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省抗疟疾药物质量监测分析

张苍林;张再兴;杨亚明;郭晓芳;杨丽香;李斌;刘江云;陈诗梅

关键词:抗疟疾药, 质量监测, 湄公河流域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抗疟疾药物的质量情况,为抗疟疾药的使用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勐腊县和瑞丽市2个监测点,用德国微型实验室检测技术(GPHF)对样品初筛,进行物理检测、样品裂解及薄层层析(TLC);将初筛过的样品(按送检比例)送国家药物质量控制实验室进行确认实验,内容包括视觉检查、活性成分检测等.结果 2个监测点收集到6种抗疟疾药共128个样品,其中勐腊59个,瑞丽69个.在初筛过程中检测出4个可疑样品和3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94.5%、可疑率为3.1%,不合格率为2.3%.30个样品送往食品药品监督局进行确认实验,其中的7个样品没有通过确认实验,确认实验合格率为76.7%.结论 云南部分抗疟疾药物存在质量不合格现象,需要对云南省抗疟疾药物质量持续监测.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亚砷酸钠对血红素加氧酶-1诱导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暴露剂量和时间下,亚砷酸钠(NaAsO2)对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EC)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诱导作用.方法 分别在0~15μmol/L NaAsO2暴露0~24 h收集培养的BAEC细胞蛋白提取液中,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的诱导产生量.结果 0~15μmol/L NaAsO2暴露能够显著诱导BAEC细胞HO-1蛋白产生增加,并且分别具有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相关关系;2.5μmol/L NaAsO2暴露即可显著诱导产生HO-1蛋白.结论 HO-1蛋白的诱导表明砷介导的一种细胞应激反应;HO-1蛋白可以作为无机砷暴露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之一,有利于深入研究无机砷暴露的生物剂量反应.

    作者:李冰;宫慧芝;孙鲜策;孙贵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锰对小鼠生育指数和生精上皮细胞数影响

    目的 研究锰对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个染锰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7.5,15.0,30.0mg/kg氯化锰和生理盐水,于染锰第3,7,14,28,56 d处死小鼠5只/组.观察小鼠睾丸脏器系数和染锰56 d各组雄性小鼠生殖能力、曲细精管横截面积及生精上皮细胞数量.结果 染锰56 d,与对照组比较,15和30 mg/kg组睾丸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0mg/kg组生育指数和总死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个染锰组的平均着床数与平均活胎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细精管横截面积和生精上皮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各剂量的MnCl2对雄性小鼠生殖能力均有损害作用,以染锰56 d,30 mg/kg对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损害为严重.

    作者:魏娜;才秀莲;李兴升;李季蓉;张先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连市甘井子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5年,甘井子区麻疹发病较2004年有较大幅度上升.为进一步总结和研究控制措施,现将2004~2005年甘井子区麻疹疫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崔丽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参中硒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硒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海产品中含量较高,?尤其是在海参中.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参中的硒,避免了由于常压敞开湿法消解样品造成的元素损失,试剂用量少,减少了试剂引入的沾污,提高了灵敏度、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一;冯淑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猫抓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类典型的良性、自限性淋巴管疾病,主要是通过猫的抓伤和咬伤而感染,也可通过跳蚤的叮咬传播.儿童和青年人发病较多,少数病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表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已经证实,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导致猫抓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储存宿主是猫;也有关于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和克氏巴尔通体(Bclarridgeiae)感染导致猫抓病的报道[2].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科大学生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患[1,2].医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全社会的健康促进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探讨该群体心理障碍特征及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3~2005年对沈阳市某医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普;湛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南省高校教师身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阅资料、问卷调查、电话咨询和访谈等方法,以省内的46所高校4 310名教师为对象.结果 河南省教师身体状况属于良好的不多,发病率居高不下,中青年教师早逝的现象也有所发生,严重影响了河南省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河南省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大的意义.结论 河南省高校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唐山市女性乳腺癌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其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4年4月~2005年7月在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和非乳腺癌对照各175例.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进行调查,应用配对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农药暴露年限长、居住区环境污染、被动吸烟年限长、放射线检查次数多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即接触年限越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豆类食品摄入、蔬菜摄入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即摄入频率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结论 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等化学物接触年限长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蔬菜、豆类食品摄入量高为保护因素.

    作者:李君;刘桦;荣素英;牛凤玲;张国志;姚三巧;王茂清;赵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浙江省2004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为及时掌握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动态变化,分析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并确定其影响因素、水质污染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我们于2004年对浙江省部分县(市)区开展了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的调查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岚;蔡建民;楼晓明;章荣华;何升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兔抗Cap43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初步纯化

    目的 制备兔抗Cap43多克隆抗体.方法 以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为半抗原与钥孔血蓝蛋白(mcKLH)通过碳化二亚胺(EDC)法化学偶联成完全抗原(多肽-mcKLH)免疫家兔;制备兔抗Cap4443多克隆抗体;斑点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经辛酸-硫酸铵法初步纯化抗体后,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检测其纯化后的纯度.结果 经免疫11周得到兔抗Cap43多克隆体,抗体效价为1:500.结论 采用EDC化学偶联半抗原和大分子载体蛋白mcKLH,使其成为同时具有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的完全抗原,用其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

    作者:何萍;张斯;尹元琴;隋承光;孟凡东;王晓华;张志强;姜又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由于富营养化水平的加剧,包括水源水库水在内的淡水水体经常发生蓝藻水华,蓝藻水华可导致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含量升高,而水中MC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MC对人体重要调节酶(蛋白质磷酸酶1和2A)有潜在的抑制作用[1],被证实可导致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死亡.

