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明;魏大东;夏海波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Ajust单切口微尿道吊带术(Ajust术)对比标准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TO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Ajus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优劣势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2009~2014年各数据库及会议论文中Ajust术对比TVT-O/TOT术治疗女性SUI的对照试验研究文献,筛选后运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行Meta分析.结果:共5项对照试验纳入Meta分析,共625例患者,Ajust组332例,TVT-O/TOT组293例,纳入了低质量文献的统计需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手术近期治愈率基本相当[客观治愈率:RR=1.03,95%CI(0.94,1.13),P—0.51;主观治愈率:RR=1.02,95%CI(0.94,1.11),P=0.56];两组术中副损伤发生极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08,95%CI(0.14,57.14),P—0.50];术后新发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1,95%CI(0.24,1.08),P—0.08];但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Ajust组明显优于TVT-O/TOT组[术后1天VAS评分Ajust低于TVT-O/TOT:MD=-2.26,95%CI(-2.88,-1.65),P<0.01;术后4天VAS评分Ajust组更低,MD=-1.09,95%CI(-1.67,-0.51),P=0.0002;术后3周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Ajust仍然更低,RR=0.45,95%CI(0.28,0.72),P=0.0009].结论:Aj us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近期疗效与标准吊带术TVT-O/TOT基本相当,且具有术后疼痛困扰轻等优点,更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韦巍;谢克基;张少林;韦兴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产品多通道操作套管(Zou-Port)在经阴道纯NOTES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4月开始应用Zou-Port施行经阴道纯NOTES手术20例,其中肾囊肿4例,左侧3例,双侧1例;重度肾积水并无功能肾15例,左侧3例,右侧12例;右肾肿瘤1例.分别施行经阴道纯NOTES肾囊肿去顶术、单纯肾切除术及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本组20例,除1例经阴道纯NOTES肾切除术中在应用Zou-Port建立经阴道操作通道时分离钳戳破直肠壁外,其余19例腹部均未置Trocar,均完全经阴道完成手术,且未发生腹腔、盆腔脏器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纯NOTES单纯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髂外动脉血栓,急诊成功行血栓取出术.经阴道纯NOTES肾囊肿去顶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 (60~9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5(20~50) ml;经阴道纯NOTES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85(160~32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60(100—500) ml.患者阴道后穹窿切口均“Ⅱ/甲”愈合,19例成功完成手术患者体表均无切口或穿刺孔.术后随访6~52个月,无盆腔或腹腔感染、子宫脱垂等并发症.1例肾肿瘤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应用Zou-Port行经阴道纯NOTES手术安全可行,便利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能有效避免腹腔和盆腔脏器副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龙大治;江波;邹晓峰;张国玺;肖日海;袁源湖;伍耿青;王晓宁;薛义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肾结核的诊断要点及经验,明确肾结核的诊断策略,以利于肾结核的及时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66.9%)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征,是肾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尿常规检查异常88例(78.6%);尿抗酸杆菌染色阳性58例(51.7%);尿结核杆菌培养6例,阳性者3例(50.0%);尿结核杆菌PCR-TB-DNA检测69例,阳性42例(60.9%);超声检查105例,确诊肾结核56例(53.3%);腹部平片+ IVU或逆行插管造影(RU)检查者86例,确诊肾结核55例(64.0%);88例患者行泌尿系CT扫描,确诊肾结核者68例(77.3%).32例行尿道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并组织活检,其中21例(65.6%)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结论:肾结核发病较从前更为隐匿,对于临床中长期存在的膀胱刺激症状和不明原因的肾积水,应考虑泌尿系统结核的可能.详细收集病史,结合临床多种检查手段,才能及早明确诊断.
