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社区居民肿瘤知识基线现况调查分挝

刘颜;柳青;曾楚华;杨基然;王梅华;万德森

关键词:城市, 社区居民, 肿瘤知识, 基线, 晚期癌症病人, 治疗效果, 早期症状, 早期诊断, 一级预防, 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 防治, 定期体检, 不良行为, 警觉性, 人群, 措施
摘要:目前,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癌症的防治主要通过一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其中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癌症的认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对癌症早期症状的警觉性,积极参加定期体检是癌症防治花钱少收效大的措施之一.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登革热减毒活疫苗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感染引起的疾病是重要的虫媒病毒病之一.自1978年以来我国南方每隔几年就暴发一次.1999年8月在福州市城乡结合部发生登革热流行,患者达1000多人[1].南亚、东南亚均是登革热高发区.

    作者:赵卫;杨佩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贵州省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效果分析

    贵州省是全国麻风高流行省,要实现卫生部要求在2010年前,全省以县(市)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任务重、难度大.为了达到在短期内尽可能发现隐藏的麻风病人,及时给予联合化疗(MDT),加快基本消灭麻风病进程的目的,我省首批选择高流行地区的兴义市、毕节市,在WHO——西太区的援助下,于1999年7~9月,开展了“消除麻风运动(LEC)”,3个月内2市共发现麻风病人41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2市此项目开展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牟鸿江;包夏;叶福昌;王正华;王永红;熊萍;马芝明;王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薄层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茎叶皂甙稳定性研究

    为了解保健药品中人参茎叶总皂甙的稳定性,我们选择5批存放0~3个月的“葆青康胶囊”用薄层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作者:边凤云;赵慧新;曹丽娟;马明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医院内耐甲氮西林葡萄球菌感染调查

    为更好地了解及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所致医院感染,动态观察了我院1999年和2000年MRS所致的感染部位、病区的分布及构成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娜;于笑难;解立威;丁雪松;任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境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目的实现计算机管理环境卫生监督监测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方法基于Windows平台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用新一代高效面向对象工具Delphi 5.x开发.结果(功能)该管理信息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安全,满足具备不同条件(网络/单机)的省、市、县(区)等各级环境卫生监督监测部门管理环境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的要求.结论该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环境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的电脑化管理,推进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有效现代化手段.

    作者:李继强;陈惠珍;陈静文;张亮;李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维生素C拮抗氟抑制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氟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氟和维生素C分别或共同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中的SOD、GSH-Px、CAT的影响.结果50μmol/L的NaF即可对淋巴细胞内的三种抗氧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10μmol/LVc可不同程度的拮抗NaF对SOD和CAT的抑制作用(P<0.05),但只有Vc浓度达到40μmol/L时,才能拮抗NaF对GSH-Px的抑制作用(P<0.05).

    作者:贾丽红;赵越;陆春伟;钱聪;扬军;孙贵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莆田县1992~1996年恶性肿瘤种类与地区分布的对应分析

    莆田县是福建省恶性肿瘤高发区,区内按地理分布有平原、沿海、山区之分,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各类癌种的死亡率也相差各异.如能探讨出地域和癌肿间的关系,则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引用1992~1996年莆田县不同区域、不同癌种的死亡率进行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旨在揭示其间的内在关系.

    作者:薛文元;罗有忠;吴志杰;陈崇帼;潘玉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现行传染病报告及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传染病防治法》从1989年颁布并实施以来,对掌握我国传染病发病状况及预防控制传染病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传染病发病率已大大降低,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者:黄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旅客列车灭鼠灭蟑效果的影响因素

    旅客列车灭鼠灭蟑(以下简称“双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铁路客运服务水平,严重则可损坏车辆设备.长期以来旅客列车鼠、蟑密度居高不下,其危害得不到根本控制,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者:高广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三氯苯染毒小鼠的毒性实验

    三氯苯在常温下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脂/水分配系数3.98,可溶于苯、乙醚和油脂.工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作印染载体、电解液、导热剂、润滑剂、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可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作者:程少岩;范来富;赵雪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悬浮吸附方法生产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产量质量及免疫效果

    目的在生产规模条件下,对悬浮和单层吸附方法应用于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进行了5年产量质量及人体免疫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悬浮吸附方法和单层吸附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悬浮吸附方法HAV增殖高峰比单层吸附方法提前4天,抗原滴度高一个稀释度,病毒繁殖全程细胞质量优于单层吸附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可缩短9天.历年大规模对比生产和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悬浮吸附方法生产甲肝疫苗滴度略高于单层吸附方法,两者生产的疫苗在人体免疫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悬浮吸附方法更适宜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作者:杨净思;曹逸云;王晓辉;胡凝珠;蒋国润;柯华昕;杨晓蕾;王东宝;董德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城市居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NIDDM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高危人群及全人群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26例NIDDM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糖尿病家族史(OR=3.713)、高脂血症(OR=3.292)、体重指数(OR=3.055)、高血压、饮食习惯(喜荤食、喜甜食)等是NIDDM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遗传在NID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在NIDDM的病因中为受重视的环境危险因素.应对城市居民NIDDM高危人群及全人群提倡合理膳食,采用适度活动,控制体重和血压,加强对社区一般人群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郝凤荣;赵仲堂;贾存显;朱彦文;潘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改良彗星试验检测紫外线照射致淋巴细胞DNA损伤

    目的用不同方法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彗星实验,以确认佳实验条件.通过紫外线照射全血比较不同铺胶层数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铺有细胞、凝胶混合物的玻片在pH10的碱性裂解液中作用1h,碱性电泳液中预电泳20min,25V300mA电泳20min,15min中和2次,5μg/mlPI染色15min,计算彗星细胞率.并用本实验室方法观察紫外线照射对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结果用生理盐水、PBS作为缓冲液在冰浴下提取淋巴细胞的彗星细胞率与全血结果相近.但室温下提取淋巴细胞DNA损伤明显增加.30W紫外灯照射30min、45min与未照射组相比彗星细胞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一层胶与二层胶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血用于检测淋巴细胞DNA损伤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人为操作引起的DNA损伤,紫外线可诱导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趋势,减少铺胶层数,节省时间,结果与二层胶彗星细胞率无差异.

