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氯苯染毒小鼠的毒性实验

程少岩;范来富;赵雪红

关键词:苯染毒, 小鼠, 水分配系数, 工农业生产, 透明液体, 不溶于水, 杀虫剂, 三氯苯, 润滑剂, 经皮肤, 呼吸道, 电解液, 除草剂, 载体, 油脂, 印染, 乙醚, 无色, 人体, 可溶
摘要:三氯苯在常温下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脂/水分配系数3.98,可溶于苯、乙醚和油脂.工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作印染载体、电解液、导热剂、润滑剂、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可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莆田县1992~1996年恶性肿瘤种类与地区分布的对应分析

    莆田县是福建省恶性肿瘤高发区,区内按地理分布有平原、沿海、山区之分,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各类癌种的死亡率也相差各异.如能探讨出地域和癌肿间的关系,则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引用1992~1996年莆田县不同区域、不同癌种的死亡率进行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旨在揭示其间的内在关系.

    作者:薛文元;罗有忠;吴志杰;陈崇帼;潘玉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免疫一PCR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乙肝进行检测

    目前乙型肝炎仍然是血透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同,血清中HBsAg含量低的乙肝感染者易出现漏诊,引起医源性感染.为了减少乙肝交叉感染,提高乙肝的检测的阳性率,本试验利用链霉亲和素将抗体和DNA偶联起来,建立HBsAg免疫-PCR检测技术.

    作者:于笑难;孟冬娅;胡晓芳;薛文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初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要求的卫生监督体制.青岛市做为卫生部卫生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

    作者:武玲苓;杜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蜚蠊过敏原对血细胞的影响

    蜚蠊的躯体、粪便和卵荚对人体具有较强的过敏性,我们研究其过敏原对血细胞的影响以揭示昆虫过敏原引起哮喘的机理. 材料和方法(1)制备细胞悬液:抽取正常人静脉血4ml,制成中性粒细胞悬液和血清;

    作者:戴晓煌;贺利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清华大学教职工肺癌危险因素研究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肺癌可概括有4种病因学假说:吸烟与肺癌、大气污染与肺癌、职业因素与肺癌、遗传因素与肺癌.上述假说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流行病学因果证据,但仍存在不充分的方面.例如:吸烟对肺癌的重要性已被公认,但吸烟率高的中国、日本、韩国男性,肺癌的患病率却低于吸烟率低的白人男性.陈婷(1957-),女,福建省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

    作者:陈婷;李翠荣;李连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重组葡激酶致突变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的致突变作用.方法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S9),剂量为4125、8250、16500AU/ml、Ames试验(±S9),剂量为16.5、165、1650、16500、165000AU/ml)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肌肉注射剂量为83.5、167.0、334.0mg/kg).结果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各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各试验菌株MR<2;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小于2.00‰.结论重组葡激酶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孙美芳;王取南;魏凌珍;余素贞;徐德祥;朱年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对实验室认可的认识

    在商品流通领域里,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当前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国对加快消除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的要求日益明显,以期形成全球化的市场.

    作者:周永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质量保证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与《条例》相配套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步入了法制管理轨道.十多年来,各地防疫站在执法监督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我国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宋瑞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鼠模型动脉硬化形成中多种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表达

    目的通过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进一步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健康纯系Wistar大自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均为雄性,体重120~350g.共分为3组.A组:急性排斥组,共90只,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每小组各30只.B组:慢性排斥组,共72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每小组各24只.C组:同系对照组,供受者均为Wistar大白鼠,共72例.建立同种异体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排斥程度;Masson三色染色法判断动脉硬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ac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以及这些阳性细胞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cyclinE、cdk4/cydinD1的表达程度.结果A组整个血管壁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外膜病变比内膜更重.外膜α-actin阳性细胞数随着时间推移、病程进展明显增多.这些α-actin阳性细胞高度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cyclinE和cdk4/cyclinD1,并随病变进展其表达程度增高.B组造成外膜炎性细胞浸润也比对照组明显,纤维化程度也高,也明显表达cdk's/cyclins;内、外膜增生程度大致相当,动脉硬化的发生较急性排斥晚,进展缓慢.滋养血管在A、B两组早期表达cdk's和cyclins,而且炎性浸润愈重,其表达愈早且明显,过快地发生增生、管腔狭窄或阻塞.结论急、慢性排斥均可导致移植物动脉硬化.前者首先出现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VSMC的增殖、纤维化,并大量表达cdk's和cyclins,整个管壁纤维化严重且发生较早.慢性排斥导致内、外膜增生程度相当,进展期主要表现为内、外膜VSMC增生和大量表达cdk's/cyclins.

