲女;厉小玉;王妙婵;王莹;朱明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海洛因依赖者人数急剧上升,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同时也成为艾滋病蔓延的主要途径.已有研究显示,海洛因依赖者血液及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改变~([1-3]).
作者:颜兴伟;杨玉金;龚俊平;闵建华;张小娜;李国恩;赖鹏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及半巢式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DNA,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用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 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新生儿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X~2=13.16,P<0.05,趋势X~2=12.42,P<0.05),而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无关(总X~2=2.41,P>0.05,趋势X~2=0.35,P>0.05);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胎细胞转运无关(总X~2=4.14,P>0.05,趋势X~2=0.001,P>0.05);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外周血PBMC HBV DNA阳性有关(X~2=10.26,P<0.05),而与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无关(X~2=0.49,P>0.05).结论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有关,分别是新生儿血清、PBMC HB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魏俊妮;王素萍;冯永亮;宋秀霞;李淑珍;李小燕;双杰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方某地16~60周岁人群环境铅暴露情况,分析影响血铅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以及铅暴露所致的健康损害.方法 随机选取居住于当地>5年,食用当地自产食物的人群,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尿、头发、趾/指甲样本中铅浓度.自制调查问卷面询.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12名调查对象血铅水平为(64.1±1.8)μg/L,尿铅、发铅、指(趾)甲铅分别为(11.0±1.7),(11.7±3.4),(12.1±3.4)μg/g.对数变换的尿铅、发铅、甲铅与血铅呈正相关,对应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0.317,0.350;居住于D村、饮酒、男性是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发铅、指(趾)甲铅与失眠、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视力模糊等自觉症状的发生有关.结论 A村铅暴露严重,男性、饮酒是血铅增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齐;赵焕虎;陈建伟;谷康定;朱业湘;周宜开;叶临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模型观察PRF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PRF对大鼠胃液分泌和黏液分泌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PRF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PEF对幽门结扎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的溃疡指数(4.37±0.69)比较,PRF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62±0.69),(2.12±0.92),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与模型对照组的积分吸光度(0.67±0.24)比较,PR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93±0.41),(1.36±0.59),(1.54±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RF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胃液量(P<0.05,P<0.01);PRF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大鼠游离酸度、总酸度以及总酸排出量(P<0.01).结论 水黄皮根总黄酮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胃泌素分泌、促进EGF分泌、促进胃黏液分泌有关.
作者:刘可云;朱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吸毒人群状况,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美沙铜维持治疗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在社区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针具回收及公安机关配合戒毒所进行健康教育、关爱支持等措施.结果 至2008年底柳州市吸毒人群为6 918人,美沙酮治疗1 097人,坚持服药584人,脱失率为46.76%;发放针具1 180 609支,回收1 091 846支,回收率为92.48%;覆盖吸毒人群达2 500人,为柳州市总吸毒人群的36.14%;通过干预使艾滋病传播危险性降低,共用针具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感染率从2000年的24.88%下降到2008年的13.10%.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有利于改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和传播.
作者:俸卫东;翁毓秋;甘志高;白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有所回升,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威胁.
作者:李秋娟;史丽娟;徐岷;彭国华;范元新;敖水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