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占秋;杨任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攻击全身多脏器和组织的结缔组织病。SLE好发于青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70.41/10万,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13.33/10万[1]。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脏是SLE常累及的脏器之一,但心脏损害常因临床症状多而容易被忽视。1976年就有学者[1]提出SLE病死率的曲线成双峰模式,早期患者多死于SLE病情活动和感染,晚期则主要死于心脏损害。随着SLE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心脏损害是造成SLE患者死亡重要的原因之一,对SLE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有重要影响[2-3]。本文对159例SL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分析,对SLE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评价。
作者:王丽娟;杨旭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胃食管反流病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而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记载了大量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病证的医案及临证经验,今试从叶氏临证医案中探寻该类疾病的辨证论治及用药物规律,总结叶天士辨治胃食管反流相类病症主要法则。
作者:戎锦锦;叶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呈进行性加重,治疗手段有限,患者生活质量往往较差。目前国内外指南都认为治疗应注重稳定期的整体防治,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中医药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2-3]。浙江省中医院王真教授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丰富,疗效好,报道如下。
作者:陈瑞琳;杨珺超;王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以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而又无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检验异常的综合征[1]。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IBS的一个常见亚型,目前西医治疗IBS-C以促进胃肠动力、纠正肠功能紊乱为主,但疗效一般[2]。中医治疗该病常运用内服、外治多途径疗法,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笔者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IBS-C,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志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色素性疾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其中以黄褐斑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0%~70%不等[1]。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以中青年女性多见[2]。由于黄褐斑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同时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故其治疗较困难,而且对疗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欠缺。本研究应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黄褐斑,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平;王志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发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易发生脱水和酸中毒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与脾胃虚弱有关,北宋名医钱乙所创七味白术散一直被推崇为治疗小儿腹泻的经典名方。前期研究[1]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质变化在轮状病毒肠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七味白术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芳;魏洪平;吴莉萍;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和危险因素[1],是危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对血压的良好调控,并将血压控制达标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度[2]。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这要求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即患者对医嘱坚持执行制[3]。因此,控制高血压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乌镇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情况和不遵医嘱的原因,与其管理方式及患者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的关系,探讨提高遵医嘱行为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建勋;欧立华;徐磊;沈国良;朱前良;钱凤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LC43)评估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4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益气养阴法配合化疗(DP/GP方案);对照组21例予DP/GP方案化疗。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EORTC QLQ-LC43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功能领域和总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总健康状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92±17.70)分比(58.33±26.63)分,P<0.05];症状子量表领域及肺癌模块中绝大部分评分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提示症状减轻,其中疼痛、气促、失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7.50±10.08)分比(22.50±23.12)分,气促:(8.33±14.81)分比(26.67±31.72)分,失眠:(15.00±22.88)分比(35.00±33.29)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子量表领域中除疼痛、气促、腹泻外,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提示加重,其中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29.37±32.45)分比(3.97±8.98)分,食欲丧失:(53.97±32.45)分比(30.16±25.62)分,便秘:(39.68±35.93)分比(19.05±27.02)分,P<0.01,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肺癌模块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咳嗽、气促(散步时)及周围神经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咳嗽:(28.33±32.94)分比(50.79±35.93)分,气促(散步时):(29.99±28.41)分比(52.38±34.27)分,周围神经病变:(6.67±13.68)分比(20.63±24.67)分,P<0.05]。结论通过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测定量表(E原ORTC QLQ-LC43),证实了益气养阴方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提高临床症状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等优点。
