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应用情况调查

高菡;戎艳;张巡淼;张静波;孙道远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应用情况, 调查
摘要: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以下简称《规范》)的应用情况、科学性、实用性为重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71家省、市、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机构主要负责人员、主检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Rankit分析、ANOVA方差分析、SNK两两组间比较,对不同机构《规范》应用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综合性医院、科研机构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健康检查工作完全及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的比例均>85%;在体检总结报告内容编制、必检项目是否按《规范》要求开展,不同类型职业健康监护机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71家省内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认为《规范》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非常好或好的比例>85%.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对《规范》执行情况较好,其实用性及科学性得到了吉林省业内人士一致认可.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高压电瓷生产企业臭氧接触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硼酸碘化钾比色法测定某耐高压电瓷厂多个有代表性采样点的臭氧(O3)浓度.调查发现,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在自觉症状、嗅觉、肺功能、视觉再认、选择反应时间方面存在差异,提示O3在超过国家高容许浓度时可对工人健康造成损害.

    作者:郭文峰;李俊;朱宝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溴丙烷中毒的临床特点及研究概况

    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又称正丙基烷、溴正丙烷,因其具有易挥发、不易燃烧、在大气中半衰期短、对臭氧层不造成破坏等特点,作为氟利昂类的替代品之一被用于精密仪器清洗、植物矿物油提取、药品与农药制备等行业.随着1-BP的广泛使用,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其开展了相关毒理学、流行病学的研究,而在临床研究方面,目前已证实暴露于高浓度1-BP的作业工人主要出现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可伴有中枢神经功能改变.国家《职业病分类与目录》中已将1-BP中毒新增入列,因此,为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预防、诊断、治疗的水平,现对1-BP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等做一系统评述.

    作者:李婷;张静波;杜勤惠;孙道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0-2013年核心作者测评与分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该刊现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在构建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事业科学理论体系,帮助我国广大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者开拓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推动学术成果的交流,彰显我国公卫、职防事业发展轨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具有深邃的影响力,这与其拥有一支能够发挥学科导向作用的核心作者队伍是分不开的.测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的核心作者,既有助于把握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又有助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的自身发展.

    作者:崔柏;冯佳洁;林超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明市1071例尘肺患者致残等级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GB/T16180-2006),对1071例尘肺患者职业病致残鉴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致残等级与尘肺期别、肺功能损伤程度、接尘工龄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尘肺的致残等级鉴定需要结合各种因素,在难以判定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时需作血气分析,呼吸困难有必要列入国家《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标准.

    作者:林潮;钟仙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甲基砷暴露对大鼠膀胱上皮细胞增殖因子表达的影响

    为观察二甲基砷(DMAV)染毒后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将48只初断乳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100 ppm)、高(200 ppm)剂量DMAv染毒组,雌雄各半.染毒组饮用含DMAV的水,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染毒10周后,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膀胱上皮细胞PCNA、cyclinD1、COX-2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各染毒组PCNA、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200ppm DMAv染毒组COX-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提示DMAv对大鼠膀胱上皮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

    作者:张琳;张瑛凯;孙清山;刘盛男;宋英利;席淑华;孙贵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企业无氰镀铬车间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

    对某企业无氰镀铬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毒物和噪声.各岗位所涉及毒物的合格率均为100%.噪声的LAeq介于66.4~94.5 dB之间;LEx,8 h在喷漆岗位高(87.0 dB).噪声防护设施、个体防护、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职业卫生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董毅;田宏飞;邵小翠;郑成彬;姜红梅;朴丰源;许莹;王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市不同专业外科医生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专业外科医生的职业紧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量职业紧张因素、紧张缓解因素和紧张反应,并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数据分别进行x2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紧张因素中工作冲突、工作危险、工作控制和工作角色,缓解因素中应对策略、自尊感,在不同专业外科医生中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专业外科医生紧张反应中工作满意感、心身症状、日常紧张感得分不同(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等级、工作冲突、与工作无关活动、外科专业、工龄、周工作时间等;工作危险、工作前景、工作角色、工作班、物理环境、应对策略是影响心理卫生的主要因素;社会支持、提升与参与机会、工作前景、物理环境、外科专业、工作角色、工作控制、工作班是影响心身症状的主要因素:工作角色、工作前景、工作危险、性别、行为方式、社会支持、周工作时间、物理环境、应对策略和工作单调性是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工作需求、工作单调性、工作角色、工作危险、物理环境和工作控制则是日常紧张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专业外科医生职业紧张分布不同,要切实降低其职业紧张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金玉兰;刘卫云;陈通;姚三巧;王茜;武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rxs蛋白在矽尘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矽尘染毒28 d大鼠肺组织中Prxs Ⅰ和PrxsⅥ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并进行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随着矽尘染毒剂量增加,H2O2及羟脯氨酸(HYP)的含量逐渐增加,CAT及GSH-Px的活性逐渐降低.Prxs Ⅰ和Prxs Ⅵ蛋白含量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Prxs蛋白可能参与矽尘暴露导致的肺纤维化.

