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徐少勇;陈建民
目的:探讨益肝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与秋水仙碱对照,观察益肝康对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益肝康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Alb)、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Alb和血清球蛋白(Glb)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5).益肝康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较秋水仙碱组明显减轻,脂肪变性积分分别为2.00±1.36和2.75±0.65(P<0.05);电镜观察表明益肝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益肝康对CCl4损伤性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肝功能,对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有为;姚希贤;姚洪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于1996~1999年应用止泻颗粒剂治疗本病126例,并与用西药思密达治疗的8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平;贺海燕;朱晓东;杨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组采用脂必妥加维生素E、维生素C(简称ZEC)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121例,并经3年的随访观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忠;吴富军;周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目前尚无理想疗法.笔者自1998年3月~2001年5月,采用中药局部贴敷为主治疗64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党中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科于2000年8月~2001年8月,将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用六味能消和铝碳酸镁以及联合两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斌;徐少勇;陈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肠清胶囊对实验动物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0.9%NaCl溶液对照组、甘露醇组、番泻叶组和肠清液组,测定给药前后的胃肠电活动.结果:4组实验动物中,肠清液组的胃肠电振幅强,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肠清胶囊具有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排空肠腔内粪便的作用.
作者:熊俊光;王嫱;郝玲;邹玉;李智;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金石穿对致石豚鼠胆汁中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确定其防治胆石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只实验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胆石通组、金石穿组,用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囊结石模型,喂养一段时间后处死豚鼠,取胆汁,测定其胆汁中胆红素(BiL)、胆固醇(Cho)、钙离子(Ca2+)的含量.结果:金石穿组胆汁中Cho、BiL、Ca2+浓度均降低.结论:金石穿能有效降低致石豚鼠成石率,具有明显的防治胆石症的作用.
作者:周军;王兴;答邦明;费世杰;徐彩平;谭德福;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自拟健脾益肠散和固本保元腹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UC患者115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用中药健脾益肠散口服和固本保元腹袋敷脐治疗;治疗2组单用健脾益肠散口服;治疗3组单用固本保元腹袋敷脐;对照组病情轻者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中重度加用泼尼松.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血小板数量、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3、4(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血小板、C3、C4、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治疗1组与其他各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结论:初步证实两种方法均能迅速起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局部溃疡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光奇;王劲松;董菲洛;何先平;刘军;越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0年前,胃病的血瘀及血瘀证研究在我国还是冷门,可以说当时落后于日本.从发展趋势看,深入、广泛开展胃病瘀血研究十分必要和紧迫,否则我国的研究将落后于世界[1].近10年我国消化界较广泛地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笔者根据光盘检索和手工检索文献,结合临床,对慢性胃病(CGD)血瘀和血瘀证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罗珠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重症肝炎时,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高达60%~100%.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体内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促进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用TNF-α做检测指标,对重症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以观察LPS对PBMC释放TNF-α能力的影响.
作者:肖明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我们于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中药六味安消治疗80例,并与西沙比利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玉盘;尚占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远期预后,调查HCV感染后慢性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用贝克曼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88例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检测;以ELISA法检测抗-HCV及HBVM;以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检测HCV-RNA.结果:输血后10年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42.05%,抗-HCV阳性率94.32%,HCV-RNA阳性率63.63%.56例HCV-RNA阳性者中,26例ALT正常、抗-HCV阳性.88例PT-HC中转为慢性肝炎者54例,失代偿性肝硬化2例,转慢率63.63%,男性与女性转慢率为75.00%及52.27%,P<0.05;饮酒者与无饮酒史者的转慢率为90.00%及55.88%,P<0.01.结论:ALT异常是慢性HCV感染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抗-HCV是反映慢性HCV感染者的一个较稳定的指标,HCV-RNA阳性的ALT正常者,可以认为系病后病毒携带者,PT-HC易转为慢性,男性及饮酒者为慢性形成的高危因素.
作者:刘瑞馨;李凤兰;巴翠珍;李春玲;刘严明;马尚龙;史新英;赵义刚;张志君;叶尔肯;石成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自1997年3月~2000年6月用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PU)患者100例,并与雷尼替丁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林;黄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黄对大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大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黄组及对照组,分别给大鼠灌服大黄水提液或蒸馏水1、6 h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的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布变化.结果:灌服大黄水提液后,大鼠胃排空运动显著抑制(P<0.05或<0.01),胃窦肌间神经丛SP的分布明显减少(P<0.05或<0.01),VIP分布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大黄对大鼠胃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胃窦肌间神经丛SP的分布减少及VIP的分布增加有关.
作者:朱金照;冷恩仁;张捷;许其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NT)对荷瘤小鼠肝组织中干扰素(IF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生长正常的C57BL/6小鼠,左腋皮下接种S180细胞,接种48 h后,分荷瘤组、荷瘤加低LNT组(浓度为5 mg/kg)、荷瘤加高LNT组(浓度为30 mg/kg)及对照组,每组4只,连续给药6 d后,进行断颈处死,剖取瘤体称重记录和提取鼠肝组织总mRNA斑点杂交.结果:LNT对S180肉瘤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5 mg/kg和30 mg/kg两种剂量的LNT均能提高IFN和SOD mRNA的表达量,且前者作用稍强于后者(P<0.05).结论:LNT能提高荷瘤小鼠肝组织IFN和SOD的mRNA表达.
作者:潘金友;姚祖颐;陆露华;梅兵;朱慧;蒋建平;陈百先;吴自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肝浓缩煎剂及其组方中药丹参、黄芪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诱导产生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于益肝浓缩煎剂、丹参、黄芪应用治疗前后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标本,切片并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益肝浓缩煎剂肝内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其疗效优于丹参与黄芪组:活血化瘀中药有明显抗肝纤维化作用;益气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活血化瘀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优于益气健脾中药;益肝浓缩煎剂抗肝纤维化作用,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中药或益气健脾中药.结论:益肝浓缩煎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变.
作者:孙玉凤;姚希贤;崔东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调肝泻火汤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该方预防I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正常组,以高脂饮食复制IR大鼠模型,中药组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予中药灌胃,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共观察8周,评价模型及该方对IR的影响.结果:调肝泻火汤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胰岛素、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结论:调肝泻火汤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所致大鼠IR,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受体后环节,调控TNF-α而起作用.
作者:王智明;李道本;陈璐璐;郭爱群;王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结肠炎专科1994~1999年共诊治有较完整病历记载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76例,其中使用健脾理肠丸者11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亚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1995年10月~1999年12月应用自拟止泻灵敷脐治疗小儿腹泻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小儿腹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9.5个月;病程1~7 d 87例,8~15 d 11例,>1个月2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个月~3岁,平均10个月;病程1~7 d 52例,8~15 d 8例.两组腹泻主要为蛋花汤样或黄水稀便,或夹少许粘液,每日5~20次不等.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白细胞少许,无脓细胞和红细胞.治疗组中发热者12例,伴呕吐者8例,伴脱水者17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振杰;刘东升;张守鹏;王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甚高,机制不完全清楚.一氧化氮(NO)是一种影响胃肠运动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NO和FD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NO在FD疾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
作者:戴益琛;陈文柳;刘爱华;唐冬良;肖雁;张忠兵;沈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