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海市高频淬火和热合作业场强测定

张兰敏;朱崇法

关键词:高频, 电磁场, 场强
摘要:通过对使用中的高频淬火和热合作业电磁场的监测,发现作业位电磁场强度较高.应加强屏蔽及远距离操作.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海市高频淬火和热合作业场强测定

    通过对使用中的高频淬火和热合作业电磁场的监测,发现作业位电磁场强度较高.应加强屏蔽及远距离操作.

    作者:张兰敏;朱崇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分析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诊治.18例均为口服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及抽搐、惊厥.治疗为洗胃、促排泄、血液净化及保护心、肝、脑.

    作者:林秋红;江朝强;刘薇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药物数据库与药物中毒数据库信息资源介绍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具书查询信息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寻求一种快速、全面、经济、有效、方便的信息查询技术已迫在眉睫.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信息资源,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佳途径.笔者以<建立药物中毒数据库>课题为契机,对药物数据库的基本情况进行查询.目前已知因特网拥有成千上万的药学信息资源数据库,国内也已建立超百个药学信息库[1].本文将介绍与药物中毒有关的部分国内外数据库,以便有效地利用药物信息资源.

    作者:王朝和;尹龙赞;陈培庆;胡存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职业紧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了职业紧张对石油工人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职业紧张强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IgG和补体C3、补体C4在不同紧张强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淋巴细胞%与工作能力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认为职业紧张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继文;王治明;王绵珍;范淑英;杨忠礼;赵效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调节噪声引起的动物肝AST、ALT变化的研究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声强、不同时间暴露下的大鼠肝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噪声组大鼠肝AST和ALT活性指标均低于正常值,说明噪声对大鼠肝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中,将注射一定剂量黄芪或红景天提取液的大鼠与未注射的大鼠各测试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药物对噪声刺激产生的损害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朱蓓薇;云霞;刘英新;雷国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7例报告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糖、脂类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仅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免疫功能也下降,易于并发多种感染.据统计,糖尿病合并感染有增加趋势,但合并肝脓肿仍较少见.现将近两年来收治的7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光华;贺虹;杨俊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清掏化粪井致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报告

    本市环卫局清除队在清掏疏通公厕化粪井污水管道时,2名工人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其中1人死亡.1 事故经过2001年4月19日上午11时左右,某环卫局清除队5名作业工人在某民宅区公厕用竹片疏通阻塞的化粪井管道时,董某在往外拔竹片时,被瞬间涌出的大量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熏倒掉入井中,在现场的李某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当即感到不适,被救出时已面色苍白、昏迷,经现场救护后苏醒送往医院抢救.同时在场的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和不适感,意识到是有害气体中毒,未再下井救人.用铁钩将董某钩出时,其已停止呼吸,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饶文军;李树青;王诚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型铸造业的粉尘危害调查

    19家小型铸造厂的粉尘危害调查表明,作业点粉尘浓度0.50~244.00mg/m3,以清砂作业超标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45.21%.近一次体检370人,发现0+14人,尘肺病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

    作者:林平;吕金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流动职业人群职业病防治工作

    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八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关怀.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流动职业人群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王祖兵;陈葆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染苯大鼠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观察

    目的探讨苯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及酶促体系和非酶促体系的抗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分成4组,设一对照组,其余3组按126 mg/kg(低剂量组)、190 mg/kg(中剂量组)、380 mg/kg(高剂量组)量作灌胃染毒.于第1次染毒后第10天、第45天、第90天采血,取血清分别检测TAC、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低、中剂量组,在染毒第45天时,SOD活性下降,在染毒第90天时,SOD活性回升;高剂量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及TAC含量均逐渐降低;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TAC与MDA含量均值间的相关系数r=0.751 4,TAC含量与SOD活性均值间的相关系数r=0.820 7.结论苯能诱导大鼠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使其抗氧化能力降低.

    作者:史善富;汤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原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高原适应生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型高原病的发病机理.HPH的发病机理有如下几种学说:①在高原环境下扩血管和缩血管激素的比例失调;②细胞膜阳离子运转缺陷;③细胞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④血管结构发生改变.提示在高原HPH时肺循环的储备能力减少,认为这是正常人在高原劳动能力受限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HPH的诊断和病生理特征的鉴别提出了判定的方法.

    作者:张富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2例报告

    某化纤公司2名职工未佩戴有效的防毒用品被超浓度混合气体致死,因此,企业对有害作业的防护应高度重视.

    作者:方洁;张玉;孙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沈阳市职业病状况与对策探讨

    对沈阳市1991~2000年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作者:姜鹏嘉;蔡丽宏;刘长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拖拉机驾驶员会阴部烫伤17例报告

    自1993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小型拖拉机驾驶员会阴部烫伤1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8~37岁,均因拖拉机水箱内热水外溢致会阴部浅Ⅱ度烫伤,其中合并股内侧烫伤6例,臀部烫伤5例,下腹部烫伤4例,小腿烫伤2例.面积1%~3%.2 治疗与转归

    作者:裴砚涛;任志刚;姜茂志;赵传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噪声习服性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性暴露对人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组首先接受10天,每天6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结束后,休息2天,然后再接受3天,每天2.5h高强度噪声暴露;对照组只接受3天,每天2.5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测量两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TTS).结果试验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0.5~2kHz平均差异9.5dB,P<0.05).结论噪声习服性暴露可降低高噪声引起的TTS,并对听觉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长春;王生;李桂兰;范昭宾;田传盛;赵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龙口洼里褐煤矿肿瘤死亡情况调查

    对龙口洼里褐煤矿进行了肿瘤死亡情况分析及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明该矿职工肺癌标化比例死亡比偏高.

    作者:徐旭东;周永田;崔萍;郑传斌;李圣宝;柳美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高压氧治疗后12小时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后12小时死亡.由于患者在第二次高压氧治疗中曾有不良反应,因此明确患者死亡原因非常必要.

    作者:李增民;张梅利;韩娱;董惠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森林脑炎研究进展

    森林脑炎是林区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也是林业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本文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预防等进行了简介,为今后诊治森林脑炎和制定职业性森林脑炎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毛丽君;赵金垣;徐希娴;孙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铝氟暴露对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铝氟联合暴露对大鼠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动态改变.方法 8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9组,氯化铝按105、35和0 mg/kg,氟化钠按18、3和0 mg/kg剂量三水平交叉实验设计,于实验4、8和11周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DTNB)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铝和氟暴露的确引起大鼠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改变,表现为铝氟暴露引起SOD活力降低和GSH-Px活力升高,且与铝、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动态观察结果提示SOD急性期(4周)反应强烈,活力处于高水平,亚急性或慢性期(8~11周)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铝氟暴露确能引起大鼠抗氧化酶活力改变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所致损伤可能是铝氟毒性重要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胡传来;郭智勇;李迎春;王取南;朱启星;杨永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急性重度盐酸中毒病例的成功救治

    该患口服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失常,经气管切开等改善通气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痊愈.

    作者:菅向东;阚宝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