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红梅
当前因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不到位,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已势在必行.文章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来观察抗菌药物管理这个问题,从理论引入的背景及内涵、使用方法、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吴禹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文章首先提出要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认为有效管理是医院科技进步的前提;科技投入是医院科技进步的保障;培养人才是医院科技进步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医院科技进步的动力.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了学科建设,培养了优秀人才,使医院更有实力进行和发展科技事业,从而更加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大权;杜元灏;苗润静;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改革,改变了传统抓药和称量的习惯,改进了中药调剂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中医院中药房与整个中医院的建设不协调的状况.通过中药饮片的小包装设计,使中医药服务工作能够做到让群众知情,让群众选择,公开透明,增长了市民的中医文化科学知识.
作者:吴志强;刘志承;杨卓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营养支持被公认为20世纪临床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营养支持同临床治疗及康复共同构成现代医疗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因此,应普及营养知识,而医务工作者更需要学习应用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营养学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段春艳;王继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文章介绍了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使合同制护士从多方面、多渠道接受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对于保证护理质量,优化护理队伍都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效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绪论教学,各论中直观讲授与学生互动讲授相结合,适当改进实验课教学,及时总结回顾以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结果: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龙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是一部颇有实用价值的临证参考书籍,王清任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学识渊博、医理精湛,为发展中医学作出较大贡献的临证医家,与他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大胆创新、不图虚荣的严谨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这种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值得后世学者继承发扬.
作者:姜爱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好发于41~70岁,近几年有年龄减小趋势,男女比例为4∶1.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间歇肉眼性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有:①经尿道电切;②膀胱部分切除术;③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
作者:刘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33所中医药服务社区示范点中医处方质量情况,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2006年12月5日中医药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内容,由专家逐项进行评价打分.结果:符合处方管理一般规定的处方142张,占21.52%,不规范处方518张,占78.48%,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般项目有缺项,处方医师、调制者、核对者未签全名或不签名,字迹不清,用药与诊断不符,药名书写不规范等.结论:中医药社区卫生示范点中医处方质量与处方管理还存在缺陷,应加强对处方书写的教育培训和严格监督管理.
作者:王伟杰;施永兴;沈晓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为了完善对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防止医疗废物流入社会,对社会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应做到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注意职业防护,使医疗废物做到了安全管理.
作者:周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医院的战略方针制定后,需要中层干部组织全院职工努力实施,医院中层干部是医院战略方针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医院中层干部作风建设尤为重要.我院严谨规范、严格要求、严肃纪律、求真务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邢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建立中医外科无纸化考试系统,以达到提高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水平,节约教学资源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黄新;刘秋华;黄勤;张鉴文;黄进能;李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中医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生存困难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职工医院,在推向市场、濒临倒闭的转型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中医特色专科之路,并取得了成功,为企业职工医院走出了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也为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深刻的启迪.
作者:何银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针对目前我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分析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临床实习六个方面做了探讨.其中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医基础课程、扎实西医基础课程、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的观点.
作者:孙冰;程刚;孙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文章提出,要解决当前农村中医事业诸多层面的矛盾,首要认真解决好农村中医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要在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多方面打造有利于农村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政策环境.
作者:冉隆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性、学生自主参与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范围、学时比例、仪器操作、验收考核和实验安全等都需要统一规划、论证,制定完善可行的计划,然后逐步开展.
作者:李伟;朱艳琴;李瑞琴;刘景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地处中原的郑州,有一个离退休专家组成的医疗群体,13年累计接诊各类病人98万余人次,为国家增加业务收入1.26亿元,帮带实习进修医师6 000余人次,收到感谢信、表扬信上千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离退休专家中潜藏着可挖掘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作者:韩进武;张运克;韩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时代的需要,是关系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文章结合高专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正确认识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现实意义,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规范程序认真做好培养工作,坚持标准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争当表率发挥党员先进作用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体会.
作者:张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张锡纯先生认为消渴证病位在瘁,累于脾而致元气不升所致.治疗上主从中焦升脾气兼养阴固肾,创设了玉液汤、滋瘁饮等治疗消渴证有效方药,对后世医者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
作者:杨富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