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鸣;王瑞华;张平;高宏
通过对近百年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因素、方法、条件、方向、成就及众多医家学术经验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中医发展的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发展的源泉是临床实践;中医发展的途径是经典引申和兼容新知;中医发展的模式是整体和谐模式;中医发展的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医理论新体系,以期把握中医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中医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孙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持续的发展显的尤为重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不良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极大,要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提高产品竞争力,准确把握客户资信,强化内部制度管理,建立食业信用管理体系,使企业经营活动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姚爱姹;王平;龙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知情同意权是病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文章旨在通过明确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渊源,并阐述在病理临床实践中,病理医生应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切实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作者:郑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了病案管理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提高,促进了病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努力建立起新时代的病案管理体系,发展病案管理事业,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及社会各方面服务.
作者:梁绍鸣;王瑞华;张平;高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师的进修学习已成为职业培训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文章立足于北京中医医院接受进修医师的实际情况,就进修医师管理和医师进修效果评价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并对医院进修管理的改进提出了设想和建议.总结了对临床进修生的招收、上岗前的培训与学习、入科后的教学管理、结业考试等管理经验,提出了临床跟学、共同研讨、名师带教等提升进修效果的具体方法.
作者:焦青;王和天;巫熙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院绩效考核是一个围绕医院目标而建立的促进医院发展,提升科室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体系,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方法,用分级考核的模式,关注绩效改进,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关键点.
作者:张亚兵;丁牧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文章通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专利法>关系的分析,阐述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建立了一整套针对药品注册过程中对涉药专利的规范体系,但是这些规范仍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并针对行业特殊性进行细化和完善.在今后的药品注册工作中提出了更适合的管理规范,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药品专利权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郝明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病案作为原始资料,为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它不仅足医疗质量集中的反映,也是评价经治仄生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医疗业务能力的依据.搞好质量控制,要在完善规章制度中,加强病案质量实时和全过程监控.病案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从各方面来加强病案的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使病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张振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国婴儿出生性别比值持续升高,现已严重失调.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从分析我国当前社会背景入手,指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传统观念、男性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和人为干预出生人口性别四大因素,并且针埘这些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赵金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和质量以及覆盖范围是衡量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来探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导师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张瑞;禄保平;曹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院制剂是医院用药范围的延伸和补充,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疗效.文章就医院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细节管理方面加以探讨,为医院制剂室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培建;徐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章通过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和建设的基本做法,详细阐述坚持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在医院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试图探究公立医疗机构在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发展轨迹和运行规律.
作者:赵磊;李四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声像档案具有客观性、形象性、交流性、特殊性等特征,是文、形、声的有机整体.医院声像档案是医院在日常管理、医疗及科研实践当中直接形成的,是医院前进和发展的见证者,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保存价值.因此要加强和完善声像档案的管理,使之更好地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21世纪,随着生物医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新的医学体系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结合、融汇了中医药知识和西医药知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防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以新的医疗思维与模式服务于人类健康,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丰富了世界医学科学.文章简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发展现状,提出了改变中西医结合医学现状的措施,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医学发展新模式给了中西医结合的更多机遇,应寻找更新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基础性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蓬勃发展.
作者:金利国;张秋娟;姜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文章介绍正骨手法多媒体课件(骨折、脱位、伤筋手法)的开发实践过程及应用体会,结果显示开发的课件很好地解决了手法教学这一难点,实现了手法教学的新突破,弥补了以往手法教学缺乏直观性的不足.
作者:郭会卿;李沛;杨豪;黄世金;赵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药库的入库验收工作尤显重要.要从进货渠道的合法化、鉴定依据的现代化、鉴定鉴别检查的专业化和验收记录的规范化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作者:刘绪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在课题资料收集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及质量控制,以确保课题顺利实施.方法:将数据管理及其质量控制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疾病本身特点有机结合,总结和探讨在课题资料收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在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具体实施中,数据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并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综合过程.结论:在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实施中,重视在课题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及其质量控制是完成课题的前提与基石.
作者:芦殿荣;李冬云;陈信义;姜靖雯;白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潮流,是当代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所必需依托的人力资源基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必然会带来教育水平的多样性,那么在这过程中,对于中医药院校而占,更迫切地需要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大趋势与医药学精英教育的内存要求之间的矛盾.要坚持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功底,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药学精英.
作者:陈雁;龙泳伶;龙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院安全文化是新近引人医院管理的新概念.文章从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医院安伞文化建设的状况,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阶段做好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张云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文章依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阐明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感受的邪气、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关.治未病、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的治未病指导思想,重视对证候治疗的基本治则和针对不同种类病因病机提出的治法和治疗手段是中医对疾病防治思维的三个层次.
作者:赵宗辽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