作者:徐晓翌;周素芳;赵桂侠;钟津津;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与加速衰老相关,提示PTSD或不仅限于精神疾病范畴,而应隶属于全身疾病。论文5月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Am J Geriatr Psychiatry)。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10mg,1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黄饮子胶囊,每次2g,1天2次口服。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行为能力,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75.44%,对照组为58.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升高[观察组MMSE总分:(22.40±3.99)分比(16.60±3.89)分,记忆力:(4.66±1.49)分比(3.11±0.89)分,定向力:(8.07±2.22)分比(6.57±2.01)分,计算力和注意力:(3.26±1.05)分比(1.91±0.78)分,语言理解:(6.94±1.80)分比(5.06±1.60)分;对照组MMSE总分:(19.88±3.95)分比(16.52±3.38)分,记忆力:(3.95±1.24)分比(3.12±0.95)分,定向力:(7.44±2.15)分比(6.55±1.97)分,计算力和注意力:(2.67±0.88)分比(1.88±0.89)分,语言理解:(6.04±1.70)分比(5.01±1.61)分;P<0.05,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观察组BBS总分:(14.47±3.69)分比(19.67±4.25)分,日常生活能力:(6.27±3.31)分比(8.98±3.42)分,习惯:(4.25±1.96)分比(6.51±2.24)分,个性:(3.12±1.61)分比(4.73±1.82)分,中医症状积分:(12.10±3.48)分比(20.03±4.72)分;对照组BBS总分:(16.81±3.28)分比(19.72±3.98)分,日常生活能力:(7.67±3.21)分比(8.84±3.02)分,习惯:(4.89±1.95)分比(6.76±2.05)分,个性:(3.92±1.02)分比(4.86±1.42)分,中医症状积分:(17.01±4.37)分比(19.92±4.64)分,P<0.05,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黄饮子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者,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诗国;戴圣伟;李群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导尿及其相关操作是临床工作中应用非常普通的操作。导尿操作时的刺激、牵拉或疼痛可诱发反射性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导致发生猝死和意识障碍等,虽然罕有发生,但因后果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及警惕。本文回顾本院1997年7月—2012年11月,5例导尿后或经尿道操作过程中诱发心脑血管严重不良反应或迷走反射的病例特点,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邰圣城;王宁;汪凯;孙吉;范祎;林连祥;杨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提取物黄芩素对人胆囊癌的生物效应及机制。方法将人胆囊癌细胞系SGC996用黄芩素处理48h,采用MTT法检测治疗后SGC996的细胞活力;通过对透过tran-swell膜的SGC996细胞进行计数,评估黄芩素对胆囊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芩素处理后,SGC996细胞的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锌指X染色体蛋白(ZFX)的表达。结果40、80、160、320μmol/L黄芩素组对SGC996细胞活力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3.8)%、(37.9±5.8)%、(61.6±7.8)%、(84.2±10.2)%比0,P<0.05]。40、80、160μmol/L黄芩素组对SGC996细胞的凋亡诱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1.2)%、(16.3±1.9)%、(31.2±2.8)%比(0.5±0.5)%,P<0.05]。40、80、160μmol/L黄芩素组对SGC996细胞转移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6.6)%、(57.3±7.9)%、(84.1±11.9)%比0,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芩素对ZFX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素有良好的抗胆囊癌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效应的机制可能与下调ZF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喉源性咳嗽是1987年由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首先正式提出,主要表现为咳嗽位于咽喉部,咽喉痒则咳,呈阵发性,遇冷热、刺激性气味则症状加重[1]。止嗽散载于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具有宣散风寒,止嗽化痰的功效,是临床治疗咳嗽的名方。本文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风寒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平;蔡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风药”之名首先由李东垣于《脾胃论》中提出,书中多次提及“风药”一词,常用风药有柴胡、升麻、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风药多为疏风解表药,但风主升、主散,其性多燥,与肝气相应,故风药不独用于外感病中,在脾胃病、肝病、肾病、妇科、眼科、外科等方面也多有应用。风药在带下病的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浅述。
作者:阮月芳;彭草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DN除肾小球受损,尚存在肾小管间质的病变[1]。肾小管受损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与肾功能恶化有关[2]。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目前常用的测定肾小管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百令胶囊主要成分是人工虫草菌粉,可以减少蛋白尿,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3]。本研究观察百令胶囊对早期DN肾损伤标记性蛋白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程往往迁延难愈,致残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科应用中药热蜡疗法治疗R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杏娟;胡国强;郑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哮喘慢性持续期是指哮喘患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相对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临床更为多见。该病属中医“哮证”范畴,历代医家多把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治疗遵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而哮喘慢性持续期乃现代医家所提出,在中医古籍中并无具体论述。宋康教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对治疗支气管哮喘颇有建树,兹举宋老师运用清肺平喘补肾法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经验与同道共飨。
作者:石亚杰;李柏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诊断胰胆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技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也可出现各类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急性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1],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预防并发症是保证ERCP术成功的关键。笔者观察预防性使用乌司他丁对行ERCP术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夏晨梅;颜海帆;李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跖跗关节(也称Lisfranc关节)是跖骨近侧与远排跗骨远侧构成的关节复合体的统称,其损伤临床上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2%[1]。以往大多主张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由于疗效较差,易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行走障碍[2],目前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降低远期并发症。2010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切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聪祥;施正阳;王家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非糖尿病患者PDLSCs,分别用0mg/L(正常对照组)、1100mg/L(低糖组)、4500mg/L(高糖组)浓度葡萄糖刺激,MTT法检测PDLSCs增殖能力,矿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和I型胶原(Col-1)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高糖组OD值较低糖组和正常对照组低(P<0.05);21天成骨诱导后,高糖组矿化结节面积少于低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 P<0.01);成骨诱导期间,高糖组ALP、Runx2和Col-1诱导前后相对倍增数低于低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抑制PDLSCs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
作者:夏佳佳;王岚;章燕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