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及血红蛋白水平调查

党少农;颜虹;邢远;周小彦;王全丽;康轶君;王振杰

关键词:叶酸缺乏, 铁缺乏, 贫血, 育龄妇女
摘要:目的 了解陕西省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和血红蛋白水平.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按人口比例随机抽取陕西省城市及农村20~49岁育龄妇女610名,测定其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叶酸,分析比较城乡育龄妇女叶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结果 城乡妇女平均叶酸水平分别为4.99和4.91 μg/L;12.5%的育龄妇女患叶酸缺乏,叶酸缺乏比例随年龄减小而增加.陕南农村妇女叶酸缺乏比例低为6%;关中农村为14.4%,陕北农村为16.9%.城乡妇女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22.0和123.1g/L,贫血患病率为36.4%,铁缺乏性贫血患病率为15.7%;陕北农村妇女贫血患病率为19.5%,陕南农村为38.0%,关中农村为44.8%.结论 叶酸和铁缺乏在育龄妇女中普遍流行,陕北和关中是叶酸缺乏的高发地区,关中和陕南是贫血的高发地区.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关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中;正处于知识能力成熟、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人格逐渐成熟、意志发展迅速的青年期[1].为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程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2007年11月对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在校生的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作者:翟德春;翟光宇;刘学年;王扬;许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人自养金与身心健康关系

    目的 探索老年人自养金水平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云南省昆明市18个社区中815名60~90岁的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以自养金水平分A组<300元/月、B组300~800元/月、C组>800元/月,并进行各组老年人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病患及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比较.结果 A、B、C 3组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得分(5.82±1.83),(6.09±1.86),(6.27±1.69)分,与自养金数额呈正相关;自养金数额与其受教育水平(X2=202.53)、职业(x2=271.71)及养老金来源(X2=215.72)密切相关(P<0.01).A组仅31.43%享有医保,低于C、B 2组(90.59%和73.68%),缺乏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结论 经济支持是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根本保障.

    作者:张河川;郑钱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朝鲜族聚居地区肝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肝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由于人体食入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或被囊蚴污染的食品发病[1].为了解辽宁省盘锦市朝鲜族聚居地区人群及淡水鱼的肝吸虫感染现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于2007年进行了肝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作者:孙晓丽;周宝森;徐建峰;郑扬;陈庆国;李笑春;赵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2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之间的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生活满意和消极情感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女生较男生更多地采用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P<0.001),女生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P<0.01);各年级大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负性情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呈负相关.结论 个体的应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

    作者:凌宇;朱翠英;刘文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知识获得方式及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获得的方式以及需求,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山东省8个县,40个行政村共20 087人.由调查员持调查问卷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被调者查中只有33.0%的人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79.0%的人想知道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医生以及报刊杂志,分别占59.0%,34.1%和10.1%;60.5%的人希望通过医生获取.结论 农村居民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仅为33.0%.应采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桑新刚;尹爱田;李德华;夏慧;郑文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莱菔硫烷诱导人肝细胞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表达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人肝细胞系HHL-5细胞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reductasel,TR1)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WST试验观察SFN对HHL-5细胞24h的细胞毒作用,及TaqManone-step RT-PCR测定对TR1 mRNA的诱导,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 5mol/L SFN处理HHL-5细胞24h促进细胞增殖,更高剂量表现生长抑制作用;SFN处理HHL-5细胞24h呈剂量依赖性诱导TR1转录,10mol/L SFN对TRI的诱导为对照组的4.6倍;20μmol/L SFN处理1h后明显诱导了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表达,并且这种诱导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SFN可能通过诱导转录因子Nrf 2介导的TR1转录,从而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机能.

    作者:李丹;暴永平;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功率脉冲微波辐射对大鼠脑结构及功能影响

    目的 研究高功率脉冲微波辐射对大鼠垂体功能和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100,200 mW/cm2强度辐照54只雄性Wistar大鼠,辐照后6,24和48 h活杀大鼠取材.采用放免、电镜等方法,研究微波辐射对大鼠垂体、血浆前阿黑皮素原(POMC)衍生肽含量的影响和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特点.结果 高功率脉冲微波照射后6 h,大鼠垂体β-内啡呔(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浆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超微结构观察,100 mW/cm2辐射后48 h组表现为核变形,胞浆空化,线粒体肿胀.200 mW/cm2 辐射后6 h组,表现为核变形,核膜粗糙,线粒体空化;48 h组表现为核膜破裂,染色质溶解,线粒体嵴缺失.结论 高功率脉冲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下丘脑-垂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热应激大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功能,提高对热应激刺激的耐受能力.

