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社区居民吸烟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维平;王亚龙;张建陶;吴建方;周义红;刘继永;沈洪兵

关键词:吸烟, 农村社区,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总吸烟率为30.0%,男性吸烟率为68.4%,远高于女性的1.7%;男性40~50岁组吸烟率高为75.4%,<30岁组吸烟率低为45.7%.在男性中,农民吸烟率高(70.0%),家务劳作者低(26.1%);吸烟者中,25岁前开始吸烟者占76.0%,每天吸烟10支以上者占88.5%,戒烟成功率为14.1%,被动吸烟率为71.7%.结论 目前苏南农村社区居民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开展控烟的宣教及吸烟相关因素的干预活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恩施地区地方性硒中毒研究进展

    被誉为硒都的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与四川、湖南接壤.该地区地质环境中,除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外,同时还伴随着高镉和高氟的存在,其水平均为我国土壤背景值的数十倍[1,2].该地区为燃煤型氟中毒严重流行区,硒中毒偶尔发生与流行.特别是硒中毒只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小地域环境中.现将有关硒中毒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牟素华;胡启托;颜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锰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半胱天冬酶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锰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304细胞生长周期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3)、半胱天冬酶-8(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100~800 μmoml/L)的氯化锰分别处理HUVEC-304细胞24~72 h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EVC-304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UVEC-304细胞在,氯化锰半数抑制浓度(IC50)400 μmol/L作用24 h时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结果 氯化锰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HUVEC-304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率为22.34%~90.94%,凋亡率为10.20%~98.73%.氯化锰24 hIC50约为400 μmol/L,在此浓度下,HUVEC-304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氯化锰能够抑制HUVEC-304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caspase-8、caspase-3表达增高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孝鹏;黄国香;吴青;干定云;宋世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空间异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山东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的空间异质性.方法 采用变异函数模型,对山东省1974~2004年的HFRS疫情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可将山东省HFRS疫源地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变化划分成5个阶段,且各阶段存在1个过渡年.结论 HFRS发病率的变异函数模型显示了山东省30年来HFRS疫源地空问结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变化过程.

    作者:康殿民;王志强;傅继华;袁群;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薛付忠;王洁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T/C、-863C/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44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12例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C/T、-863C/A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自限性感染者携带-238 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低于HBsAg携带者(P=0.04)和慢性乙肝患者(P=0.047);慢性乙肝患者携带TNF-α-857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P=0.0008)和自限性感染者(P=0.03);慢性乙肝者TNF-α-863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P=0.02).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慢性乙肝患者与HBV自限性感染者比较,TNF-α-857CC和TNF-α-238 GA与慢性乙肝显著关联(OR=1.53,P=0.044;OR=2.11,P=0.045);慢性乙肝患者与HBsAg携带者比较,TNF-α-857CC与慢性乙肝显著关联(OR=1.92,P=0.004);HBsAg携带者与HBV自限性感染者比较,TNF-α-238GA与HBsAg携带者显著关联(OR=2.34,P=0.020).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勾春燕;李洪权;李卓;刘英;李俊红;曾宪嘉;高冀荣;潘利;郭新会;单晶;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表达特征

    目的 研究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焦化厂焦炉工人267人和对照30人,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B(a)P]浓度.收集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结果 炉顶工、炉侧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 72表达水平(G±SG)(1.20±0.47,1.30±0.37)显著高于对照组(0.85±0.34),炉侧工显著高于炉底工(1.0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作业环境[B(a)P]浓度与相应作业区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表达水平呈二项式分布(R2=0.9999).Logistic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焦炉逸散物暴露引起淋巴细胞HSP 72表达阳性的调整OR为1.31,其中炉顶工、炉侧工调整OR分别为1.49和2.6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低暴露水平下(炉底工、对照组),吸烟指数和饮酒是HSP 72表达水平升高的抑制因素(β分别为-0.0001和-0.05,P<0.05).结论 焦炉逸散物可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2表达升高,但高暴露剂量为焦炉逸散物对HSP 72表达有抑制作用.低暴露水平下吸烟和饮酒对HSP 72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郑金平;孙健娅;郭亮;梁华山;田凤(契);邬堂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关系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制定和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PCR-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80例乳腺癌组织、36例乳腺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端粒酶活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36例乳腺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0%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与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0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63.7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呈正相关(P<0.01),即淋巴结转移程度越低,PCNA阳性表达率亦越低.(3)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具有一致性(P<0.01),且呈正相关(P<0.01),一致率为86.25%.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具有一致性,端粒酶活性与PCNA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提供辅助依据.

