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涛;李积胜;朱建忠;王衍;刘建辉;王国明;刘冀;许韫;王忠;陈树君
鉴别诊断在尘肺病诊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2例病例经全面检查,后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间质性肺病1例.
作者:蒋轶文;陆强;赵欣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子宫增重法检测壬基酚(NP)、双酚A(BPA)的雌激素样活性并评价其联合作用.方法 选择性未成熟雌性昆明种小鼠110只,体重10~13 g,按体重随机分为11组:NP 240 mg/kg、120 mg/kg、60 mg/kg剂量组,BPA 480 mg/kg、240 mg/kg、120 mg/kg剂量组,联合240 mg/kg BPA+120 mg/kgNP、120 mg/kgBPA+60 mg/kgNP、60 mg/kgBPA+30 mg/kgNP剂量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苯甲酸雌二醇1.47 μg/10 g),皮下注射染毒3 d,称子宫湿重,计算子宫重量系数.用金正均法评价联合作用的性质.结果 NP和BPA可致子宫重量系数增大,呈剂量-效应关系(分别为r=0.819 2,P<0.01;r=0.689 8,P<0.01);两者联合染毒致子宫重量系数增大,亦呈剂量-效应关系(r=0.546 5,P<0.01).各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联合作用性质在混合低剂量组呈协同作用(Q=1.41),混合中、高剂量组呈相加作用(Q=0.88,Q=0.87).结论 NP、BPA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其联合作用性质在较低剂量呈协同作用,较高剂量呈相加作用.
作者:张玉敏;李海山;崔金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共救治了5批(2人以上)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经全力抢救,16例均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传芹;王录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锌(TZC)拮抗汞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染汞组、汞+低TZC组、汞+高TZC组,采用Y迷宫和NADPH-黄递酶(NADPH-d)组化,观察了饮用4.3 mg/(kg*d)氯化汞(HgCl2)水溶液和不同浓度(0.23、0.46 g/L)TZC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汞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皮层NADPH阳性神经元增加(P<0.05),不同浓度的TZC均可缓解汞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皮层NADPH阳性神经元增加(P<0.05),其中汞+高TZC组的保护作用显著.结论 TZC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汞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
作者:赵文涛;李积胜;朱建忠;王衍;刘建辉;王国明;刘冀;许韫;王忠;陈树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选择117名接触棉尘的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113名非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GBZ56-2002制订的接触棉尘工人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肺功能测定方法对女性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症状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胸部紧束感、胸闷、气短症状,接触组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肺功能改变(APFC)和慢性肺功能改变(CPFC)检出率,接触组较对照组增高,接尘工龄>10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片异常指标肺纹理增粗、肺纹理紊乱和胸膜增厚,本次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棉尘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随着工龄的增长、接触空气棉尘浓度的增高、接触空气棉尘分散度愈高有加重的趋势,且以急性肺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作者:袁建国;纪福民;毛海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院内肺炎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矽肺患者多为老年人,存在慢性肺部基础疾病,且长期住院,增加了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机率.
作者:刘凯;李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酮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于飞;徐志洪;栾燕;赵晶;宋钰;王木林;宁汝南;王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选取109例复治菌阳尘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2例,化疗方案分别采取3VDRZ/9DRE和3HRZS/9HRE.结果 治疗组在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复治菌阳尘肺结核有明显疗效.
作者:高劲松;周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现场调查检测、问卷调查及医学检查方法筹集基本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对材料分析,探讨树脂砂铸造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提示累积接毒量、累积接尘量及累积吸烟量是影响工人肺通气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可控制的因素.
作者:霍卫东;周世义;方绍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反复抽搐伴意识障碍2 d来我院就诊.于2004年3月20日患者家属发现该患动作笨拙,言语不清,手颤.
作者:王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肺结核是尘肺严重而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本文详细概述了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好发部位、分型及不同尘肺期别和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合并肺结核情况.大量资料显示,胸部CT对于发现小病灶、早期诊断、显示空洞、支气管内膜结核、钙化及结核活动情况等优于胸部平片;动态观察等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对胸部CT,特别是螺旋CT、HRCT及图像后处理方法等在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宝平;周云芝;尹晓明;马大庆;曾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3例Ⅲ期煤工尘肺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总结出死亡尘肺病例的诊断原则,分析了延误尘肺诊断的原因,揭示了发病及死亡的根源.
作者:和俊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氯气是氯碱行业的主要产品,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1]有几个关键地方叙述不清,致使无法操作.本文现就此进行讨论.
作者:孙世义;罗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对某印刷企业异地扩建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该拟建项目噪声因素对印刷岗位上的人员可造成职业病危害,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同时,对噪声的控制和防护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胡文兰;厉志玉;林仁权;蒋惠人;郝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科于1997至2003年共收治1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运用心理治疗、配合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硕慧;周瑞华;董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细胞匀浆丙二醛(MDA)比色法(体外法)测定大鼠肝脏粗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MDA的含量.结果 显示,铀与锰联合作用时,铀随着浓度的增高对雌大鼠肝脏LPO抑制作用增强;在低浓度可降低雄性大鼠肝脏LPO,在5.00~15.00 μmol之间对雄性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具有诱导作用.低浓度钡对大鼠肝脏具有损伤作用,高浓度钡可抑制大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代谢.
作者:周劲帆;李姝;龙盛京;谢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静式吸入染毒苯和甲醛,并饮水给予中药多糖,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和WBC、RBC、BPC数量及H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各剂量组SOD活性和WBC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高剂量组的BPC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含量只有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与相应的染毒组相比,各指标数值均有上升趋势,且中、高剂量保护组的SOD活性与相应的染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苯与甲醛混合气体对小鼠亚慢性染毒后可引起造血系统改变,给予中药多糖后可能对这种毒性作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光艳;李玲;李铁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选择生产与使用仿皮面料的13家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以接触DMF的1 296名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386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问卷与健康体检.结果 生产仿皮面料厂160份空气样品中DMF超标率为48.8%,使用仿皮面料厂13份空气样品中DMF超标率为38.46%;仿皮面料样品4份浸出液中DMF范围为0.15~14.4 mg/g.接触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主诉症状高于对照组,其ALT、AST、γ-GT、外周血象异常率亦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42名工人DMF尿中代谢产物NMF浓度平均为164.93 mg/gCr,对照组工人未检出,NMF含量与空气中DMF浓度及ALT、AST值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杨锦蓉;张幸;王菁;钱亚玲;汪严华;陈雅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在某皮革厂前处理车间从事转鼓工作3年.主要是对动物毛皮进行脱毛、脱灰和揉制.工作时戴口罩、胶布手套及穿防水靴保护.
作者:梁文会;陈秀芬;伏代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上海某区2002~2004年粉尘作业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应检项目实施前后1 000余例/年体检报告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显示,目标疾病中有尘肺表现的人员检出率历年无明显变化,而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从0.62‰~0.73‰增加至9.65‰,非目标疾病与职业无关的其他疾患检出率从4.97‰~5.11‰大幅度增加至338.42‰.假设应检项目中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内科中的若干项目(血压、颈、腹、神经系统检查)未检查,其他疾患的检出率回复到61.9‰,而目标疾患的检出率不变.提示应用内科检查(询问病史、职业史、呼吸系统内科检查)、胸片、肺功能(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测定)的组合可能是佳的项目组合模式.
作者:陈达民;余慧珠;闻军;王忠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