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奎
S省Z县T镇自2003年10月开始实行医疗保险项目试点,主要做法:(1)根据当地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向农民提供门诊、住院都补偿的福利包,并规定县乡村三级不同的补偿比例;(2)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以平衡供需双方的市场控制能力;(3)制定基本用药目录,由镇卫生院集中采购药品,并统一配送到乡村医生手中,乡村医生根据项目规定的加成率将药品出售给农民,所获药品利润全部上缴镇医疗保险项目管理办公室,而薪酬则由医疗保险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方式支付;(4)镇医疗保险项目管理办公室对乡村医生出售的药品价格进行监控,并对处方进行审核,以控制不合理用药.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该镇医疗保险项目基金透支.数据显示,该镇医疗保险项目基金的50%以上用于对该镇卫生院的医疗费用补偿.因此,本文从医疗保险基金供方费用角度探讨了实行总额预付制度对卫生院收入和保险基金的影响,以期对国内农村医疗保险项目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福东;高建民;周忠良;陈刚;闫菊娥;薛秦香;杨晓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全成本核算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核算过程,而是应用于医院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涉及医院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医院领导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又需要各级科室、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现就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作一探讨.
作者:吴家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反应性作为评价卫生系统绩效的重要指标,它的意义和作用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本文参照WHO的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方法,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调查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并根据反应性评价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李显文;钱海;方雅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面积405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有13个乡镇,人均GDP1380元,是安徽省经济欠发达县,全年财政收入1.9亿元.濉溪县作为安徽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县,从2006年1月开始启动,仅用2个多月时间,参合人数就达103万人,参合率达95.37%,取得了新农合工作的初步胜利.
作者:高亚莉;范道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软毒品(大麻等)、安乐死、同性恋婚姻和娼妓业合法化的国家.在这样一个社会宽容度相当大的发达国家,艾滋病防治前景和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作者:吴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税费是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的各种税、费和基金的简称,是地方财政和规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用于公共事业支出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其征缴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作者:朱永苗;章钢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不少企业关停并转或退出国有企业行列,原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职工与企业结束关系后变成了社会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新形势下,为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打破行业界限,真正实现广覆盖.当前扩面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等三类人群参保.
作者:周钟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但由于编制原理和方法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编制过程异常繁琐,加上财务软件中的自动编制程度非常低,所以该表的编制始终是困扰广大会计人员的难题.本文以在卫生系统应用较广的小蜜蜂财务软件为例,介绍一种新的编制方法,希望对对当前的会计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管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有财政投入、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等三大渠道.在政府财政投入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已成为医院重要的筹资来源,加强医院资本经营也成为医院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符壮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目前民办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民办医院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提出建议,正确理解民办医院的概念,客观界定其性质,科学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并对其行为进行有力监管.
作者:徐万东;孔凌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河南省安阳市卫生局从2006年4月1日开始对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食管癌手术治疗等36种疾病实行高限价管理.为了解目前各个医院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笔者与其他一些同志一道于2006年5月先后对8家市直医院的单病种限价管理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蒋日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而实施的重大举措.目前,各地都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总的来说,该制度主要涉及政府、被救助对象和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等相关主体,这些主体的行为意愿是影响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颖姣;骆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医院负债是指医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医院运用负债经营机制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负债经营存在着经营财务风险,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和利用,已经成为卫生经济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胡家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活动,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医疗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规范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控制医疗机构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探讨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权数的分配,并对安徽省35家县级以上医院进行绩效评价,以促进医院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绩效管理与考核,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芮景;何承森;董明宝;王良明;骆正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医疗服务技术不断提高,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但是,由于医疗机构过度集中在城市,以及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差,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因此,必须重整城乡医疗格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以城市医院为依托、以乡中心医院为主体、以村卫生院(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林树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一、卫生财务工作现状及其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制约1.卫生行业会计制度和政策规定滞后近年来,国家不断对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进行修订,已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会计法规,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框架下的行业会计制度却未能及时修订完善,特别是在对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血站如何实行内部成本核算方面,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政策和制度,导致相关的成本信息缺乏.而且一些政策规定远滞后于实务的发展.如:现行制度规定医疗机构专用基金不能出现负数,修购基金不足时不得购置固定资产,而实际上很多医疗机构因确需采购医疗设备,使得专用基金出现巨额赤字;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而目前医疗机构购置的多为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不计提折旧难以反映它们的真实价值.另外,卫生行业出现的一些新型业务,如器官移植、医疗合作项目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现行的会计核算没有规范,因而财务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作者:黄显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卫生部2006年6月21日公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旨在通过加强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本文通过联系目前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使医院领导和财务人员重新认识建立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作者:秦国东;于润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国家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四种筹资体系下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四个发达国家医疗救助的具体政策,总结出各国医疗救助政策在强调政府责任、聚焦弱势人群、定位低层次、严格管理程序等政策制定、执行上的共同特点,以期为我国医疗救助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
作者:李小华;董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看病贵,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收费上采用的是按项目收费办法,这种收费办法所带来的高管理成本和费用的不可控性一直为业内诟病.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很低、商业医疗保险还不发达的今天,按病种付费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费用且能相对较好地保证参保人员权益的支付方式.
作者:徐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