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煤矿工人性病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闫玉香;吕明月;李淑芳;庄国良;张延吉

关键词:性病, 艾滋病, 知识、态度、行为, 煤矿工人
摘要: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木城涧煤矿工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共调查389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49%,其知晓率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本市或外地密切相关;对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的占90.2%,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8%,安全套使用率占33.51%.结论 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防范意识尚欠缺,应深入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应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力度.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评价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湖北省12个行政区为评价对象,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秩和比法和Topsis法对各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组合.结果 3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结果具有一致性.组合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4种组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结果好能加以适当的组合,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

    作者:王芳;金建强;张全红;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MS)发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芜湖市中小学教师2 026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在受教育程度、牛奶摄入、水产品摄入和饮茶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水产品摄入和饮茶是保护因素,而年龄、工作紧张程度、糖的摄入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牛奶摄入、水产品摄入和饮茶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和糖摄入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其中牛奶摄入在250~1500 g/周(OR=0.731,95%CI=0.542~0.987),水产品摄入在250~1000 g/周(OR=0.720,95% CI=0.541~0.959)以及以前饮茶(OR=0.446,9596 CI=0.255~0.779)和现在正在饮茶(OR=0.635,95% CI=0.458~0.883),对代谢综合征的保护作用明显,而糖摄入<=250 g/月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的危险是不食用食糖的2倍(OP=2.084,95% CI=1.390~3.125).结论 年龄和糖摄入是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而牛奶、水产品和饮茶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

    作者:查晓娟;文育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吸毒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匿名填问卷的方式,对四川省南充市社区内的361名静脉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们中存在着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交途径传播或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双重危险,56.7%的调查者在近6个月有共用注射器的行为,33.3%~52.8%的静脉吸毒者在进行临时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过安全套;自愿到医疗机构寻求HIV抗体检测只占44.6%.结论 针对静脉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提供一次性的清洁针具,开展百分之百安全套推广以及自愿咨询检测应是该人群干预重点.

    作者:潘池梅;彭鸿斌;黄涛;冯俊林;冯耀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叶酸对胎鼠大脑神经干细胞增殖蛋白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叶酸对胎鼠大脑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孕14~16 d SD胎鼠,进行NSCs原代培养.将NSCs分为4组:对照组、叶酸缺乏组、叶酸低剂量组、叶酸高剂量组.收集培养6 d的细胞,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检测NSCs的增殖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胎鼠增殖期NSCs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含量.结果 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rdU+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占总细胞(70.5±2.7),(78.8±6.9)%与对照组(64.2±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ERK1蛋白的表达(0.407±0.018),(0.443±0.019)与对照组(0.388±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ERK2蛋白的表达(0.547±0.044),(0.563±0.041)与对照组(0.507±0.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能够促进胎鼠NSCs的增值,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节NSCs的增殖.

    作者:王广雷;黄国伟;张绪梅;丛革新;姬长珍;田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辽阳市从业人员痢疾杆菌及菌型分布调查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直接面向服务群体,他们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受服务对象的健康.由于从业人员携带病菌造成的疾病暴发和流行时有发生.

    作者:张立伟;高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并对不同人群知晓率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农村青年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X2检验比较各人群的正确率,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除不洁性行为传播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个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问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人群综合指数从低到高分别为:农村青年(2.1113)、大学生(2.6285)和中学生(4.1693).结论 3个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未达到国家规划目标,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状况不同,中学生整体水平高,而农村青年较差,大学生居中,今后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唐龙妹;赵丽娟;赵宏儒;白广义;刘殿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舟山市1997~2007年艾滋病监测分析

    浙江省舟山市自1997年开始开展艾滋病(AIDS)监测,并从出国劳务输出渔民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7年10月共发现1212例感染者.现将舟山市1997年以来的艾滋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胜林;董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二溴海因废液应用于医疗污水消毒研究进展

    二溴海因是一种性能特别优异的广谱高效消毒杀菌剂,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的特点[1].研究发现生产二溴海因产品企业的外排废液中均含一定量溴海因有效成分,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并用于医疗污水消毒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王荷生;马玉林;沈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煤矿工人性病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木城涧煤矿工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共调查389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49%,其知晓率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本市或外地密切相关;对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的占90.2%,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8%,安全套使用率占33.51%.结论 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防范意识尚欠缺,应深入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婚外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应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力度.

    作者:闫玉香;吕明月;李淑芳;庄国良;张延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选择江苏省5所大学,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22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男生高于女生(P<0.05);低年级学生高于中高年级学生(P<0.05);医科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艺术类学生低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86.8%的大学生认为平时接触到的艾滋病、性病知识一般、不充足和很不充足;92,1%的大学生希望了解相关知识.结论 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加强高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防控艾滋病有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作者:杨国平;王湘苏;黄明豪;张永清;李小宁;卫平民;刘志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濉溪县某乡镇外出务工人员4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77.7%)、宣传画(56.9%)、报刊杂志(55.0%)和卫生防疫人员(39.2)等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6.3%,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3.9%;不同性别以及初中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其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21.3%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大多数人仍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但有91.2%的人能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打工期间婚外性行为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安全套的使用率高于女性.结论 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以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赵存喜;文育锋;金岳龙;李永锋;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室内外222Rn浓度及居民所受子体照射剂量测定

    目的 检测广州市室内外空气中222Rn浓度水平及其子体所致公众有效照射剂量.方法 于2003年7月~2004年6月,采用CR-39α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广州市201间建筑物室内222Rn累积浓度,计算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结果 室内222Rn浓度范围为15.7~157.9 Bq/m3,平均值为(47.3±23.4)Bq/m3,室外222Rn浓度平均值为(20.5±8.7)Bq/m3.室内外222Rn子体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322 mSv/a,所致广州市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1 650 man·Sv/a.结论 广州市室内222Rn浓度属正常天然本底水平.