    作者:赵建伟;黄廷林;何文杰;韩宏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饮用水管网生物稳定性分析

    目的 研究饮用水管网生物隐定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我国北方某市市区配水管网中细菌总数、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降解有机碳(BDOC)等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 水温是影响管网中细菌总数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细菌总数呈正相关关系.AOC与自由余氯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细菌总数间无相关关系.BDOC与自由余氯呈负相关关系;与细菌总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控制管网水中细菌的再繁殖,应将AOC与消毒剂余量和浊度的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管网中细菌、AOC和BDOC、氯及水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不同的管网间差异较大.

    作者:吴卿;赵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铝螯合剂对染铝大鼠肝酶谱及必需元素影响

    目的 探讨铝螯合剂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HPO)对铝染毒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肝脏中铝、锌、铜、铁、钙、镁等元素的影响.方法 AlC13染毒Wistar大鼠3周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DHPO 1周,测定血清ALT、AST、ALP活力及肝脏中铝、锌、铜、铁、钙、镁等元素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的ALT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AST活力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ALP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Al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含量呈下降趋势,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肝脏中锌、铜、铁、钙、镁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PO在促进排铝的同时,对肝脏中锌、铜、铁、钙、镁含量无影响,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AST、ALP活力具有恢复作用.

    作者:禚金花;刘萍;冯国昌;姚玉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沈阳市195起食物中毒分析及对策

    为了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对策,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促进食品安全,消除食品污染及危害,本文对沈阳市20年来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汉成;杨景波;李钧林;朱强;胡喜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丁基氯化锡对哺乳动物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曾主要作为船舶防污油漆广泛使用,后来发现TBT对海洋生物产生严重危害,尤其致软体动物发生性畸变,致使种群退化、数量锐减[1],于2003年禁用.由于其长期残留性,即使在停用相当长时间后,海水和底泥中仍存在TBT,继而在海洋生物中蓄积,其富集因子大约在5 000~25 000之间,且经蒸煮后仍会存在,提示食用海产品可能存在TBT的潜在危害[2].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chloride,TBTC)是TBT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因而本文就TBTC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米兆娟;李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茶多糖降糖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茶多糖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 用比色法测定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EC 3.2.1.20)和α-淀粉酶(EC 3.2.1.1)的抑制活性,用快速过滤法观察茶多糖对兔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活性的影响.结果 茶多糖显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3.2 g/L;茶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则较弱,浓度为为1 g/L时,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10%;茶多糖同时明显降低兔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5 g/L.结论 茶多糖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α-淀粉酶活力和小肠刷状缘囊泡葡萄糖转运能力,从而可延缓小肠对糖的消化吸收.

    作者:全吉淑;尹学哲;及川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方法 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3个街道,采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中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尺骨总体,以及桡尺骨间距为8mm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远端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 4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下降速率快于男性;同一年龄、同一部位的男性骨密度平均值大于女性;4个部位中以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密度高;除男性60岁~骨量减少的现患率低于55岁~外,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量减少的现患率及骨质疏松症的现患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患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女性的0.19倍;以50岁~为参照,55岁~、60岁~、65~71岁与之比较,OR分别为3.17,5.13,15.03;月均收入在1 000元以上与1 000以下的比较,OR为0.70;补充钙片者与没补充钙片者比较,OR为1.36.结论 中老年人骨密度减少的现患率较高,骨密度减少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补充钙片等有关.

    作者:陈建平;苗茂华;周利锋;杨婕;鲁光华;周小萍;于慧琴;高尔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了解其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5.9%.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吸烟的老年人之间抑郁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伤感情绪和恐怖经历则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经常与他人交流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结论 性别、婚姻状况、健康自评和经济自评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志;陈若陵;徐晓超;马岁岁;周成超;秦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贵州野生多汁乳菇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 观察贵州野生多汁乳菇对正常及环磷酰胺(CP)损伤免疫系统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设多汁乳菇组9.0mg/(kg·bw)、多汁乳菇组9.0mg/(kg·bw)+CP、CP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给小鼠多汁乳菇提取液35 d,CP腹腔注射造成小鼠免疫损伤.观察小鼠体重的生长情况、小鼠脏器系数、血清溶血素、小鼠足趾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碳粒廓清指数α等指标.结果 小鼠胸腺系数、血清溶血素(HC50)、小鼠足趾DTH、碳粒廓清指数α明显高于CP组(P<0.01).其中小鼠足趾DTH,碳粒廓清指数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贵州野生多汁乳菇对CP所致的免疫损伤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佳;高敏;俞红;王雨;吴克枫;阮海星;朱彩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华芦荟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多糖(AP)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1.79,3.58,7.17mg/(kg·bw)3种剂量中华芦荟多糖分别灌胃给药,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3种剂量的中华芦荟多糖均能显著地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提高小鼠肝脏SOD活性,降低肝脏MDA含量.结论 中华芦荟多糖能够对由四氯化碳(CCl4)所造成的急性肝脏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张晓林;杨安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