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杰;程泽建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医院只有加强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才能提高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到目前为止,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还缺乏一套健全的制度.因此,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点自己的建议.
作者:成吉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城镇化进程使经济不断繁荣、社会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造成或加剧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探讨城镇化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医疗责任保险又称医疗执业保险,是为增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执业中的抗风险能力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形式.
作者:柯光辉;韩志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通过对新疆15个地区2003年有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乡村人口数、城镇人口数、人均财政收入和每万人口卫技人员数对病床数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作者:孟波;周莉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改革开放后,医疗机构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成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体,医院对外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如购进各种物资都按市场价格,对内接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如各项收费价格均由政府定价;而财政补偿机制并没有因为医疗机构的特殊性而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偿.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开始尝试市场经营运作模式,于是创收就成为医院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邹杰;程泽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发展和生存的原动力.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卫生院管理的中心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集聚功能的不断显现,基层卫生院特别是偏远地区卫生院的人才问题进一步加剧.卫生院引进人才不易,培养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作者:周高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0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医院,主要是指民营医院,当然还有一些诊所)要照章纳税,但同时给予3年的免税照顾.随着免税期的结束,一些民营医院已进入征税期.民营医院除了比公立医院少获得财政8%~10%左右的补贴外,还要承担8%左右的税收(仅指营业税和所得税),加上其他一些税费,已达到单位利润率水平的10%左右.因此,民营医院进行税收策划显得格外重要,而财务人员在这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宗秀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内部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本身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阻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和发挥.
作者:张仁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有义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涉及人数多,逐人计算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因此,利用Excel进行个人所得税核算管理,将大大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在<试论卫生政治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一文.中提出:对卫生资源的认识要与时俱进,卫生资源除了卫生物质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和卫生物力资源)以外,还应包括卫生政治资源和卫生文化资源等非物质卫生资源.本文试从理论上对卫生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作者:印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国有医院的成本优势将发生变化,要素价格和人力成本将显著上升,大大降低其竞争力.因此,国有医院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和管理变革来压缩成本,使医院的利润由主要来自于垄断性和资源性利润,向经营性利润转变.
作者:杨劲;张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文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讨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描述了传染病固有的经济学特点,研究个人和政府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面临的约束,并分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指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作者:赵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分析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联系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李卢霞;戴维周;孙晓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前段时间,在参加安徽省卫八项目财务督导,检查乡镇卫生院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情况时,笔者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领导和职工对经济管理与经济核算重视不够,仍然存在大锅饭、不核算和浪费现象,造成收不抵支.笔者认为,乡镇卫生院在开展各种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经济规律的作用,重视经济管理与经济核算,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马昌朝;孙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目前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1.成本核算基础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各项事业基本由国家包办,财政是主要的资金供应者.医院只要按照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提供医疗服务就行,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处于低效率运转状态.
作者:赵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据WHO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我国卫生的公平性在全部191个WHO成员国中居188位,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极不相称.因此,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卫生公平性,已成迫切任务.
作者:李世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货币资金是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由于货币资金是医院资产中流动性强、风险高的一种资产,因此,在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医院日常大额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笔者就此提出如下控制要点与方法.
作者:田红;柏志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一、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提出的目的及现状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等8部门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
作者:赵峻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