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8与子宫内膜异位关系

孙琳;高克发;王平平;陈燕;王健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液, IL-8, IL-8 mRNA, 内膜组织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简称内异症)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将内异症患者按修订后的美国生殖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进行分期,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腔液中IL-8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IL-8 mRNA水平,以log互补DNA/log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log cDNA/log 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 内异症患者与对照组腹腔液中IL-8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37±8.23),(12.32±4.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组织IL-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011±0.2689,1.1239±0.273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和正反馈因子,直接促进内膜基质细胞生长,在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环境中条件致病菌对无机砷毒性降解作用

    目的 研究环境中几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无机砷的降解作用.方法 各菌株接种在不同浓度含砷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砷的耐受性及砷对各菌株的生长影响;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震碎菌体后,用超低温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砷含量,用荧光光谱检测器检测砷形态.结果 实验所用各菌株均可耐受1 000 mg/L无机砷的浓度,养基中无机砷浓度<1 mg/L时对细菌的生长影响不大,无机砷浓度>1 mg/L时在短时间内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会耐受这种高砷环境.结论 实验菌株对无机砷均具一定的降解作用.

    作者:宫慧芝;高双;罗姚佳;姜泓;陆春伟;张新玉;孙贵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西安市强制戒毒人员HIV感染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强制戒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流行趋势及其高危行为发生状况,为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固定场所连续采样方法对西安市强制戒毒所内戒毒人员进行采样和调查.结果 西安市强制戒毒人群HIV感染率为1.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少数民族(彝族或维吾尔族)是强制戒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OR值(95%CI=1.05~2.11,1.42~3.74和13.2~22.62)分别为1.58-2.58和17.91.近一年有性行为和临时性伙伴的吸毒者HIV感染率分别为2.2%,3.0%,略高于无性行为和无性伙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安市强制戒毒人员艾滋病感染率比较低,以外来人口感染居多,但仍具有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作者:卫晓丽;张雅娟;刘继峰;赵晓红;李海潮;郑海潮;李一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维生素D3和他莫西芬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影响

    目的 研究受1,25二羟维生素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表达载体联合他莫西芬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本室构建的含有4个拷贝维生素D反应元件(VDRE)和胸苷激酶启动子(Tk)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诱导表达并通过末端原位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他莫西芬诱导转染该表达质粒的MDA-MB-231凋亡诱导效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kB(NFkB)P65活性亚单位表达以及核转位情况的变化.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有效诱导MDA-M-231VDRE-ERα细胞内ERα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与他莫西芬联合作用较对照和单独作用组能够有效诱导该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与此同时,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以及核转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 利用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靶控外源性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进而调控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及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终恢复乳腺癌细胞对他莫西芬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郎海滨;糜漫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选择江苏省5所大学,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22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男生高于女生(P<0.05);低年级学生高于中高年级学生(P<0.05);医科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艺术类学生低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86.8%的大学生认为平时接触到的艾滋病、性病知识一般、不充足和很不充足;92,1%的大学生希望了解相关知识.结论 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加强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防控艾滋病有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作者:杨国平;王湘苏;黄明豪;张永清;李小宁;卫平民;刘志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常山县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调查

    2006年4月20日~7月24日,浙江省常山县某镇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流性腮腺炎暴发.为了解该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谦信;付美华;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辽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在咨询后,在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对是否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自愿做出选择的过程[1].

    作者:张晓梅;郑国庆;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工频磁场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影响

    工频磁场(50~60 Hz)作为一种污染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与人群癌症的发生率存在关联[1],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张莹;李伯勤;董娟;辛华;朱传菊;逯素梅;刘鲁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居民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抽取1060户核心家庭.并就饮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对所抽取家庭的妻子、丈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营养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知识得分为51.37分.妻子知识得分高于丈夫,教育程度越高的对象知识得分越高.调查对象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者分别占74.06%,55.42%和44.91%.76.79%的对象选择食物时更注重营养价值,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者占62.40%;66.73%和31.19%的对象愿意或可能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女性,年龄较大者、干部/技术人员,个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者以及营养知识得分较高者更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基本营养知识不足,部分居民营养观念不科学,居民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宁;高尔生;武俊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蝇蛆壳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采用酸碱化学法制备72.3%,80.5%,96.1%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并用红外扫描鉴定其结构.取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蝇蛆壳聚糖72.3%,80.5%,96.1%脱乙酰度组,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予蝇蛆壳聚搪8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影响.结果 各脱乙酰度组蝇蛆壳聚糖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P<0.01),显著升高HDL-C(P<0.01),降低大鼠体重(P<0.01).结论 蝇蛆壳聚糖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其作用与脱乙酰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营口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AIDS)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根据新评估结果,2005年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为2.5万人[1].