    作者:孙文宇;袁桂荣;宋惠民;于仲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黑龙江立克次体蜱传斑点热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对我国东北地区蜱传斑点热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建立并应用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SDS-PAGE、免疫印迹、DNA酶切图谱、PCR/RFLP、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等.结果(1)在种的水平上研究了黑龙江分离株(代表株HLJ-54、36),从分类学上确定其属立克次体属、斑点热群的一个新种,命名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iangii);(2)发现其现症患者,并从病人血液分离到一株与黑龙江立克次体相同性质的立克次体株,证实了其对人的致病性.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证实东北地区存在黑龙江立克次体蜱传斑点热疫源地.

    作者:吴益民;魏安明;胡玲美;张永国;张健之;张志强;赵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一种伤寒沙门氏菌分型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伤寒沙门氏菌分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标记的Dig-dUTP-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40株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经PstⅠ消化后的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40株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属14个不同的RT,各菌株杂交片段范围为4.4kb~29.7kb,每个RT内有杂交带5~10条不等,绝大多数为5~6条.结论伤寒长期在某些地区流行可能与一些核糖核酸型仅出现这些地区,存在相对的地区性有关;同一个暴发点菌株具有相同的RT.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分析可作为追踪传染源和探明传播途径的方法.

    作者:底秀娟;马桂芳;刘彩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加碘食盐碘酸钾紫外法测定

    食盐加碘已规定统一使用碘酸钾,食盐中碘酸钾的测定一般是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本文根据I2水溶液在波长290nm处具有大吸收峰的特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捷快速.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泽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城市社区居民肿瘤知识基线现况调查分挝

    目前,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癌症的防治主要通过一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其中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癌症的认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对癌症早期症状的警觉性,积极参加定期体检是癌症防治花钱少收效大的措施之一.

    作者:刘颜;柳青;曾楚华;杨基然;王梅华;万德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贵州省1999年84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为掌握我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达到控制和消除的目的,现将我省1999年84起麻疹暴发疫情分析如下.资料来源(1)各地卫生防疫站的现场流调报告;(2)各地、县级卫生防疫站疫情简报;(3)各地报来的暴发疫情电话记录.

    作者:潘家秀;陶沁;何平;聂伟;姚光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化妆品标签的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的建议

    化妆品的标签是指“粘贴、印刷在销售包装上及置于销售包装内的说明性材料”.它的作用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介绍产品性能、用途、使用指南.随着化妆品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提高,许多新的化妆品添加剂的开发利用促使化妆品品种不断增加,功效也不断拓展.

    作者:何平;王艳;裴凤霞;孙洪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甘肃省传染病流行现状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速度的加快,甘肃省也面临控制传染病的艰巨任务.为控制传染病流行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省传染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枢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酒中锰测定方法的改进

    酒中锰的来源主要是酒基的除杂脱臭[1].国标采用磷酸-过碘酸钾法测定酒中的锰,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受到操作条件的限制,且不适合大批量检样的分析.

    作者:郭秀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悬浮吸附方法生产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产量质量及免疫效果

    目的在生产规模条件下,对悬浮和单层吸附方法应用于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进行了5年产量质量及人体免疫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悬浮吸附方法和单层吸附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悬浮吸附方法HAV增殖高峰比单层吸附方法提前4天,抗原滴度高一个稀释度,病毒繁殖全程细胞质量优于单层吸附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历年大规模对比生产和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悬浮吸附方法生产甲肝疫苗滴度略高于单层吸附方法,两者生产的疫苗在人体免疫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悬浮吸附方法更适宜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作者:杨净思;曹逸云;王晓辉;胡凝珠;蒋国润;柯华昕;杨晓蕾;王东宝;董德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单胺氧化酶A和B多态性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目的为研究单胺氧化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140例无血缘关系的高加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1例对照者的两个X连锁的微卫星序列即单胺氧化酶A位点中的(AC)n重复序列和单胺氧化酶B位点的(TG)n等位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人组和对照组中未发现差异.但(AC)18(TG)23单倍体增多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相对危险度是4.05(95%CI 1.15~14.26),精确概率P=0.011,连锁不平衡系数在精神分裂症组是0.019;在对照组是-0.046.结论单胺氧化酶A和B多态性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作者:于雅琴;史杰萍;刘亚文;张铭;杨明堂;魏军;郭英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茴香和洋茴香抗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小茴香和洋茴香是维吾尔族医药中两种药材,也是新疆地区常见的药茶.据文献报道[1],这两种药材对O2-、OH和H2O2等多种活性氧或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而且洋茴香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远比小茴香高.

    作者:多力坤·买买提玉素甫;王德萍;艾合买提;古丽思玛依;牙里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