    作者:张斯;于秀婷;孟凡;姜又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由基与氟中毒对RNA代谢影响

    近年来发现,自由基和多种疾病发生过程有关[1].氟中毒可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2],目前对氟骨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有报道认为自由基是氟骨症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摄入过量的氟会引起动物机体内的自由基永平升高,对骨、软骨RNA的合成有影响.我们采用电子自旋共振仪(ESR)检测氟中毒大鼠软骨自由基和RNA的含量变化,探讨氟骨症早期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省;陈悦;许启泰;杜钢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雌二醇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法检测

    雌二醇(17β-Estradiol)是天然雌激素的重要成分,为防止儿童性早熟等问题,食品中尤其是畜禽产品的雌二醇检测不容忽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检测小分子有机物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基本原理是胶体金颗粒能够稳定吸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变化,所以它可以取代酶标记抗体[1,2].本实验采用标记有雌二醇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颗粒与相对应的固定在硝酸纤维膜上的雌二醇结合物相结合,固定有雌二醇结合物的检测线处就显现明显的颜色[3,4].本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成本较低、结果容易判读等优点,适用于样品的初步筛选.

    作者:孙思明;周焕英;房彦军;王红勇;高志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五周期3个项目县,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5个乡镇,3 998名18岁及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定量问卷调查.这3个项目县分别为吉林东辽县、安徽居巢区和重庆铜梁市.结果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率为65.0%,精神暴力为常见.其次是躯体暴力,性暴力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8.3%,29.8%,16.9%.生活中的暴力经历与家庭暴力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关联,妇女年幼时经历过或看到、听到过家庭暴力者,其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危险明显增高,但妇女的个人特征与家庭暴力发生之间没有明显关系.结论 在我国家庭暴力普遍存在,尤其是精神暴力.生活中的暴力经历对家庭暴力发生有重要影响.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家庭暴力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减少暴力发生.

    作者:郭素芳;赵凤敏;吴久玲;张彤;王临虹;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山东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4 429例,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关系.结果 有无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群的生殖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08),人工流产史与生殖道感染有关联,OR为1.231,95%CI=1.056~1.434.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也升高,特别是人工流产次数在3次以上时,危险性增加更明显.结论 人工流产是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升高.

    作者:刘洪庆;李会庆;陈会波;刁玉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主要的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为生殖道感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3年10~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容量比例(育龄妇女人数)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过去6个月中39.2%的调查对象至少出现过其中1种症状,12.8%的妇女出现3种及以上症状.因素分析显示,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生活地区、怀孕及人工流产,对妇女生殖道感染有一定影响,尤其婚姻状况、地区、文化程度和怀孕次数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较大.结论 我国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非常普遍,应加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工作重点以已婚妇女为主,特别是文化程度低、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有过孕产史和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不同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时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作者:赵凤敏;郭素芳;王临虹;张彤;李伯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复合式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复合式营养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南京市6个主城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整群抽出干预人群197人和对照人群180人,实施为期1年的膳食干预-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的复合式营养干预.结果 试验后干预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试验前明显下降(P<0.05),和对照组比较,这些指标及血压下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粗杂粮食品为特色的复合式营养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居民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薇薇;翟成凯;姜明霞;陈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抗黄曲霉毒素M1抗体制备及检测方法建立

    目的 制备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结果 研制出1株能特异性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F2.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1,亲和常数为2.8×10-11 mol/L.该抗体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和黄曲霉毒素M2等结构类似物有微弱的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07ng/m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 ng/ml,线性方程y=-0.4364x+0.269 3(R2=0.994 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2.5%~131.3%.结论 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江涛;俞琼;李敏;柳桢;郑佳;黄飚;计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COXI、IV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亚基I、IV mRNA表达变化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能量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COXI、IV mRNA水平,采用还原细胞色素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分别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 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降低,并与COXI、IV mRNA表达变化呈一致性.结论 微波辐照可影响大鼠海马COXI、IV mRNA表达而降低酶的活性,进而引起能量代谢障碍.

