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COXI、IV基因表达影响

余建华;钟敏;谢燕;余争平;张广斌

关键词:微波, 海马, 细胞色素C氧化酶, 能量代谢
摘要:目的 研究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亚基I、IV mRNA表达变化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能量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COXI、IV mRNA水平,采用还原细胞色素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分别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 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降低,并与COXI、IV mRNA表达变化呈一致性.结论 微波辐照可影响大鼠海马COXI、IV mRNA表达而降低酶的活性,进而引起能量代谢障碍.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农村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按经济水平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4个抽样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子宫肌瘤的现患状况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农村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为3.13%,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服用避孕药、人工流产、宫颈糜烂、年龄大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长期服用避孕药、人工流产、宫颈糜烂、年龄大有关.

    作者:陈会波;刘洪庆;李会庆;郑薇;郑国华;黄克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社区居民吸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区18岁以上常住人群总吸烟率为30.0%,男性吸烟率为68.4%,远高于女性的1.7%;男性40~50岁组吸烟率高为75.4%,<30岁组吸烟率低为45.7%.在男性中,农民吸烟率高(70.0%),家务劳作者低(26.1%);吸烟者中,25岁前开始吸烟者占76.0%,每天吸烟10支以上者占88.5%,戒烟成功率为14.1%,被动吸烟率为71.7%.结论 目前苏南农村社区居民的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开展控烟的宣教及吸烟相关因素的干预活动.

    作者:姜维平;王亚龙;张建陶;吴建方;周义红;刘继永;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赛莱西布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赛莱西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赛来西布处理HepG2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试验、DNA梯度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赛亚西布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cox-2活性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和比色法检测赛莱西布对HepG2细胞胱氨酸蛋白酶3(clasepase-3)蛋白质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 12.5,25,50μmol/L的赛莱西布作用于HepG2细胞后,HepG2细胞增殖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干预组HepG2细胞DNA明显降解,可见细胞凋亡特征性梯状DNA条带;干预组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赛莱西布明显抑制HepG2细胞cox-2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赛莱西布可通过cox-2通路和caspase3通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余红平;仇小强;曾小云;钟秋安;卢栋;李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c-fos表达影响

    目的 观察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光化学损伤后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氧化应激基因c-fos表达变化角度探讨其防护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喂饲标准饲料或添加4%牛磺酸饲料喂饲15d后接受(3000±200)1x持续0,1,3,6,9,12,24h光照,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内c-fos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感光细胞凋亡指数随光照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牛磺酸组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12h牛磺酸组与对照组AI分别为(12.3±4.7)%和(32.4±6.2)%;视网膜c-fos mRNA光照1h后一过性表达增高,牛磺酸组较对照组低(P<0.05);光照后视网膜c-fos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于3h达峰值,牛磺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条件下,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c-fos的转录及表达,阻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转导从而保护视网膜.

    作者:陈卡;糜漫天;余小平;许红霞;周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种肠道致病菌初筛鉴定培养基研制

    肠道杆菌是寄居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腹泻病的病原菌.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侵入肠道外部等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或食物中毒.在肠道菌的鉴定方面,致病性的肠道菌所用的初筛培养基对变形杆菌族的细菌无特殊的鉴别意义.为简化细菌鉴定实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利用细菌的各种生长特性,研制出一种简单、快速、易于掌握、特异性和稳定性强的鉴别培养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颖;廖文;高海燕;杜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山东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4 429例,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关系.结果 有无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群的生殖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08),人工流产史与生殖道感染有关联,OR为1.231,95%CI=1.056~1.434.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也升高,特别是人工流产次数在3次以上时,危险性增加更明显.结论 人工流产是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人工流产次数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升高.

    作者:刘洪庆;李会庆;陈会波;刁玉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对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中阳、交口县及低发区平遥县土壤、粮食、饮用水源和人发样品中As、Se、Mo、Zn、Sr、Fe、Sn、Mg、V、Cu、Al、K、S、Ca等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再用非参数检验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出生缺陷高、低发区的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结果 出生缺陷高发区环境中S元素含量高,Sr、Al元素含量低.此外,高发区与对照低发区的水、粮食以及人发中Mg、Mn、Mo、Fe、Cu、Ca和Sn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缺陷高发区和对照区土壤、粮食、饮用水源及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通过环境因素中微量元素分析来推断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高低.