作者:杨彦峰;李亚飞;师文强;李东升;王智勇;魏金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循环miR-210和miR-378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液标本分别为22例和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210和miR-378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浆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210、miR-378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浆中表达值[(1.76±1.88)、(0.21±0.19)]显著高于其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值[(0.55±0.79)、(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期(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民族、肿瘤大小和病理核分级(Fur-man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而miR-378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民族、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和病理核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miR-210和miR-378在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AUC分别为0.803和0.802(P<0.05).灵敏度分别为0.818和0.682,特异度分别为0.80和0.90.结论:血浆miR-210、miR-378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的筛查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李东亮;舒博;唐双阳;毕兴;陈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比较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普通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和普通超声分别检测60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4~10μg/L之间、f/t< 16%的患者.以穿刺6针的标准为基础,增加4针用于可疑病灶区域,如无可疑病灶区域,则4针平均分布于前列腺的外周带.比较超声剪切波弹性组和普通超声组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结果:弹性超声组诊断前列癌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0.2%,检出率为31.7%.普通超声引导组的敏感性为53.0%,特异性为52.0%,检出率为28.3%.相对于每针前列腺活检组织而言:弹性超声组检出率29.2%(31/106),普通超声组检出率8.0%(48/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血清PSA在4~10 μg/L之间的患者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减少前列腺活检穿刺的针数.
作者:杨后猛;朱学平;毛玉山;翁国斌;姚许平;汤春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microRNA-106b(miR-106b)在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之间和肾癌细胞系和正常肾细胞系之间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miR-106b表达量在35对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并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肾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培养肾癌细胞系(786-O和ACHN)和正常肾上皮细胞系(HK-2)并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细胞miR-106b表达量.结果:miR-106b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且肾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量与肾癌的组织类型有相关性(P=0.049),未发现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如年龄、性别、T分期、Fuhrman分级和AJCC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同时,miR-106b表达量在肾癌细胞系中也明显高于正常肾上皮细胞系(P<0.01).结论:miR-106b在肾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且其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肾癌组织类型相关,提示miR-106b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作者:陶令之;李一帆;金露;刘家驹;陈独群;苏郑明;倪梁朝;杨尚琪;桂耀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患者男,72岁,因“发现包皮肿物6个月余”于2011年8月16日人院.无发热,无疼痛,无排尿异常.既往无包皮皮损及外伤史,无冶游史.体检:阴茎包皮内板距右冠状沟约1.0 cm处可见一大小约3.0 cm×3.0 cm×2.5 cm肿物,质地偏硬,表面轻度红肿、破溃,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肿物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欠清,无明显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入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者入院诊断为“包皮肿物”.于2011年8月17日在麻醉下行包皮肿物切除术,切缘距肿块约1.0 cm,深及阴茎白膜.术中见肿块位于包皮内外板之间,未侵及阴茎白膜及海绵体.
作者:张先云;马松;姜福金;王苏贵;朱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其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与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于我中心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35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水平及合并伴随疾病等资料,记录患者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及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结果:低睾酮(<300 ng/dl)组的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睾酮(≥300 ng/dl)组(P=0.02),低睾酮组的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同样也明显高于正常睾酮组(P<0.01).低睾酮组有20例(45.5%)出现病理升级,而在正常睾酮组有25例(27.5%)出现病理升级,低睾酮组发生根治术后病理升级明显多于正常睾酮组(P—0.04).结论:临床上较低的睾酮浓度往往预示着更高级别前列腺癌并且同样预示着更易出现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病理升级,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应当予以重视.
作者:高原;邹青松;毛师魁;蒿魁元;夏术阶;韩邦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完全不阻断肾动脉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结果.方法: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为6例患者行完全不阻断肾动脉LPN.其中男4例,女2例,患者平均年龄54.5(38~79)岁.患者中位体重指数26.6(23.4~31.2) kg/m2.右侧肿瘤4例,左侧2例.肿瘤R.E.N.A.L.评分为4.3(4~5)分,平均肿瘤直径2.8(1.5~4.8) cm.术中在切除肿瘤之前,预先在肿瘤切除边缘的正常肾实质用带倒刺缝线进行缝合,适当力量吊起肾组织,以控制出血.在肿瘤与预先缝合之间用剪刀冷切除肿瘤.当肾部分切除创面出血时行创面肾实质缝合,重复此操作,直至完整切除肿瘤.后完成肾创面缝合.结果:本组4例采用经腹途径完成,2例采用经后腹膜腔途径完成.所有患者均未阻断肾动脉,术中平均出血60.8(20~150)ml,平均手术时间106.7(65~130) min.无围手术期输血及严重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2~6)d.术后病理4例为透明细胞癌,1例为复杂性肾囊肿,1例为肾错构瘤,外科切缘均为阴性.结论:完全不阻断肾动脉LPN对经选择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避免肾热缺血时间而保护肾功能.
