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俊华;杜志贵
目的 通过制备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蛋白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eFv),探索新型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HIV-gp120蛋白固相包被于Nunc板,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96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IV-gp120蛋白结合活性较强的scFv阳性克隆,并对HIV-gp120蛋白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96个克隆中有39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3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为699 bp.结论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抗HIV-gp120蛋白的scFv,为抗gp120蛋白的ScFv防治艾滋病研究创造了条件.
作者:贾雷立;马巍娜;宋宏彬;钟彦伟;刘雪林;戚红卷;张传福;徐元勇;高志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癌是当前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1].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因此,准确评价肺癌的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云南省昆明市2003年城区、郊区和农村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3个地区肺癌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探索肺癌死亡的暴露因素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乐;陆义春;毕卫红;许传志;何丽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慢性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酒精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0,0.8,1.6和2.4g/(kg·bw)的酒精灌胃.第19周末,断头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脂肪组织总RNA,通过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IR、IRS-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葡萄糖)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胰岛素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酒精剂量组IR、IR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88 ±0.039),(0.504±0.070);(2.678 ±0.031),(1.178±0.177);(0.761±0.137),(0.515±0.037).与对照组相比,各酒精剂量组IR、IRS-l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酒精摄入可以引起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酒精造成脂肪组织IR、IRS-1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赵要武;赵立娜;郝丽萍;曲巍;刘烈刚;孙秀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脂类物质对生物体众多生理过程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这方面工作多侧重于生理机能的研究[1-7].为探讨神经醇磷脂(sphing哦olipid)对细胞膜磷脂和所带电荷的影响,于2007年10月利用从哺乳动物脑组织中提取精制的神经醇磷脂,通过对家兔的动物实验,研究神经醇磷脂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及电泳率(EPM)的影响,以揭示神经醇磷脂在维持质膜稳定性方面的作用,不仅为膜生理学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为开发研制以神经醇磷脂为主的营养保健食品和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承水;徐芸;赵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疆、安徽省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06年1月对新疆、安徽2地15~69岁有过孕产史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调查.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安徽2地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P值均<0.05).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住院分娩比例只有68.1%.同时,2地区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安徽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总利用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作者:杨丽;崔颖;田晓波;巫琦;杜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为中药应用于湿热证治疗提供模型基础.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病毒组(单纯病毒感染造模)、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环境+病毒感染).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肺病毒含量.并与正常组、病毒组小鼠进行肛温、血脂、肺病变程度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正常组、病毒组、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分别为(21.5±0.91),(19.44±1.55),(22.16±0.94)g,模型组高于正常组、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肛温分别为(35.8±0.4),(35.6±0.3),(36.6±0.4)℃,模型组温度增高(P<0.05).此外模型组血脂亦较其他2组升高明显.模型组、病毒组的肺指数和肺病变程度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模型无论发病条件、病变程度,还有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沅;林培政;罗炳德;刘叶;万为人;郭进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饮用地下水是农村居民饮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部分地区均存在着饮用地下水的安全问题.为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农村地下饮用水的卫生学状况,于2007年8月~11月对武汉市新洲、黄陂、蔡甸、江夏、洪山5个远城区的农村地下饮用水进行调查.
作者:吴林;周敦金;段继俊;张启生;王怀记;刘俊玲;李连春;聂绍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志贺菌感染所致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病,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1,2].痢疾志贺菌菌型复杂,容易变迁,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且易发生耐药性变异[3].痢疾志贺菌一直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掌握痢疾志贺菌其流行变迁规律,对2000~2006年收集的黑龙江哈尔滨市59株腹泻病例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菲;孙宏;句立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产后访视妇女占71.2%.49.8%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39.6%在县及以上医院进行产前检查,2.6%在村卫生室接受产前检查.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有93.8%的人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知识和住院分娩动员.多因素分析显示,丈夫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收入、住院分娩动员、孕期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呈显著相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孕产期保健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孕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崔颖;杨丽;赵艳霞;巫琦;田晓波;徐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痴呆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是痴呆的早期阶段[1,2].每年MCI进展为痴呆的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且不同亚型MCI终发展成为的痴呆类型也不同.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针对痴呆的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通过对不同亚型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为有效防治痴呆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从不同亚型MCI诊断、流行、转归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蔡毅媛;黄文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北省居民食管癌死亡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河北省20世纪70年代(1973~1975年)、80年代(1983~1985年)、90年代(1990~1992年)居民死亡原因进行凋查.为了解21世纪人群死亡情况,对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死因调查.结果 2004~2005年在河北省抽取有代表性的18个市县,共13 791 868人,其中男性7 089 291人,女性6 702 577人;总死亡人数为82 878人(男性48 611人,女性34 267人),粗死亡率为600.92/10万(男性为685.70/10万,女性为511.25/10万),其中食管癌死亡3015人(男性2048人,女性967人),粗死亡率为21.86/10万(男性为28.89/10万,女性为14.43/10万).21世纪初的死亡率与20世纪90年代比较,男性下降了20.61%,女性下降了25.45%,与20世纪70,80和90年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癌死亡率低年龄为15岁~组,高年龄为85岁~组,中位死亡年龄为68岁.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11:1.地理分布依然是邯郸磁县死亡率高,赤城县低.地形分布是山区显著高于平原县和沿海县(P<0.001);城乡分布是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01).结论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河北省食管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作者:贺宇彤;栗华;刘杰;徐丽;侯浚;朱俊卿;张敬一;陈志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获得的方式以及需求,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山东省8个县,40个行政村共20 087人.由调查员持调查问卷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被调者查中只有33.0%的人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79.0%的人想知道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医生以及报刊杂志,分别占59.0%,34.1%和10.1%;60.5%的人希望通过医生获取.结论 农村居民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仅为33.0%.应采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桑新刚;尹爱田;李德华;夏慧;郑文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60例,对照14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oxLDL-Ab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脂、体质指数(BMI)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oxLDL-Ab含量为(15.4±8.8)U/ml,低于对照组的(32.3±20.4)U/ml.控制各种可能的混杂因素后,oxLDL-Ab仍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关(P=0.001,OR=0.919,95%CI=0.876~0.965).结论 oxLDL-Ab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燕;殷镜海;李会庆;房学强;冯月秋;王束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抽取安徽省临泉和全椒地区1个街道和1个行政村,对实足年龄在60岁~2212名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膳食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功能状况等,并对他们的孤独状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定.结果 11.8%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出现严重障碍,34.3%的老年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53.9%老年人的家庭功能良好.单因素分析中家庭功能与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有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状况影响因素为孤独、社会支持、子女孝顺等.结论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社会和子女应重视对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建立.