    作者:张科利;彭文英;何艳微;郑晓瑛;王劲峰;陈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女性人群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生殖道感染者和健康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探讨其致病性和致病条件.方法 在同期采集生殖道感染者和健康女性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法和倍比稀释法进行Uu和Mh的定性培养和颜色变化单位(CCU)浓度检测,对2类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阳性率(84.1 %),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人群(55.8%)(χ2=26.457 1,P<0.000 1);生殖道感染者以Uu和Mh的混合感染为主,健康女性以单纯Uu感染为主,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13 2,P<0.000 1).支原体CCU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妇科炎症人群支原体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人群(Uu:秩和检验Z=-4.309 4,P<0.0001;Mh:秩和检验Z=-2.882 0,P=0.004 0).结论 Mh的致病性强于Uu;Uu和Mh并存具有一定的协同致病作用,且在感染菌量较高时易致临床症状出现.因此,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支原体定量或半定量检测和有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艾静;王蓓;于红;郭海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温度和pH的交互作用对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

    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用察氏培养基培养黄绿青霉菌,二氯甲烷提取黄绿青霉素(CIT),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IT毒素含量.结果 黄绿青霉菌在高温、低温、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可产毒,产毒量60.30~336.10 μg/g培养基;高温、碱性条件下产毒量较高,是低温条件的2倍以上.结论 温度和pH对黄绿青霉菌产毒量有较大影响,且有交互作用.

    作者:侯海峰;齐永秀;李群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家庭暴力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对家庭暴力态度及相关知识情况.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吉林、安徽省和重庆铜梁市的人口基金项目县,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选择了25个乡镇,对3 998名18岁及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国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对家庭暴力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51.4%妇女认为夫妻打架属家庭私事,只能与家里人讲,68.6%妇女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丈夫可以打妻子.85.2%妇女对家庭暴力概念不了解.文化程度影响妇女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和听说过家庭暴力情况,但对其家庭暴力行为了解情况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我国农村地区妇女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了解情况较差,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并将家庭暴力的知识纳入教育系统中,增强全面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作者:赵凤敏;郭素芳;王临虹;张彤;吴久玲;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吉林省流行麻疹野病毒的核蛋白基因特征

    麻疹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2].研究发现,在麻疹病毒的6个结构基因中,除了血凝素蛋白(H)以外,核蛋白(N)的基因变化较大,其中N蛋白序列的羧基端450个核苷酸的区域属于高变区.为此,我们对麻疹病毒的核蛋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为预测和控制麻疹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边疆;李凡;易世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与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工流产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三阶段的与规模(育龄妇女人数)成正比的容量比例PPS,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5年11~12月.结果 24.9%的调查妇女有过人工流产经历.随时间推移,调查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从1973~1980年的7.2%上升到了2001年以来的20.1%,人工流产比相应的由0.081上升到0.291.多因素分析显示,现用避孕方法、现用避孕方法副作用发生情况、生育子女数目、是否有临时性伴及生活地区对人工流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现用避孕方法作用为明显.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比例高于非人工流产妇女.结论 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工流产率在不断上升,避孕失败在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中有重要作用,在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及避孕方法的同时,需要加强避孕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赵凤敏;吴久玲;王临虹;郭素芳;叶少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内含子4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岁及女性≤65岁患冠心病为早发冠心病,以18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31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结果 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 c/c、c/b、b/b、b/a、a/a基因型频率,早发冠心病组分别为0.53%,0.00%,81.38%,16.49%,1.60%;迟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00%,0.32%,77.46%,20.32%,1.90%.c/c+c/b+b/b与b/a+a/a基因型在2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OR=1.294,95%CI=0.820~2.043).c、b、a等位基因频率,早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53%,89.63%,9.84%;迟发冠心病组分别是0.16%,87.78%,12.06%.c+b与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OR=1.257,95%CI=0.830~1.904).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上,用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吸烟、饮酒、收缩压、体质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后,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也无显著相关(P=0.427,OR=0.819,95%CI=0.500~1.341).结论 eNOS基因内含子4 VNTR多态性可能不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茂红;贾崇奇;刘同涛;刘兆兰;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五周期3个项目县,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5个乡镇,3 998名18岁及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定量问卷调查.这3个项目县分别为吉林东辽县、安徽居巢区和重庆铜梁市.结果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率为65.0%,精神暴力为常见.其次是躯体暴力,性暴力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8.3%,29.8%,16.9%.生活中的暴力经历与家庭暴力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关联,妇女年幼时经历过或看到、听到过家庭暴力者,其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危险明显增高,但妇女的个人特征与家庭暴力发生之间没有明显关系.结论 在我国家庭暴力普遍存在,尤其是精神暴力.生活中的暴力经历对家庭暴力发生有重要影响.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家庭暴力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减少暴力发生.