    作者:吕士杰;田志杰;姜艳霞;王程;芦晓晶;潘文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人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痴呆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是痴呆的早期阶段[1,2].每年MCI进展为痴呆的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且不同亚型MCI终发展成为的痴呆类型也不同.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针对痴呆的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通过对不同亚型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为有效防治痴呆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从不同亚型MCI诊断、流行、转归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蔡毅媛;黄文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湖北省农村居民疟疾防治知识及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居民对疟疾防治的认识水平、居住环境、行为以及需求,对农村地区疟疾防治的需求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现场问卷调查居民和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疟疾防治的需求.结果 疟疾常识知晓率及行为在不同年龄、性别、小学生和居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年龄组居民知道疟疾传播方式和疟疾发作时典型症状较其他年龄组高,分别为76.5%和23.2%(P<0.01),但经常在外露宿率也较高,为21.2%(P<0.01);女性居民在了解疟疾疟疾预防重要性、及时就医行为较男性高,分别为84.3%,82.1%(P<0.01);经常露宿的女性明显少于男性,为17.2%,18.1%(P<0.01);小学生在疟疾知晓率各个方面均较低,明显低于当地居民(P<0.01).居民更喜爱通过电视途径了解疟疾防治的相关知识.结论 湖北省农村地区居民疟疾防治认知水平仍需提高,尤其要针对疟疾的临床表现,重点加强小学生疟疾知识普及.采取电视宣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邱荻;胡晓琳;吴梅红;蔡黎;黄光全;袁方玉;许奕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毒力因子检测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是否具有公认的毒力因子.方法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Fral;利用假结核菌对PstI敏感可产生抑菌环的复盖种子层法检测PstI;采用乏Ca2+时37℃鼠疫菌不能生长观察Vwa,利用色素培养基观察Pgm.结果 所检测青藏铁路沿线菌株都具有PstI+、Vwa+、FraI+、Pgnn+4种毒力因子.结论 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宿主判断所检测菌株属于强毒力菌株.

    作者:张春华;吕景生;赵斌;丛显斌;王忠惠;张市;邵奎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甘肃省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避孕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甘肃省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对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封闭式问卷对145名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者的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避孕节育专业知识的正确掌握率低达44.19%.对宫内节育器(T铜220C、T铜380A、宫铜300、母体乐铜375)、皮下埋植的相关知识调查显示,使用年限的正确掌握率分别为19.31%,28.28%,14.48%,55.17%,79.31%;主要副反应的正确掌握率分别为59.31%,55.86%,39.31%,48.28%,42.07%;避孕原理的正确掌握率分别为11.03%,12.41%,10.34%,11.72%,63.45%;消毒有效年限的正确掌握率分别为53.79%,45.52%,14.48%,43.45%,12.41%.结论 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信息不流通,对男用安全套知识及其他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因此,在开展技术服务方面能力不足,应引起重视.

    作者:周妍;吕阳;王坤;李芝兰;杨永秀;杜蔚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酒精对大鼠胰岛素受体及底物-1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慢性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酒精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0,0.8,1.6和2.4g/(kg·bw)的酒精灌胃.第19周末,断头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脂肪组织总RNA,通过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IR、IRS-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葡萄糖)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胰岛素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酒精剂量组IR、IR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88 ±0.039),(0.504±0.070);(2.678 ±0.031),(1.178±0.177);(0.761±0.137),(0.515±0.037).与对照组相比,各酒精剂量组IR、IRS-l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酒精摄入可以引起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酒精造成脂肪组织IR、IRS-1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赵要武;赵立娜;郝丽萍;曲巍;刘烈刚;孙秀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西藏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产后访视妇女占71.2%.49.8%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39.6%在县及以上医院进行产前检查,2.6%在村卫生室接受产前检查.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有93.8%的人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知识和住院分娩动员.多因素分析显示,丈夫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收入、住院分娩动员、孕期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呈显著相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孕产期保健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孕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崔颖;杨丽;赵艳霞;巫琦;田晓波;徐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986~2006年北镇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分析

