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张士怀;冯斌;张普
本文从妊娠早期、妊娠经过、妊娠结局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噪声对女性妊娠的影响,为防治噪声对女性生殖机能的损害提供依据.噪声对妊娠早期的危害以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为主,对妊娠中晚期的影响则以妊娠高血压、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为主要表现.噪声与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噪降噪措施,降低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妊娠安全及子代健康的影响.
作者:梁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血脂及血流变异常的职业性矽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加职业性尘肺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停用其它降脂、抗凝、降血粘度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一个疗程10~ 14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变、血脂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不明显,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职业性矽肺患者血流变及血脂水平.
作者:谷晓新;李巧玲;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16年某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苯、二甲苯;且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私有企业、小型企业中.该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企业较少,占6.7%;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较低;职业病痛例较少(2例)且散发;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级较低.应将噪声、苯、二甲苯作为重点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制造业、私有企业、小型企业作为重点管控对象.
作者:闫革彬;张林利;李蓓;钱旭东;高金鑫;申海旺;孙立伟;王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乙烯利是植物生长激素催熟类农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报道1例因口服大量乙烯利致多器官功能不全而死亡的病例,并对乙烯利中毒救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军辉;张延威;李志涛;王金利;赵麦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煤矿作业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除导致尘肺外,亦可引发多种慢性病.整理分析某煤矿集团2009年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探讨作业环境、工龄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该企业当年共10 219名煤工,井上614人、井下9 605人,平均工龄20.93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心电图和血压的异常率分别为2.3%、3.3%、2.1%、16.0%和57.3%,血压和神经系统异常率较高;井下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比井上工人的皮肤健康状况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孟见;张群;张政;韩科;王焕;唐亚丽;刘建华;齐慧生;沈福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常作为增塑剂使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DMP进入大气、土壤、河流中,严重污染环境.我国尚未建立标准检测方法及职业接触限值.本文从DMP理化性质、代谢、用途、毒性作用及风险评估、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为DMP标准化检测方法及职业接触限值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彪;邹薇;李龙;张志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累积聚氯乙烯粉尘暴露浓度工人的血清蛋白量比较,探索疾病尚未发生前粉尘暴露的生物标志物,为预测尘肺病的风险概率及实施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ESI质谱鉴定联用的方法,对各组血清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鉴定,通过对各组间同一蛋白表达量的比较,以±2.0的差异倍数进行筛选,获得差异蛋白.通过Uniprot、GO、KEGG等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终筛选理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 高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共计筛选出20种差异蛋白;对20种差异蛋白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刺激反应以及新陈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分析中显示其主要功能多与黏附、催化活性有关.两个暴露组均显示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l蛋白表达下调;CD163蛋白表达均呈上调,且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效应,低暴露组为2.6倍,高暴露组为3.1倍.结论 聚氯乙烯粉尘暴露工人差异蛋白中,存在与炎症反应相关的蛋白,甚至出现与肿瘤相关的蛋白.提示在胸片或肺功能测定中未表现出临床异常的工人,其健康已受到影响,差异蛋白的筛选可对聚氯乙烯粉尘暴露的界限值探讨及尘肺病的预测预警有所帮助.
作者:陈斐然;汤乃军;黄德寅;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乙醚,临床上曾用作吸入类麻醉剂[1],因其具有诱导期长,刺激性气味,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等特性,现已被卤类及氟原子类麻醉药物代替.但在工业某些领域和实验室中,乙醚常用作清洗剂和动物实验麻醉剂.目前国内外乙醚急慢性中毒报道罕见,本中心曾确诊1例急性轻度乙醚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文;陆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2016年11月某公司金属实验室为某热电厂区热网管道焊缝进行射线检测时,发生了4名厂区警卫人员疑似受到射线误照射事件.现将事件经过及应急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以期能帮助放射源使用单位汲取教训并获得有益启示.1 事件经过2016年11月26日,某公司金属试验室探伤作业人员拟对某电厂热网管道焊接缝进行射线检测.据误照人员介绍:当日20:48前探测机构在电厂升压站靠近某物资库房处,探伤人员使用射线源检测焊缝,未设置任何警示措施和安全标识,也未通知附近夜班工作人员,导致护卫队员、仓储执勤人员、巡逻队长共4人约30 min处于正在作业的射源辐射范围之内.
