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仍;陈滨;余斌
患者,男,14岁,学生.运动摔伤后间断腰痛3个月余于2014年6月29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踢足球时不慎摔伤,臀部着地,当时即感腰骶部疼痛,病程中下反复出现腰痛,弯腰活动时加重.
作者:金祺;阮文枫;赵欣宇;王文达;平安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及CNKI电子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PKRP和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0月.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1408例患者,其中PKRP组704例,TURP组7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URP比较,PKR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OR =0.51,95% CI(0.36,0.74),P<0.01],但逆行性射精[OR=0.51,95% CI(0.36,0.74),P<0.01,精液量减少[OR =0.66,95% CI(0.18,2.4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和TURP两种术式比较,PKR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对逆行性射精、精液量减少的发生率的影响无差别.
作者:曾杨军;胡万里;程龙;张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外周血管疾病.急性期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遗留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发展,腔内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超声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术不断涌现.这些术式并发症少、疗效好,本文就这些术式进行综述.
作者:陈涛;杨国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假瘤性腺性囊性膀胱炎临床上较少见,常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等[1].现对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我院2006年3月~2015年6月收治9例假瘤性腺性囊性膀胱炎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26 ~63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0~10年,平均病程3.4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及腰腹部疼痛等.4例为体检发现,其中彩超检查发现3例,CT扫描发现1例,另外5例表现为血尿.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膀胱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9例患者通过术前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考虑为腺性囊性膀胱炎.
作者:王婵;董传江;张路生;胡敬祖;熊飞;张平;陈晓波;董自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髋臼骨折一直是骨科医生的难题,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Letoumel和Judet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我们对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由保守治疗向手术治疗逐步过渡,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几十年,髋臼骨折的治疗已经比较系统,手术还是保守,手术入路选择、复位固定的方式等都有逐渐规范,但仍然有大约20%以上的患者结果不理想[1].而在髋臼骨折中,所占比例前两位的后壁、横行伴后壁骨折,都需要后侧入路治疗,但结果并不让人满意.有文献报道,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优良率只有68%,26%的患者在1年内关节间隙完全消失[2].还有文献指出,后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不满意率超过30% [3-4].这些都远远低于髋臼治疗的平均水平.需要后侧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除了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横行伴后壁外,大部分的横行骨折也采用后侧入路,T形、前柱伴后半横行、双柱骨折在一些时候也需要后侧入路来辅助复位和固定.本文旨在探讨髋臼骨折后侧入路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照祥;陈戈;欧艺;陈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O2气腹与胃癌细胞在裸鼠腹腔增殖、转移及其机理.方法 胃癌细胞株SGC-7901注射到30只裸鼠腹腔建立腹腔胃癌脱落细胞模型,随机分为麻醉组、开腹组、CO2气腹0.5h组和CO2气腹1.0h组.8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瘤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O2组肿瘤重量明显高于麻醉组及开腹组,CO2气腹1h组高于CO2气腹0.5h组,开腹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VEGF,HIF-1a,BCL-2在气腹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开腹组(P<0.05),1h组表达高于0.5h组(P<0.05),开腹组大于对照组(P<0.05),气腹组Caspase-3表达低于对照组及开腹组(P<0.05),1h组表达高于0.5h组(P>0.05),开腹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气腹能增强并随着时间增加腹腔脱落胃癌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能力.
作者:马睿锐;陶元生;谌雁冰;刘蕾;贡海兵;王从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改良Devine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效果.方法 对158例小儿隐匿性阴茎患者采用改良Devine术式治疗,阴茎皮肤完全脱套后,切除发育异常的纤维肉膜组织,阴茎根部皮肤固定成角.结果 158例患儿术后阴茎均显露良好.随访105例,随访2 ~ 38个月,105例患儿阴茎均发育正常,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Devine术式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该术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冯勋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膝关节周围骨折在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严重者往往合并关节内外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传统治疗进行开放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出现的关节不稳、僵直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残损率较高.膝关节周围严重创伤,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早期恢复患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残损率.我们谨慎选择患者,通过一期全膝关节置换的方法进行尝试,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裕标;郭乃铭;罗筱玮;徐海涛;黄梦全;赖秋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按目前公认的观点,髋臼骨折后超过21天,即可认为是陈旧性髋臼骨折.我们在对陈旧性髋臼骨折治疗中发现,髋臼骨折的愈合情况具有独特性,骨折21天~3个月与骨折超过3个月的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有明显差异,因此对骨折断端的处理也大相径庭.Le-tournel等[1]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将陈旧性髋臼骨折细分为21 ~120天和超过120天.虽然,以21天为限进行陈旧性髋臼骨折定义存在一定缺陷,但基于目前传统观点,本文所提及陈旧性髋臼骨折采用了通常的观点即以21天为界.另外,除了Letournel在他的专著里提到这方面的诊治技术外[1],国内外高质量的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文献非常有限.
作者:孙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正常平稳的腹内压是机体器官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腹内高压可导致腹腔内脏器的灌注减少,并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其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患者危害极大,临床上需警惕其发生,并在其发生时作出快速有效的正确处置,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ACS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廖辰;姚壮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0、0.05、0.1、0.5、1、2、5、10 ng/ml浓度的重组人TGF-β1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后第0、6、12、24、36小时5个不同时间点进行CCK-8试验,或24小时后进行Transwell迁移试验,观察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结果 当TGF-β1浓度<5ng/ml时,随着刺激浓度增加,人主动脉VSMCs增殖水平逐渐升高,当TGF-β1浓度>5 ng/ml时,细胞增殖水平降低.不同浓度TGF-β1(0、0.05、0.1、0.5、1、2、5、10 ng/ml)干预细胞,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水平逐渐升高,在24小时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TGF-β1浓度为5 ng/ml且培养时间为24小时时细胞增殖水平高(OD值:0.843 ±0.016)(P<0.01).当TGF-β1浓度≤5ng/ml(0、0.05、0.1、0.5、1,2、5 ng/ml)且作用时间为24小时时,随着TGF-β1浓度增加,人主动脉VSMCs迁移水平不断升高,其中以TGF-β1浓度为5 ng/ml时细胞迁移水平高,迁移细胞数为84.667 ±0.577;TGF-β1浓度>5 ng/ml时,细胞迁移水平降低,迁移细胞数为69.667±1.528.与其余各组TGF-β1浓度作用下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 ng/ml的TGF-β1作用24小时更能刺激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发生增殖及迁移.