    作者:张志敏;张艳淑;关维俊;孟春燕;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铝对小鼠的毒性及中药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

    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用氯化铝建立模型,用两种剂型的中药口服液对治疗组灌胃,水迷宫测定记忆功能.实验结束,测定小鼠脑铝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血清胆固醇等含量,并做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铝染毒小鼠大脑铝含量明显升高,海马和皮质神经细胞受损,导致大脑的AchE活力等改变,中药治疗组有一定改善.

    作者:何胜;杨海龙;黄炳臣;韦凤整;蓝晓惠;吴艳;张仲将;张树球;粱伟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区域性急性职业中毒风险顺位研究

    对无锡市2002-2011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按发生频数、引发后果的严重性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大小,从总计25种毒物中筛选出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3种毒物作为本地区急性职业中毒的控制重点.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应用情况调查

    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以下简称《规范》)的应用情况、科学性、实用性为重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71家省、市、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机构主要负责人员、主检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Rankit分析、ANOVA方差分析、SNK两两组间比较,对不同机构《规范》应用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综合性医院、科研机构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健康检查工作完全及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的比例均>85%;在体检总结报告内容编制、必检项目是否按《规范》要求开展,不同类型职业健康监护机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71家省内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认为《规范》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非常好或好的比例>85%.吉林省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对《规范》执行情况较好,其实用性及科学性得到了吉林省业内人士一致认可.

    作者:高菡;戎艳;张巡淼;张静波;孙道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的雄性生殖毒性

    有机磷农药(OPPs)的广泛使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长期接触OPPs可造成生殖毒性.本文拟从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两方面对有机磷农药生殖毒性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耿晓;邵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小鼠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为探讨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将70只SPF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和DATF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观察染毒后14 d内动物的反应、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根据寇氏法计算小鼠经口LD50雄性为1429 mg/kg,雌性1281 mg/kg,DATF属于低毒物质.

    作者:王鸿;高俊宏;刘志永;岳红;李江平;卢青;张志忠;周彦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治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SOFA评分的影响

    在2家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03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95例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按设定的入选、出院以及诊断评分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64例为血液灌流组,常规治疗病例66例为对照组;将患者入院48 h内的时间分为入院即刻、入院16 ~32 h、入院40 ~56 h三个时相,分段记录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并对各时段两组患者SOFA评分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即刻各系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评分灌流组第二时相、第三时相降低均优于对照组,血液系统评分对照组降低优于灌流组,循环系统及肝脏、肾脏系统评分改变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冬梅;刘志;刘净;高晶;杨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集装箱制造企业3例慢性苯中毒诊治分析

    对某集装箱制造企业同一工种3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病例依据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提示该企业应采取改善作业环境、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等措施,预防作业人员苯中毒甚至白血病的发生.

    作者:杨震宇;沙焱;郭美琼;张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瓦房店市铸造业粉尘危害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市铸造业的粉尘危害状况,在8家铸造企业选择有代表性的66个采样点,在工人呼吸带高度采集粉尘样品,采用滤膜重量法检测各作业岗位的总粉尘浓度,用焦磷酸法测定游离SiO2含量.对498名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选取156名不接触有害作业的科室及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查分析.结果显示,66个粉尘点中碾砂、大炉、浇铸和抛丸岗位总粉尘浓度的超标率均为100%,超标较严重的岗位为抛丸、碾砂等,高超限倍数分别为22.4和18.4.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接尘组呼吸系统自觉症状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接尘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工龄的增加,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异常率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张晶;刘涛;韩忠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和职业病诊断机构三方权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2]第52号)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13]第91号),健全了职业病诊断的申请制度,打破了对职业病诊断权限的垄断,强化了诊断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以及完善了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程序设计[1],解决了以前法律制度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存在的缺陷,维护了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我们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认识和理解所限,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关对策,现同与行进行商榷探讨.

    作者:王晓芳;李胥镁;李广益;房群;张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汽车涂装生产线职业危害水平动态分析

    对某汽车涂装生产线2011-2013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11-2013年化学物质样品合格率为100%,噪声样品合格率为75%.调漆、抛光岗位3年的化学物质浓度变化不大,基本趋于稳定;PVC底涂、中漆、面漆岗位3年的化学物质浓度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都以2013年浓度为高.噪声岗位3年的噪声强度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晓然;李焕焕;戴雪松;宋小和;姜海强;盖永健;曲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兰州市企业职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

    随机抽取兰州市276家企业进行职业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小型企业职业病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1.5%、84.7%、74.0%;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企业分别占17.0%和20.3%;有各项劳动过程中管理措施的企业占28.3% ~ 83.7%,大、中、小型企业中该比例分别占83.3%~100.0%、47.6%~100.0%、24.9% ~ 81.9%;2008-2010年接害工人的3年平均职业健康检查率为35.5%,大、中、小企业检查率分别为60.8%、39.7%、12.0%.提示重点加强兰州市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治.

    作者:李盛;王金玉;王宇红;邸兆信;朱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烯酰胺毒性研究进展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酰胺;生活中也可接触到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本文对丙烯酰胺从体内代谢、毒性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雁林;赵金垣;徐希娴;赵赞梅;毛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