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贻瑞;杨乐华
对SD大鼠联合染毒不同剂量的铝、氟,结果发现,染毒组动物Hb低于对照组,高铝高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网织红细胞计数各染毒组有所增高,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染毒组间交互作用亦不明显.
作者:李迎春;余秋月;王取南;胡传来;杨永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有机磷中毒后呼吸肌麻痹是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也是此类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呼吸肌麻痹病人的护理可大程度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徐若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从职业病临床专业特殊性的角度,阐述了职业病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内容和考核与考试的方法等.
作者:菅向东;隋宏;阚宝甜;张玲;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区化工企业众多,<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发生了数起一般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金标;林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56例重度AOPP患者血浆TNF-α水平.结果56例重度AOPP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呼衰组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呼衰组,P<0.01.TNF-α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呼衰发生的时间相符合.提示TNF-α可能参与了重度AOPP后呼衰的发病过程,为应用清除炎性细胞因子的方法治疗重度AOPP合并呼吸衰竭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曲爱君;郭文年;吴铁军;田辉;邹秀丽;张保军;杨静杰;冯吉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继出台,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为此,我院制定了<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附属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贯彻执行.现就<办法>的实施,并结合工作实际介绍我院的职业病诊断管理情况.
作者:杨晓光;王莉;靳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于2003年7月4日收治1例用偏方治疗牛皮癣致汞中毒及周围神经病的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文忠;张凤林;金海甲;金书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6例重症中暑病人进行分析.其中5例为热射病,早期表现为过高热、多脏器损伤,后期有脑功能损伤的后遗症;1例为热痉挛、热衰竭混合型,表现为肌肉痉挛、血压下降.经治疗后,病情很快好转.
作者:翟明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予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2.5、25.0和50.0 mg/kg)的乙二醛后16 h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另分离正常大鼠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25、0.50和1.00 mmol/L)的乙二醛孵育1 h,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1)大鼠腹腔注射25.0和50.0 mg/kg的乙二醛,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体外染毒0.50和1.00 mmol/L乙二醛,大鼠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各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腹腔注射25.0和50.0 mg/kg及体外染毒0.50和1.00 mmol/L乙二醛可致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且随着染毒剂量增加,DNA损伤加重.
作者:王路;张颖;刘勇;黄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自2003年收治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5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
作者:徐普琴;李峰;王媛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经腹腔连续注射顺铂5 d,观察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顺铂可引起实验小鼠体重下降、肝脏器系数降低和ALT活性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顺铂还可引起肝GSH水平下降、LPO含量升高.提示氧化损伤是顺铂肝毒性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李革新;金亚平;陆春伟;孙贵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选择某厂锻热车间接触噪声、高温作业88名工人作为暴露组,86名办公室人员为对照组.对现场环境、高血压及心电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且随工龄的增加,危害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作者:袁建国;纪福民;郝静;杨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南京市1955~2004年所有尘肺病例逐一调查登记.结果示全市共有尘肺4 342人,主要分布在栖霞、雨花、下关、江宁和溧水5个区县;Ⅰ期尘肺病人占尘肺总数的92%,尘肺种类以矽肺和铸工尘肺为主,共占62.8%;行业以冶金、机械、建材、煤炭和化工为主;男性病人占尘肺病人总数的90%.提示南京市粉尘危害未能得到根本控制,需加大治理力度.
作者:庞燕;蔡春岳;汤玉华;吕习国;张雯;张莉;唐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的同时,我国也将10大类115种法定职业病的目录及其相对应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公布,结束了多年来职业病名单与诊断标准相脱节的状况.这对于我们正确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病诊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我们在进行职业病诊断的实际工作中,发现诊断体系中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了使职业病诊断体系更加科学、准确、完整、规范,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也为修订诊断标准积累和提供素材,现提出我们在进行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其引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王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其HSP60基因上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rs11551350位点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工人中GG、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1%、9.7%和89.2%,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为45.7%和54.3%;在101名听力正常的工人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GG)、5.9%(AA)和88.1%(AG),等位基因频率为50.0%(G)和50.0%(A).rs2340690位点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CC、TT和C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1.6%、7.5%和40.9%,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为72.0%和28.0%;在听力正常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5%(CC)、4.0%(TT)和50.5%(CT);等位基因频率为70.8%(C)和29.2%(T).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两位点中任一基因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HSP60基因的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作者:谭皓;杨杪;郑建如;王峰;蒋长征;何美安;陈永文;邬堂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polyneuropathy,OPIDP)病例16例,男性3例,女性13例,年龄20~45岁,其中敌敌畏(DDV)中毒6例,敌百虫(美曲磷脂)中毒9例,马拉硫磷中毒1例.除1例误服敌百虫、1例DDV皮肤接触中毒外,其余14例均为主观服用.
作者:陈绯;包晓岩;李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报道3例因使用中药朱砂导致汞毒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指出人们对于中草药的使用应有正确认识.
作者:任颖;韩贞琳;胡英华;冯克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通过调查原油情况、生产工艺、现场监测及历年中毒事故,分析石化企业产生硫化氢中毒的基本原因,提示应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综合防治硫化氢中毒.
作者:王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由于胎盘屏障功能有限,母体内的一些环境污染物进入胎儿体内.脐带是胎儿组织的一部分,利用脐带对胎儿在母体内环境污染物暴露进行有效的危险度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陆荣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解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践工作中职业病危害分类不尽合理的现状,将影响剂量-反应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得出一个可比较的综合指标--危害分类指数(Ⅰ),从而计算每种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分类指数.使有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更为科学合理.
作者:张贻瑞;杨乐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