作者:马宏;朱刚;刘圣杰;吴鹏杰;逄城;王建龙;张耀光;万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保留阴茎勃起及控尿功能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严格选择的要求保留勃起功能的46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常规手术组(A组):22例行常规腹腔镜膀胱前列腺全切除,术中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常规建立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后与后尿道连续缝合.改良手术组(B组):24例在腹腔镜膀胱全切时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前列腺尖部0.5~1.0 cm包膜,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等.重建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与尿道残端连续缝合,将前列腺尖部包膜及耻骨前列腺韧带缝合固定于新膀胱外壁.对两组术后的勃起功能及排尿、控尿功能等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6个月随访,A组保留勃起功能者14例(63.6%),B组勃起功能保留者21例(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日间控尿率86.4%,夜间控尿率72.7%,尿失禁自我评价(ICIQ-SF)(9.2±3.8)分;B组日间控尿率91.7%,夜间控尿率83.3%,尿失禁自我评价(ICIQ-SF)(6.0±4.2)分.新膀胱尿流动力学检查A组大尿流率(14±8)ml/s,剩余尿量(42.0±4.1) ml;B组大尿流率(18±9)ml/s,剩余尿量(25.0±5.2)ml;两组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阴茎勃起及控尿功能的腹腔镜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凡敏;邢念增;徐英民;熊升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NOX)在肾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脏间质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酶激活后产生大量氧自由基(ROS)参与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引发炎性反应,细胞损伤等过程.过量的ROS将导致肾损伤、成石物质沉积、肾结石的形成及肾功能衰竭等病理生理改变.NOX抑制剂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病理过程.本综述旨在讨论NOX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NOX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笑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36~70岁,平均52岁.单发肾盂旁囊肿8例,肾盂旁囊肿伴同侧肾结石2例.囊肿直径平均5.0cm.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逆行经尿道置入F85~99电子输尿管软镜,观察集合系统与囊肿的解剖位置.直视下用200μm钬激光光纤将向集合系统凸起的囊壁开窗引流,开窗直径1~2 cm,使囊腔与集合系相通,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每侧囊肿处理时间29~43 min,平均35 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8例囊肿消失,2例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理论上更符合经自然腔道手术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作者:班翼飞;张大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12例,良性肿瘤11例,瘤样病变2例.恶性肿瘤中尿路上皮癌11例,鳞状细胞癌1例.良性肿瘤中纤维上皮性息肉8例,平滑肌瘤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瘤样病变2例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及瘤样病变是一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无特异性的病变,明确诊断需依赖于病理组织学.
作者:华玉兰;秦桂萍;齐淋喆;侯海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套管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初步经验.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对106例确诊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自制套管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平均年龄23 (18—31)岁,平均BMI为23.3 kg/m2,单纯左侧78例,双侧28例.所有手术均选择脐部半环形2 cm切口,采用两个直径分别为5 cm和7 cm的塑料环和一只7.5号无菌手套制作成的单孔套管,建立手术入路后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结果:10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手术时间平均(40.3±6.2) min,双侧手术时间平均(62.4±7.6)min,术中出血量均少于1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附加套管,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2—5)d.术后随访1~6个月,阴囊内静脉团块消失,阴囊坠胀感均有不同程度缓解,静脉曲张均无复发,脐部切口愈合好,未见明显手术瘢痕,无脐疝、肠粘连、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51例术前精液检查异常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37例精子活动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制套管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可行,疗效满意,术后腹部无明显可见瘢痕,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但远期疗效尚待观察,手术器械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姚志勇;孙斌;盛海波;李建业;李迪;刘红明;吕超;郭和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膀胱瓣输尿管吻合术处理输尿管硬镜导致的输尿管撕脱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完成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378例,期间术中发生输尿管镜致输尿管撕脱2例,均行膀胱瓣输尿管吻合术处理输尿管撕脱.结果:2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无特殊情况,患侧肾功能均正常.结论:避免输尿管镜下并发症应选择好麻醉方式;进镜时应使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入;在上镜过程中突感突破感,上镜容易,退镜难,退镜时镜头可见黏膜逐渐平坦且视野不退缩,要高度警惕输尿管下端撕脱.发生输尿管镜下撕脱时应根据撕脱长度及撕脱位置选择合适的输尿管缺损段替代手术方案.