    作者:王素萍;马德坤;陈世哲;赵宇;辛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男男性接触者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

    目的 探讨年轻男男性接触者(MSM)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为开展社会网络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答者驱动方法在安徽合肥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193名符合条件的男男性接触者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近6个月性伴数、性行为,个体核心社会网络等.结果 在个体近6个月肛交性伴数≥2个的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女性成员达到半数及以上,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网络成员均为男性的0.174倍(95%CI=0.043~0.705),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达到及超过半数者,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是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未达到半数者的0.472倍(95%CI=0.236~0.947).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全都支持调查对象的性取向,报告肛交性伴数≥2个的危险性为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支持者的2.141倍(95%CI=1.128~4.065);在个体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UAI)预测模型中,若核心社会网络成员均知道调查对象性取向、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无性关系,报告UAI的危险性分别是调查对象性取向在其核心社会网络成员不全公开者的1.955倍(95%CI=1.071~3.716)、调查对象与核心社会网络成员间有性关系者的0.239倍(95%CI=0.126~0.454).结论 社会网络是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网络是当前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扩散的重要资源和途径.

    作者: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Kyung-Hee Choi;朱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患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娱乐业女性性服务者性病(STDs)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指导当地STD防治工作和制定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性病门诊为基点,通过走出去开展外展工作、请进来提供生殖健康服务,采用匿名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方式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回收有效闻卷258份.被调查者年龄15~45岁,平均(22.13±4.03)岁;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为15~22岁,平均(17.76±1.66)岁.53.07%在月经期提供过阴道性交.75.19%曾被诊断患过常见STDs,近一年STDs患病率为63.5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性服务时间长短和在月经期为客人提供阴道性交是该人群患STDs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3.51和2.47,95%CI=1.61~7.60和1.00~6.09.结论 娱乐业女性性服务者STDs感染率很高,存在多种易感染STDs/HIV的高危行为,可以利用性病门诊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李秀芳;张北川;王燕飞;王振宏;王黎明;刘明华;周晓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为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日常防护措施落实以及对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湖北省大冶市艾滋病性病防治所于2006年对全市乡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

    作者:汪婷梅;黄运珠;叶晟;黄成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氢醌对体外培养鼠角质形成细胞毒性作用

    目的 研究氢醌(Hydroquinone,HQ)对体外培养正常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0,1,2.5,5,10和25μg/ml的氢醌处理鼠角质形成细胞,检测氢醌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氢醌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活力剂量-时间依赖性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用0,1,2.5,5,10和25 μg/ml氢醌处理4,8,12,24 h后,LDH释放率呈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同样剂量的氢醌处理角质形成细胞,12 h后可引起ROS、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低浓度为5μg/ml),而SOD及GSH-Px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低浓度为2.5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氢醌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对鼠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

    作者:崔霞;邹明强;胡秀丽;韩博;金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民工艾滋病歧视现状及探索引起歧视的可能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民工147人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1.2%,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73.3%;农民工普遍存在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歧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爱莲;王艳军;董海原;杨勇;陈永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防制干预效果分析

    目前在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的情况下,对娱乐场所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策略.

    作者:白广义;赵威;张新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利用状况分析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下称直报系统)自2004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以来,为传染病病例信息的收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但这些数据的利用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成为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工作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作者:王全意;王小莉;龚震宇;林君芬;黎新宇;何凡;高培;段玮;索罗丹;刘民;贺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L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宫内感染关系

    目的 了解Toll样受体3(TLR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与PBMC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228例HBsAg阳性孕妇至分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涂片上HBsAg及TLR3.结果 228例HBsAg阳性孕妇有64例(28.07%)PBMC HBsAg阳性;161例(70.61%)TLR3表达阳性;TLR3在PBMC 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44,P<0.000 1);新生儿有35例(15.35%)PBMC HBs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PBMC上TLR3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HBV宫内感染有关(X2=12.354,P<0.000 1).结论 TLR3可能是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感染的一个保护因素(OR=0.181,95%CI=0.091~340);也是PBMC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79,95%CI=0.133~0.585).

    作者:宋秀霞;王素萍;冯丽萍;渠轶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化妆品中4种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目前,化妆品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体长期接触含抗生素成分的化妆品后,药物不断在体内蓄积,当浓度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作者:罗晓燕;周洪伟;林玉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综合评价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湖北省12个行政区为评价对象,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秩和比法和Topsis法对各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组合.结果 3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结果具有一致性.组合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4种组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结果好能加以适当的组合,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

    作者:王芳;金建强;张全红;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