    作者:张黎;鲁海鸥;张宁;丁小平;董秀艳;王梦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沈阳市市售粮谷豆类硫胺素与核黄素含量及加工烹调损失率

    当前,谷物仍是我国居民硫胺素的重要食物来源.对于动物性食品摄入较少的中低收入家庭,豆类及其制品又是核黄素较好的食物来源.为了解北方居民日常食用的粮谷、豆类中硫胺素、核黄素含量,不同加工精度及烹调的损失情况,以期引导居民科学地、合理地营养与消费,我们于1999年对沈阳市市售常见的粮谷、豆类硫胺素、核黄素含量及加工烹调损失率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玉玖;祖国栋;贾丽红;杨军;宋杰晨;邹素贤;张迅;赵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安迪克外用油剂治疗220例皮肤粘膜感染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活动、国际交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性传播疾病呈增高趋势.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引发的皮肤粘膜感染等性传播疾病亦呈上升趋势.为解除患者的难言之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我们应用安迪克外用油剂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对220例皮肤粘膜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兆文;钱浩;李慧君;徐航;宋孝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黑龙江立克次体蜱传斑点热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对我国东北地区蜱传斑点热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建立并应用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SDS-PAGE、免疫印迹、DNA酶切图谱、PCR/RFLP、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等.结果(1)在种的水平上研究了黑龙江分离株(代表株HLJ-54、36),从分类学上确定其属立克次体属、斑点热群的一个新种,命名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iangii);(2)发现其现症患者,并从病人血液分离到一株与黑龙江立克次体相同性质的立克次体株,证实了其对人的致病性.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证实东北地区存在黑龙江立克次体蜱传斑点热疫源地.

    作者:吴益民;魏安明;胡玲美;张永国;张健之;张志强;赵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753例麻风病人自我护理30个月的效果分析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安龙县作为卫生部与英国国际麻风救济会(TLMI)麻风康复项目的现场实施地区之一,于1996年11月在美国麻风协会(ALM)资助下开始麻风康复工作.

    作者:李进岚;叶福昌;包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宁夏消灭脊髓灰质炎三轮“扫荡”式免疫活动结果分析

    目的为实现全国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根据卫生部部署,在宁夏开展脊灰糖丸疫苗“扫荡”式免疫活动.方法2000年1月、3月、4月共3轮对所有0~9岁儿童采取挨门逐户、力求一个不漏的扫荡式的免疫方法,同时在县级以上医院和服苗现场搜索1998年以来发病的AFP病例,并经专家核实诊断.结果本次“扫荡”式免疫共投入人力53 111人次,3轮应服苗儿童2808860人,实服苗2772577人,平均服苗率98.71%,常住零剂次儿童由第1轮的2.10%,第2轮时下降为1.06%,现场快速评估结果与报告服苗率一致.共搜索出疑似AFP病例112例,经确诊其中AFP病例68例.结论今后要加强报告工作,提高AFP病例的报告质量,完善健全AFP主动监测系统.

    作者:芮建国;韩玉霞;张银豪;袁秀娟;杨涛;张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云南省1976~1999年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掌握全省传染病发病、死亡率及其构成的变化趋势,对于科学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现对1976~1999年全省传染病流行趋势作如下分析.

    作者:周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鼠模型动脉硬化形成中多种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表达

    目的通过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进一步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健康纯系Wistar大自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均为雄性,体重120~350g.共分为3组.A组:急性排斥组,共90只,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每小组各30只.B组:慢性排斥组,共72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每小组各24只.C组:同系对照组,供受者均为Wistar大白鼠,共72例.建立同种异体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排斥程度;Masson三色染色法判断动脉硬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ac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以及这些阳性细胞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cyclinE、cdk4/cydinD1的表达程度.结果A组整个血管壁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外膜病变比内膜更重.外膜α-actin阳性细胞数随着时间推移、病程进展明显增多.这些α-actin阳性细胞高度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cyclinE和cdk4/cyclinD1,并随病变进展其表达程度增高.B组造成外膜炎性细胞浸润也比对照组明显,纤维化程度也高,也明显表达cdk's/cyclins;内、外膜增生程度大致相当,动脉硬化的发生较急性排斥晚,进展缓慢.滋养血管在A、B两组早期表达cdk's和cyclins,而且炎性浸润愈重,其表达愈早且明显,过快地发生增生、管腔狭窄或阻塞.结论急、慢性排斥均可导致移植物动脉硬化.前者首先出现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VSMC的增殖、纤维化,并大量表达cdk's和cyclins,整个管壁纤维化严重且发生较早.慢性排斥导致内、外膜增生程度相当,进展期主要表现为内、外膜VSMC增生和大量表达cdk's/cyclins.

    作者:孙文宇;袁桂荣;宋惠民;于仲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