    作者:张林;杜琳;张静波;尚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大鼠生殖相关元素影响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大鼠血液中生殖相关元素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大鼠分为5组,其中4组为DBP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经口灌胃DBP,每天1次,连续30d.染毒结束后采血,摘取睾丸和附睾称重并计算脏/体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液中锌、锰、镁和铜元素含量.结果 0.50 g/kg及以上DBP组睾丸脏/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0和2.00 g/kg DBP组附睾脏/体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0和2.00g/kg DBP组血液元素锌和锰水平[(45.52±6.60),(48.21±8.08)和(1.71±0.97),O.68±O.73)]明显低于对照组[(64.39±11.68)和(4.40±0.82)],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但血液中铜和镁元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内锌、锰等元素水平而产生睾丸毒性.

    作者:李姿;张晓峰;张旸;李百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南通市城乡80岁以上老人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比较南通市城市与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对南通市城市及农村80岁以上老人生存质量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和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苏南通市城市80岁以上老人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刍康维度评分(64,00,69.70,50.95,68.36,71.25,73.27)上均高于农村(36.05,60.47,42.75,51.51,61.92,5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维度评分(46.36,54.54)与农村(41.66,58.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通市城市与农村80岁以上老人生存质量存在差异.

    作者:朴松林;李小学;金星进;蓝绍颖;蔡敏;吴丽萍;王振炎;杨长庆;刘智;谢占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宣传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AIDS)项目宣传干顶效果.方法 调查分析各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状况.结果 通过项目执行,项目地区中学生、城乡居民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和女性性服务者(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4年底的13.25%,23.4%,45.82%和13.84A%分别上升到2006年底的45.70%,44.91%,69.39%和48.00%(P<0.001).PLWHA的安全套使用率从2004年的39.8%上升到2006年的82.90%,FSW的安全套使用率维持在75%以上水平.结论 通过项目的推动,项目地区各人群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重点人群的行为得到改变;但在很高的服务覆盖下,各人群仍有50%以上的人不了解艾滋病经性传播知识,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针对人群特点调整宣传干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效果.

    作者:陈仲丹;胡军;杨北方;刘继平;朱晓泉;成刚;张治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当前放射卫生领域重点研究方向

    人类一直生活在充满电离辐射的环境中.除了宇宙射线和地壳陆地辐射等天然电离辐射照射(俗称天然本底照射)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近100多年来又来在医疗、能源、工业、地质、考古、军事等各行各业不断开发利用电离辐射技术,不断增加了各种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

    作者:郑钧正;卓维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化妆品中4种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目前,化妆品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体长期接触含抗生素成分的化妆品后,药物不断在体内蓄积,当浓度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作者:罗晓燕;周洪伟;林玉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居民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抽取1060户核心家庭.并就饮食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对所抽取家庭的妻子、丈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营养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知识得分为51.37分.妻子知识得分高于丈夫,教育程度越高的对象知识得分越高.调查对象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不足者分别占74.06%,55.42%和44.91%.76.79%的对象选择食物时更注重营养价值,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者占62.40%;66.73%和31.19%的对象愿意或可能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女性,年龄较大者、干部/技术人员,个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者以及营养知识得分较高者更注重用营养原则指导膳食.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基本营养知识不足,部分居民营养观念不科学,居民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宁;高尔生;武俊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健康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70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男、女生实践活动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社会和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0,P<0.05),低年级学生健康人格水平较高;不同生源地学生实践活动能力(F=2.987,P<0.05)及健康人格总分(F=2.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健康人格水平高于城镇、农村学生;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实践活动能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 大学生健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密切相关.

    作者:余欣欣;郑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与代谢综合征关系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乡2 989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共查出代谢综合征患者101例,患病率为3.38%,其中城市居民为5.04%,农村1.82%,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单因素显示,城市MS患者畜禽肉、盐、酒和新鲜蔬菜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则表明,饮酒过多(每标准人日≥50 g)是城市MS的独立膳食危险因素(OR=1.409);农村MS患者畜禽肉、油脂、盐、调味品盐(酱油等)、酒及新鲜水果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禽畜肉(OR=3.082)、酒(OR=2.121)、油脂(OR=2.022)摄入过多是农村M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膳食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应采取膳食营养干预措施,有效预防MS.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韩彦彬;黄兆勇;方志峰;阮青;黄林;杨娟;张洁宏;刘玄华;陈钦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