作者:葛旻垚;赵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治疗PSA升高的无症状前列腺炎(NIHⅣ型前列腺炎)后的血清PSA变化情况,及其对于判断是否是前列腺癌的提示作用.方法:直肠指检阴性,伴PSA升高的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40例,云南白药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血清tPSA、fPSA、%fPSA值,治疗3个月后患者接受前列腺穿刺.比较治疗前后血清PSA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PSA下降组和无下降组的穿刺阳性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其对于无症状前列腺炎穿刺阳性率的诊断效力.结果:单用云南白药治疗3个月后tPSA平均值从(8.915±4.498) ng/ml降至(7.044±3.089) ng/ml(P=0.001).一共有6例患者穿刺为前列腺癌,其中云南白药治疗后PSA下降组1例,PSA无下降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ROC分析治疗3个月后tPSA下降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P=0.043.结论:云南白药可以明显降低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清总PSA值.云南白药治疗后PSA下降组较PSA无下降组的患者穿刺阳性率低,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伴有PSA升高的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患者接受3个月云南白药的治疗,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穿刺.
作者:成康;曹万里;黄宝星;宿恒川;孙福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31日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表浅性膀胱癌手术患者15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酶标结果并随访其复发状况.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指数(PI)方程.结果:经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有意义的因素有肿瘤pTNM分期、Ki-67、p53基因和接受膀胱灌注治疗(P<0.05).建立PI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8%,约登指数为73%.结论:影响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有肿瘤pTNM分期、Ki-67、p53基因,保护因素有接受膀胱灌注治疗;影响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复发的PI方程预测准确性高,可预测大部分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
作者:李文琦;赵文超;牛天力;郑明华;张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间质性膀胱炎(IC)/膀胱疼痛综合征(BPS)的治疗较为困难且疗效不佳.目前尚无明确病因和有效治疗方法.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出版了关于IC/BPS的诊疗指南,一线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自我护理,行为矫正,缓解压力和学习积极的应对技巧[1].患者和医师把IC/BPS当成慢性病对待,将会获得更为满意的结果.本文就IC/BPS的保守治疗和将IC/BPS视为慢性病治疗的益处做一综述.
作者:高志明;魏大东;夏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依维莫司二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2010年12月,7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男4例,女3例,年龄40~74岁,平均56.5岁.5例不能耐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2例为VEGF靶向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既往接受索拉非尼治疗3例,帕唑帕尼治疗4例.7例患者均接受口服依维莫司10 mg每日1次的治疗.结果:随访时间截至目前42~48个月,中位时间45.5个月.根据RECIST标准,佳疗效评价显示疾病稳定(SD)6例(85.71%),疾病进展(PD)1例(14.29%),无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病例.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0个月(95%CI:4.4~7.6个月).不良反应多为1~2级;3级不良反应包括非感染性肺炎1例、贫血1例、血糖升高1例、GGT升高1例;4级不良反应为重度贫血1例.通过对症治疗及药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大多可以控制并耐受.结论:依维莫司二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大多数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益,药物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张帆;郭刚;何学酉;丁华;张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HCN4通道在正常大鼠和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模型大鼠膀胱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CN4通道在OAB中的作用及其与膀胱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成功建立OAB大鼠模型后,将纳入实验的大鼠分为对照组、术后4周组、6周组及8周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OAB大鼠模型中HCN4通道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estern blot显示,HCN4通道在对照组、术后4周组、6周组、8周组各组间差异明显,组间分析结果显示强度强的为8周组(P<0.05).结论:OAB大鼠模型膀胱逼尿肌HC-NC4通道表达较正常大鼠高,提示HCN4通道在OAB膀胱收缩功能的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将来可能会作为OAB特异性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薛力;曹斌;陈琦;种铁;刘飞;王禾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