    作者:郭素芳;赵凤敏;吴久玲;张彤;王临虹;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面对面询问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既往史和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3 48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034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7.2%,其中城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2%,14.1%,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甘油三酯、糖尿病.农村居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高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结论 城乡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广州市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预防控制肥胖、糖尿病.

    作者:刘伟佳;陈维清;罗不凡;潘冰莹;陈健;王建华;杜琳;范乔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血海绵中微量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止血海绵是药用明胶经发泡与甲醛交联制成的一种医疗产品.甲醛不仅对止血海绵植入部位的组织有刺激作用,而且还被认为是一种可疑致癌物.因此,准确测定止血海绵中微量残留甲醛的含量是控制该类产品生产和质量的关键[1].目前,甲醛的测定方法有容量法、酚试剂法、乙酰丙酮光度法、变色酸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动力学光度法等,其各有优缺点[2,3].本文对酚试剂法测定止血海绵中的微量残留甲醛的含量进行了探讨,获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美娟;刘小华;任艳玲;杨宇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COXI、IV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亚基I、IV mRNA表达变化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微波辐照对大鼠海马能量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COXI、IV mRNA水平,采用还原细胞色素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分别检测微波辐照后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 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降低,并与COXI、IV mRNA表达变化呈一致性.结论 微波辐照可影响大鼠海马COXI、IV mRNA表达而降低酶的活性,进而引起能量代谢障碍.

    作者:余建华;钟敏;谢燕;余争平;张广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因改造中快速PCR定点突变方法应用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因为可以消除O2·-而被广泛应用于延缓衰老和控制炎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Cu,Zn-SOD具有种质特异性以及在体内停留时间短(通常只有6~10 min),使得Cu,Zn-SOD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定点突变技术是改造、优化基因常用的手段,也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在医学上还可用于基因治疗等.目前常用的定点突变方法有寡核苷酸引物介导的定点突变、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及盒式突变等[1].但由于这些方法操作繁琐,意外突变多等缺陷,使定点突变的实验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采用一种近年来新的定点突变技术一快速PCR定点突变方法成功地对hCu,Zn-SOD进行了基因改良(将hCu,Zn-SOD基因中非活性中心的Cys111密码子突变为Ala密码子,以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对该定点突变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周赞虎;张永祥;陈枝华;刘仁海;田蕴;郑天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抗黄曲霉毒素M1抗体制备及检测方法建立

    目的 制备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结果 研制出1株能特异性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F2.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1,亲和常数为2.8×10-11 mol/L.该抗体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和黄曲霉毒素M2等结构类似物有微弱的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低检出浓度为0.07ng/m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 ng/ml,线性方程y=-0.4364x+0.269 3(R2=0.994 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2.5%~131.3%.结论 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江涛;俞琼;李敏;柳桢;郑佳;黄飚;计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沈阳市居民利用卫生科普网络状况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卫生科普传播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传播方式与应用电子技术相互交错.为了解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对网络的利用状况,以及不同人群对网络科普需求的差异,以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对沈阳城市社区居民利用网络科普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新巍;裴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