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误服氟乙酰胺鼠药中毒1例报告

王群

关键词:氟乙酰胺, 鼠药中毒, 意识障碍, 患者家属, 病例介绍, 手颤, 抽搐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反复抽搐伴意识障碍2 d来我院就诊.于2004年3月20日患者家属发现该患动作笨拙,言语不清,手颤.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锰作业人群免疫指标变化初探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锰作业人群发锰的含量,并测定全血中免疫细胞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接触高浓度的锰导致人体发锰含量增高,其血中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谢红卫;李东阳;唐国华;李纯颖;袁秀琴;童玲玲;龙斌;丰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尘肺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研究进展

    肺结核是尘肺严重而较为常见的合并症.本文详细概述了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好发部位、分型及不同尘肺期别和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合并肺结核情况.大量资料显示,胸部CT对于发现小病灶、早期诊断、显示空洞、支气管内膜结核、钙化及结核活动情况等优于胸部平片;动态观察等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对胸部CT,特别是螺旋CT、HRCT及图像后处理方法等在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宝平;周云芝;尹晓明;马大庆;曾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在某皮革厂前处理车间从事转鼓工作3年.主要是对动物毛皮进行脱毛、脱灰和揉制.工作时戴口罩、胶布手套及穿防水靴保护.

    作者:梁文会;陈秀芬;伏代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煤工尘肺患者γ-干扰素和淋巴细胞变化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煤工尘肺患者(煤工尘肺组)、36例井下健康工人(井下对照组)及32例井上健康人(井上对照组)血清IFN-γ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百分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 提示,随着病情加重,煤工尘肺患者IFN-γ水平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IFN-γ与T淋巴细胞共同参与了煤工尘肺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丁秀荣;石俊;李晓军;邹吉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氯磷定对小鼠全氟异丁烯中毒的防治作用

    目的 为了寻找全氟异丁烯(PFIB)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药物.方法 用气相色谱测定PFIB染毒浓度及氯磷定与PFIB的化学反应转化率.小鼠吸入PFIB染毒24 h后,观察小鼠用氯磷定治疗后肺重量系数的变化,测定小鼠肺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结果 用氯磷定预防给药组动物的肺重量系数及BALF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同时,中毒动物的存活率也明显提高.用气相色谱测定的氯磷定与PFIB的化学反应转化率为64.8%,说明PFIB比较容易与肟基离子结合.以上结果说明,氯磷定可降低PFIB的毒性,氯磷定对PFIB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很可能与它的化学亲核反应有关.结论 氯磷定抑制了PFIB中毒小鼠肺组织的蛋白漏出,降低了中毒动物的肺重量系数和提高了存活率.氯磷定对PFIB中毒具有一定预防抗毒效果.

    作者:张宪成;徐进;林娟;邵志华;黄春倩;孙晓红;张天宏;赵建;丁日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明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方法,对煤炭、化工、冶金、建材、轻工129个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现有职业病1 702例,按行业分析煤炭占93.6%,冶金占5.7%;以不同经济规模分析,特大型企业占99.3%.提示煤炭、冶金行业和特大型及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应引起重视.

    作者:肖方威;林述连;张虹;陈建布;王子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6例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救治与体会

    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共救治了5批(2人以上)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经全力抢救,16例均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传芹;王录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新诺明中毒致癫痫大发作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因与家人生气口服复方新诺明20片,服药后3 h出现上腹部不适,烧灼感,告知家人.送入我院.

    作者:张德玲;胡俊生;菅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浙江省制衣业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状况调查

    选择生产与使用仿皮面料的13家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以接触DMF的1 296名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386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问卷与健康体检.结果 生产仿皮面料厂160份空气样品中DMF超标率为48.8%,使用仿皮面料厂13份空气样品中DMF超标率为38.46%;仿皮面料样品4份浸出液中DMF范围为0.15~14.4 mg/g.接触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主诉症状高于对照组,其ALT、AST、γ-GT、外周血象异常率亦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42名工人DMF尿中代谢产物NMF浓度平均为164.93 mg/gCr,对照组工人未检出,NMF含量与空气中DMF浓度及ALT、AST值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杨锦蓉;张幸;王菁;钱亚玲;汪严华;陈雅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酮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酮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于飞;徐志洪;栾燕;赵晶;宋钰;王木林;宁汝南;王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解行业接酸工人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的调查

    在电解锌的生产过程中,硫酸对作业工人皮肤、黏膜和牙齿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本文结合现场监测、作业工人一般情况、体检结果、个人防护情况等调查,探讨酸对工人呼吸系统、皮肤黏膜刺激的危害,为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庆辉;王强;张秋玲;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复治菌阳尘肺结核疗效分析

    选取109例复治菌阳尘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2例,化疗方案分别采取3VDRZ/9DRE和3HRZS/9HRE.结果 治疗组在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复治菌阳尘肺结核有明显疗效.

    作者:高劲松;周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的近期临床观察

    对32例尘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胸片变化情况及灌洗术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显示,32例患者灌洗前后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有较好的表现,胸片示矽结节影形态密度无明显改变,少部分低年龄煤工尘肺患者似间质性改变减少,肺纹理及结节影清晰度增高.满意率100%.提示小容量肺叶灌洗治疗尘肺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作者:施建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露天煤矿扩建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某露天煤矿四期扩建工程竣工验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 显示综合评价指数为0.82,评价级别为Ⅰ级,该工程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作者:刘淑波;李徽;王伟;黄斌;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铅和乙醇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联合毒作用

    采用整体动物实验方法,观察铅和乙醇对大鼠精子数量和质量,以及血中性激素水平的联合作用.结果 显示,精子计数联合组比铅和乙醇单独作用组显著减少;精子活动度分析联合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显著下降.铅和乙醇单独作用均可使雄性大鼠血清睾酮(T)升高,促黄体生成激素(LH)下降,联合作用使T降低,LH较单独作用组升高.提示铅和乙醇联合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影响可能具有增毒作用.

    作者:谭成森;靳翠红;刘秋芳;赵剑;蔡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6例矽肺患者医院内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医院内肺炎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矽肺患者多为老年人,存在慢性肺部基础疾病,且长期住院,增加了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机率.

    作者:刘凯;李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例死亡农民合同工煤工尘肺诊断分析

    通过对3例Ⅲ期煤工尘肺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总结出死亡尘肺病例的诊断原则,分析了延误尘肺诊断的原因,揭示了发病及死亡的根源.

    作者:和俊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服装厂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事故调查

    自2004年12月27日起,某服装厂工人陆续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口干、皮肤灼痛及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工人肝功能异常.接到报告后,2005年1月4日卫生监督所对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王兴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棉尘对女工呼吸系统的影响

    选择117名接触棉尘的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113名非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GBZ56-2002制订的接触棉尘工人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肺功能测定方法对女性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症状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胸部紧束感、胸闷、气短症状,接触组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肺功能改变(APFC)和慢性肺功能改变(CPFC)检出率,接触组较对照组增高,接尘工龄>10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片异常指标肺纹理增粗、肺纹理紊乱和胸膜增厚,本次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棉尘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随着工龄的增长、接触空气棉尘浓度的增高、接触空气棉尘分散度愈高有加重的趋势,且以急性肺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作者:袁建国;纪福民;毛海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测定氯气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法的改进

    氯气是氯碱行业的主要产品,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1]有几个关键地方叙述不清,致使无法操作.本文现就此进行讨论.

    作者:孙世义;罗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