    学生常见病监测是掌握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于1986~2006年通过对辽宁省北镇市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基本掌握了学生近视、沙眼、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谷俊华;杜志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贵阳市生活污水中隐孢子虫及贾第虫检测

    目前,污染饮用水的致病性原虫主要是肠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2种虫类污染饮用水源及供水系统导致的流行性疾病暴发事例在国外时有报道[1,2].贵州省贵阳市市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获得的方式仍以市政自来水为主,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月报中仍未将2种原虫的检测归为常规监测项目.为了解贵州省贵阳市饮用水源是否受到致病性原生动物的污染,于2006年对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周边的12个生活污水排污处的水样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何蕾;蒋红涛;裘学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志贺菌59株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分析

    志贺菌感染所致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病,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1,2].痢疾志贺菌菌型复杂,容易变迁,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且易发生耐药性变异[3].痢疾志贺菌一直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掌握痢疾志贺菌其流行变迁规律,对2000~2006年收集的黑龙江哈尔滨市59株腹泻病例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菲;孙宏;句立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抽取安徽省临泉和全椒地区1个街道和1个行政村,对实足年龄在60岁~2212名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膳食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功能状况等,并对他们的孤独状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定.结果 11.8%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出现严重障碍,34.3%的老年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53.9%老年人的家庭功能良好.单因素分析中家庭功能与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有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状况影响因素为孤独、社会支持、子女孝顺等.结论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社会和子女应重视对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建立.

    作者:吴振强;崔光辉;张秀军;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武汉市农村地下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饮用地下水是农村居民饮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部分地区均存在着饮用地下水的安全问题.为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卫生学状况,于2007年8月~11月对武汉市新洲、黄陂、蔡甸、江夏、洪山5个远城区的农村地下饮用水进行调查.

    作者:吴林;周敦金;段继俊;张启生;王怀记;刘俊玲;李连春;聂绍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产后症状及妊娠相关性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妊娠相关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 380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及妊娠相关问题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1220份,应答率为87.3%.育龄妇女总妊娠数2 221次,其中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0.1%.育龄妇女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与婚姻质量(角色平等除外)的7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产后求医行为与角色平等性总体呈正相关(P<0.01);怀孕次数与解决冲突的方式、角色平等性、死产与婚姻满意度,自然流产与夫妻交流、经济安排以及人工流产与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均呈负相关(P<0.01);活产与婚姻满意度等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婚姻质量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妊娠过程、结局及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等有显著影响.

    作者:潘淑萍;洪倩;王德斌;王向国;姜柯;胡奎;丁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牛磺酸对苯并(a)芘致L-0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苯并(a)芘(B(a)P)致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L-02细胞为靶细胞,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B(a)P染毒组:设12.5,25,50μmol/L3个剂量染毒细胞;(4)牛磺酸组:设1.0,2.0,4.Ommol/L3个浓度,加入培养体系后继续培养24h;(5)牛磺酸预防组:L-02细胞先以3个不同浓度的牛磺酸预处理24h,再加入25μmol/L的B(a)P培养24h.各组均设3个平行样.收获细胞后用微核实验检测染色体损伤,计算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结果 牛磺酸单独作用于L-02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牛磺酸诱导的微核率降低,核分裂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低到高3个剂量B(a)P单独染毒L-02细胞诱导的微核率为(34.67±2.52),(45.33±4.16),(60.00±7.21)%.核分裂指数分别为1.326±0.034,1.228±0.006,1.148±0.012,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升高,核分裂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诱导的微核率对应为(30.33±3.51),(25.67±1.53)和(23.00±1.00)%.均比单纯25μmol/LB(a)P染毒组诱导的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对应的核分裂指数为1.455±0.011,1.474±0.015和1.1492±0.013,比单纯25μmol/L B(a)P染毒诱导的核分裂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B(a)P能诱导肝细胞染色体损伤,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牛磺酸预处理对B(a)P引起的肝细胞毒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吴姗芸;鲁力;林辉;鲁文清;肖德强;李习艺;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