    作者:余建华;钟敏;谢燕;余争平;张广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面对面询问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既往史和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3 48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034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7.2%,其中城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2%,14.1%,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糖尿病.农村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结论 城乡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广州市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预防控制肥胖、糖尿病.

    作者:刘伟佳;陈维清;罗不凡;潘冰莹;陈健;王建华;杜琳;范乔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辽宁省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国际社会公认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为掌握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进行妇幼卫生工作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我省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2000~2004年全省33个监测区县的妇幼保健院(所)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和报表.(2)方法:依据《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监测地区所有5岁以下儿童,发生死亡后,运用三级网络,统一应用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表卡册,逐级审核、上报至省妇幼保健院.各年龄组死亡率采和漏报校正和加权处理得出.

    作者:李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快速、敏感、特异的PCR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特异性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A),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在706 bp处出现nuc基因的目的片断,只有单增李斯特菌的目的片段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到3.3 ng/L的DNA.结论 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刘桂华;乔凤;黄鑫;龚云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c-fos表达影响

    目的 观察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光化学损伤后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氧化应激基因c-fos表达变化角度探讨其防护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喂饲标准饲料或添加4%牛磺酸饲料喂饲15d后接受(3000±200)1x持续0,1,3,6,9,12,24h光照,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内c-fos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感光细胞凋亡指数随光照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牛磺酸组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12h牛磺酸组与对照组AI分别为(12.3±4.7)%和(32.4±6.2)%;视网膜c-fos mRNA光照1h后一过性表达增高,牛磺酸组较对照组低(P<0.05);光照后视网膜c-fos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于3h达峰值,牛磺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条件下,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c-fos的转录及表达,阻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转导从而保护视网膜.

    作者:陈卡;糜漫天;余小平;许红霞;周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基亚砷酸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影响

    目的 观察无机砷的活性中间产物-甲基亚砷酸(MMAⅢ)对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EC)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以及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BAEC分别暴露于MMAⅢ(0.75μmol/L,0~15 min);亚砷酸钠(iAsⅢ,100μmol/L,0~60 min);或N-乙酰半胱氨酸(NAC,1 mmol/L)预处理2 h后,再暴露于MMAⅢ(0.75μmol/L,0~15 min).收获细胞悬液进行eNOS磷酸化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应用二氯二乙酰荧光素法(H2DCFDA)观测细胞内的ROS产生.结果 :BAEC暴露于MMAⅢ(0.75μmol/L)15min后,eNOSSer1179磷酸化显著增加(P<0.05),NAC预处理(1 mmol/L)能够抑制这一现象;iAsⅢ暴露也能够诱导eNOSSer1179磷酸化(P<0.05),但是需要高浓度和更长的暴露时间(100 μmol/L,30 min);MMAⅢ(0.75 μmol/L)暴露能够诱导BAEC产生ROS,NAC预处理(1 mmol/L)能够抑制这一现象.结论 MMAⅢ暴露能够诱导细胞内产生ROS以及ROS依赖性eNOS磷酸化.

    作者:李冰;王毅;孙贵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锰对小鼠精子数量、畸形率和活动度影响

    近年来,随着对锰的生殖毒理、生殖流行病学和生殖生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锰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损害已渐渐受到重视,并提出以精子数量、精子形态结构和精子运动能力等作为衡量环境有害因素对雄性生殖机能影响的重要观察指标[1].为此,本文对小鼠精子数量、畸形率和活动度进行了研究.

    作者:才秀莲;李兴升;李季蓉;张先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