作者:白净;杨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取0.5 ml血清,碱化后加乙酸乙酯充分震荡萃取,静置5 min以4 000 r/min高速离心,取乙酸乙酯层置于尖底玻璃试管中氮气吹干,加2 moL/L H2SO4溶液200μl溶解残渣,取50μl于微量比色池中紫外扫描.血清中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大吸收峰278 nm,回归方程y=0.087 7x+0.025 1,相关系数r=0.999 5,线性范围为0.5~30μg/ml,低检出浓度为0.2 μg/ml,方法回收率为85.8%~102.6%,相对标准差(PSD)为3.8%~4.92%,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3.08%~4.93%和2.97% ~4.96%.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艾司唑仑中毒患者血药浓度,是一简便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
作者:潘蔚;吴勇梅;杜书明;刘军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采用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四项指标对全省1996-2015年新发扣死亡的9 978例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尤以矽肺更为明显;中小型企业的尘肺病接尘工龄明显短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尘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11.36年,且人数明显增加;自80年代起,接尘工龄≤10年的尘肺病人人数逐年上升,2004、2005年达高峰.全尘肺、矽肺、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年龄呈先延长后缩短趋势,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均呈延长趋势,1996-2010年的15年间,死亡年龄和死亡病程分别延长了5.44岁、5.97岁、5.40岁和6.20年、5.74年、7.02年.近20年来河北省大型企业尘肺病防治趋于规范、稳定,医疗救治保障、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尘肺病的死亡年龄、死亡病程大幅度延长.小型企业尘肺病人迅速增多,接尘工龄明显缩短,尘肺病高发态势与防治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突显.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粉尘污染治理的力度,分类管理,重点控制,重点监管中小型企业.
作者:李建国;郝世宾;赵俊琴;李增敏;董秋颖;李莎;赵春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2012),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活性炭管中26种毒物浓度的不确定度.26种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范围为2.68% ~7.55%;对不确定度影响大的因子为解吸效率,其次为空气体积.
作者:孙荣斌;吴家兵;张耕;许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江西省6家大型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粉尘检测及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浓度检测超标率为26.22%,其工种主要为叠包装车工、包装机插袋工和水泥散装工.2013-2016年6家企业共检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2例,与粉尘有关的职业禁忌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江西省6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水泥叠包装车、包装机插袋及散装装车岗位粉尘浓度较高,职业危害严重.提示水泥生产企业应加强对接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叠包装车处应加装移动式除尘器,重视对除尘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增加路面湿式作业,同时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作者:汪玉清;谌莉莎;朱若凯;徐宇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现场复核和问卷调查,结合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资料,分析2014-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出现剂量异常增高的原因.结果显示,三年共计调查26人次,其中医学应用22人次、非医学应用4人次,产生异常剂量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计留置机房内、介入工作人员将剂量计佩戴在铅衣外、剂量计被水洗、工作量大、佩戴剂量计床旁扶持受检者照射、佩戴剂量计接受放射性体检和非工作目的个人实验等.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均为环境本底值,不是导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增高的原因.提示,应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作者:关坤;于久愿;刘宇光;吕兑财;方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国的职业病统计报告工作始于1956年国务院颁发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97年实行职业病和农药中毒病例个案报告,启用《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国家和省级职业病例个案数据库,采用单机版结合电子邮件传输报告.2006年原卫生部将职业病及其影响因素纳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启用了职业病网络直报[1,2].目前报告的病种范围涵盖《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大类132种职业病中的9大类121种,即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另行报告[3].
作者:朱晓俊;王丹;王鸿飞;刘梦瑄;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肉毒毒素是目前毒性强的蛋白质类神经毒素,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医学美容行业.本文报道2例医源性肉毒毒素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并对医源性肉毒中毒救治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作者:于光彩;菅向东;徐勤亮;吴强;王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Excel表格对化学因素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统计图进行可视化呈现,提出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防护措施对策.方法 将2012-2015年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化学因素检测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信息表.将职业接触限值导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进行数据的自动查找、转换和统计分析.对化学因素的检测结果采用接触限值比(检测结果/接触限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对策.结果 2012-2015年TWA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前三位依次为电焊烟尘(0.75)、砂轮磨尘(0.40)、石墨粉尘(0.40),有毒化学物质基本在0.1以下;2012-2015年粉尘EL超限倍数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前三位依次为电焊烟尘(0.44)、石墨粉尘(0.35)、砂轮磨尘(0.27),有毒化学物质均在0.11以下;2012-2015年C-MAC的有毒化学物质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均在0.11以下.结论 根据统计图表呈现的结果,该企业职业暴露程度较高为生产性粉尘,其中以电焊烟尘的职业接触程度高.
作者:陈会祥;黄德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核转录因子-κ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κappa B,NF-κB)在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上调以及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置于100 L静式染毒柜中,每天染毒1,2-DCE 1.2 mg/L×3.5 h,分别染毒1d、2d和3d.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P50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染毒3d组的小鼠出现抱抓现象,染毒2d和3d组小鼠出现典型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MMP-9以及NF-κB的P6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可通过诱导小鼠脑组织中NF-κB的活性亚基(P65)表达增强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终引起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朴杰;王凌霄;唐宏阁;金晓霞;王高阳;赵凤红;金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选取天津三个大型企业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等方法,对不同脱硝工艺导致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充分阐述各脱硝工艺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关键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氨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直接使用液氨或氨气作为还原剂的脱硝工艺风险指数较高;液氨卸车工况下氨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指数高.提示急性氨中毒事故的防控、高噪声设备的选型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应为脱硝装置日常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
作者:张倩;马骏;黄德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市职业性噪声聋申请诊断现状和病例特点,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要点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水平,我们对2011-2016年本中心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2011-2016年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有关的档案资料及在本市感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检索相关70家用人单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21.0、Openepi3.01对诊断结论、噪声接触、临床检查、用人单位性质、行业分布等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