作者:吴振强;崔光辉;张秀军;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人肝细胞系HHL-5细胞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reductasel,TR1)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WST试验观察SFN对HHL-5细胞24h的细胞毒作用,及TaqManone-step RT-PCR测定对TR1 mRNA的诱导,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 5mol/L SFN处理HHL-5细胞24h促进细胞增殖,更高剂量表现生长抑制作用;SFN处理HHL-5细胞24h呈剂量依赖性诱导TR1转录,10mol/L SFN对TRI的诱导为对照组的4.6倍;20μmol/L SFN处理1h后明显诱导了胞浆和胞核Nrf2蛋白表达,并且这种诱导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SFN可能通过诱导转录因子Nrf 2介导的TR1转录,从而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机能.
作者:李丹;暴永平;吴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对体外培养H2O2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氧化损伤对照组、VC+H2O2组(VC100μmol/L),VE+H2O2组(VE100μmol/L).分别将VC、VE加入到培养液中,预孵24h,再加入除菌后的H2O2进行损伤,终止培养后收集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VEC,可见H2O2损伤对照组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异常,细胞表面呈光滑状,丢失特征性的细胞突起及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损伤严重,形态模糊;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大囊泡状;溶酶体增多;少数细胞严重水肿,核形不规则,核内染色质部分溶解.VC+H2O2和VE+H2O2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仅有轻度损伤,多数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似;大部分细胞表面微绒毛和胞质突起均趋于正常,胞质内细胞器均在正常范围内;细胞核未见异常,核膜完好,核内染色质分布正常;仅有少数细胞粗面内质网有轻度扩张,线粒体结构模糊不清.结论 VC、VE可一定程度保护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作者:王璇;高玉霞;常红;刘莉;杨海贤;黄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学生常见病监测是掌握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于1986~2006年通过对辽宁省北镇市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基本掌握了学生近视、沙眼、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谷俊华;杜志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桑椹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抗炎功效.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在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观察大鼠左后足肿胀度,用比色法检测动物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继发性炎症区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结果 桑椹花青素对大鼠继发性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桑椹花青素高、中、低组左侧继发性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明显提高大鼠血清中的GSH-Px、SOD活力及T-AOC水平,降低血清中MDA含量;降低血清及关节浸液中IL-1β和TNfa的水平,在抑制血清NO的合成中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桑椹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抗炎活性可能与其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王振江;肖更生;刘学铭;唐翠明;罗国庆;吴福泉;钟仰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婚姻质量与妊娠相关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 380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及妊娠相关问题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收集有效问卷1220份,应答率为87.3%.育龄妇女总妊娠数2 221次,其中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0.1%.育龄妇女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与婚姻质量(角色平等除外)的7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产后求医行为与角色平等性总体呈正相关(P<0.01);怀孕次数与解决冲突的方式、角色平等性、死产与婚姻满意度,自然流产与夫妻交流、经济安排以及人工流产与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均呈负相关(P<0.01);活产与婚姻满意度等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婚姻质量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妊娠过程、结局及产后躯体、焦虑、抑郁症状等有显著影响.
作者:潘淑萍;洪倩;王德斌;王向国;姜柯;胡奎;丁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为开展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县5个乡的485名40~60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调查更年期妇女月经史、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保健情况及性生活情况.结果 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87.63%,更年期知晓情况为16.91%,仅有6.39%的妇女曾进行过体检;怀孕次数、分娩次数为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6,2.31(P<0.05);较高的文化程度、稳定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家人的关怀为保护因素,OR值为0.45~0.65(P<0.05);有性生活的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低于无性生活的妇女(P<0.05).结论 贫困地区更年期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意识,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及保健亟需加强.
作者:张巧利;李芬;许静;于学文;吕淑兰;宋辉;申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