作者:朱水波;周孜孜;郗二平;朱健;张瑜;汪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日益增多,髋臼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暴力强大,这些骨折多呈粉碎性,常与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并存,且常伴有严重的合并伤,死亡率较高.髋臼骨折的急救十分重要,除非髋臼骨折的处理影响到患者的急救,否则,需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着手进行髋臼骨折的处理.有研究表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髋臼骨折发生率较低,采用非手术治疗机会较少;而移位较大的髋臼骨折,常需采取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这是因为外科手术能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的解剖结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此类损伤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蔡贤华;齐凤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髋臼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其形态特殊,解剖复杂.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累及关节面,其外科治疗要求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随着髋臼骨折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新的内固定材料大量应用于临床,针对不同骨折尤其各有优势.对于髋臼骨折,目前有采用单一手术入路的趋势.本文对髋臼骨折的前方入路内固定方式做一综述.
作者:刘曦明;吴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患者18例,将18例患者分为两组:单钢板组10例,单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双钢板组8例,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半年、1年Neer评分方面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半年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Neer评分优于单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较单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可靠,可进一步提供内侧柱支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且术中肌肉止点剥离少,更有利于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
作者:赵文斌;凃峰;张晨;姜新;徐礼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入路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的复杂开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5 ~ 72岁,平均年龄39.3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时间3 ~21个月.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优24例,良18例,可4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于复杂开放性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既可以保证踝关节获得较为满意的复位,又可以大限度地避免内固定感染的发生.
作者:熊元;刘国辉;夏天;陈熹;刘毅;查坤;刘梦非;吉力力·艾合买提;吴其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无痛胃镜人群疼痛敏感度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纳入研究的412例无痛胃镜患者为基本数据来源,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既往病史,麻醉前使用手持式压力测痛仪通过压力刺激进行疼痛感觉量化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获得患者痛阈及耐痛阈数据.结果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5),近期咳嗽史(P<0.05)等因素与痛阈有关;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5),麻醉手术史(P<0.05)等因素与耐痛阈有关.结论 在无痛胃镜人群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麻醉手术史和近期咳嗽史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其疼痛敏感度.
作者:周志强;李佐凡;陈躐;方一念;冯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高能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高能量创伤老年患者319例,排除伴有外伤性脑损伤及伴有神经症状的脊柱损伤患者.分为骨折组及对照组:骨折组136例,有股骨转子间骨折,平均年龄(70.84 ±8.06)岁.对照组183例,无股骨转子间骨折,平均年龄(69.09±7.64)岁.记录患者的住院死亡率,6个月及1年死亡率,并发症,ICU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情况,伴随骨折,手术干预情况.采用x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t检验、Kaplan-Meier评估法以及Cox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住院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能量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增加(P<0.05),多伴有长骨骨折(P<0.05)和非长骨骨折(P<0.05),更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P<0.05),住院时间较长(P<0.05),两组患者平均ICU天数相似.结论 高能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没有增加死亡率.对这一群体,伴随损伤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江;赵平;陈尔东;李开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远端胃亚全切除后应用Roux袢空肠间置(jejunal interposition with Rouxlimb,JI-Roux)重建消化道的临床价值.方法 远端胃亚全切除术后JI-Roux术式重建21例和Roux-en-Y术式重建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和Roux滞留综合征(Roux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术后并发症,JI-Roux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45.0±23.1)分钟,Roux-en-Y组为(218.0±19.2)分钟.JI-Roux组术后6个月、12个月饮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Roux-en-Y组(P<0.05),X线钡餐检查结果比较,JI-Roux组胃及Roux袢的排空延迟、肠腔扩张和RSS发生率均较低(P<0.05);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阳性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平均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JI-Roux组患者的体重下降幅度较小(P<0.05),且血浆白蛋白水平较高(P<0.05),Visick分级优于Roux-en-Y组(P<0.05).结论 远端胃亚全切除后JI-Roux重建术不仅能防止胆汁、胰液反流,有效预防RSS,而且部分食物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是远端胃亚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任光学;刘维和;高志强;李建文;李锐;李远强;蔡宏俊;石先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高能量损伤日益多见,髋臼骨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非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常遗留较多的并发症,手术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治疗髋臼骨折的主要方法.髋臼为人体大的杵臼关节,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常合并髋关节脱位,良好的复位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术中应力求解剖复位、可靠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以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复杂、骨折类型多样,良好的术前准备、充分的显露及成熟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
作者:刘国辉;陈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并可能致命的软组织感染.感染发展迅速,很快就可能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当合并糖尿病、免疫抑制、慢性酒精疾病、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时预后相对较差.感染通常由多种细菌协同作用导致,尽管目前广谱抗生素不断问世,细菌培养及敏感实验技术明显改进,但死亡率仍很高(平均死亡率32.2%).因此,早期对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文就其发病率、风险因素、致病细菌、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加以介绍.
作者:许争;温东朋;陆莹莹;王国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