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护理

黄宝平;袁举;黑花玲;娄淑敏

关键词:胰岛素泵,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面临的手术机率越来越高,而且60~85岁为糖尿病患病高峰.这往往给手术带来许多不便,本文总结了我院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病历质量监控的方法

    1994年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开展以来,各级中医医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下发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对中医病案采用以终末质量监控为主的方法进行监控管理.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医病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我院自2000年以来,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管理力度,在病历质量监控中加强了病历环节质量监控,采取以环节质量监控为主,基础质量及终末质量监控为辅的方法,促进了病历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庄;李琦;吴亚琳;肖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服药指导与药学信息服务

    受理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和药品消费者咨询是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任务[1].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当面询问、电话提问和信函等.咨询的内容因人而异,医生多问一些有关药物的选择和替换药物之类的问题;护理人员一般会询问药品的配伍禁忌和保管注意事项等.随着科学发展,新剂型、新疗法不断涌现,加之临床药学也为人们所重视,向患者、家属和药品消费者交待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传统的范围,因此对药师的专业知识面要求更广.

    作者:张伶俐;吉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本科生有明显的区别,但又有别于三年制的硕士生,如何在实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七年制后期教育所探讨的重要话题.笔者结合我科多年来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经验,对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的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叶敦敏;邓高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实施人才战略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医院领导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医院内部人才机制,增强医院对人才的凝聚力、吸引力.围绕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做文章,着力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鼓励人才参与竞争,使之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人才建设机制,医院得到较快发展,各项业务指标逐年上涨,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作者:胡玉娥;王金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苦参碱对缺血再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转录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Oxymatrine)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IR)模型;苦参碱(OMT组)处理组(腹腔注射苦参碱60mg/kg)及缺血-再灌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IR组);实验结束前取心脏标本,进行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苦参碱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苦参碱处理组心肌组织bcl-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bcl-2mRNA/baxmRNA比值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苦参碱可通过上调缺血-再灌心肌细胞bcl-2的基因转录,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钟明;梁秋霞;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带教刍议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在教学医院如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面做了些探索,有些初步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平;廖锦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试论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列入规划建议之中.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作者:沈国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e 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区,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各种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等全身重要器官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及时有效地抢救、维持危重病人的生命.

    作者:常银江;高尚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机书写病历质量的调查分析

    病历书写质量的好坏,代表着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它不仅反映一个医生的素质和水平,也反映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管理水平.因此,写好每一份病历是临床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的工作能力和道德要求.所以,我们在2002年对我院14个临床科的68位住院医师的668份病历进行了抽查,并对病历的书写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现将抽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广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我科收治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达到临床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院如何坚持特色发挥优势的基本思考

    中医院的中医药特色逐年淡化,不仅直接制约着中医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政府对中医行业的看法.中医特色淡化的原因:一是学术发展相对缓慢;二是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三是市场竞争激烈;四是中医队伍思维转向;五是管理层面弱化.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的基本对策一是要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对现代疑难病有所作为;二是要选择优势病种,建设好专科专病;三是要分类指导,建设一批骨干中医院;四是要注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五是要强化科学管理,重视政策调控.

    作者:程兆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探讨政府在医疗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疾病结构的变化等原因,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费用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高增长率的增长,医疗费用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愈来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中应有的对人们健康关注的内涵,但也给各国的公共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还产生了若干社会问题,因此各国采取了各种控制医疗费用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游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论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

    中医药事业较之现代医学的日新月异显然存在着发展速度过慢,生存艰难之现状.这里面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医药的经济效益远大于中医药,因而在医务界产生明显的重西轻中现象以外,也与中医药事业本身面临着发展方向不明确,未有明确的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有关.过分强调经典或实际工作中的中医西化,都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障碍,前者将使中医药事业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后者则使中医药事业名存实亡,有逐步走向消亡的危险.因此,中医药事业实现现代化,也是必然的选择.

    作者:戴茂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养血益气汤辅助放疗治疗恶性肿瘤

    为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体质状态,防止放疗后患者白细胞下降,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自拟养血益气汤对放疗患者进行辅助治疗61例,并设60例作为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佃富;周荣军;刘沂程;张培良;张传海;顾洪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仲景麻黄细辛附子汤药效分析

    目的: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小白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小白鼠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明显降低小白鼠对热疼痛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颅通定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小白鼠的活动度明显降低.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有明显的镇痛的作用,兼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作者:肖和平;段小毛;李茯梅;卢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中医药发展前景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趋增加,更加显示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外在环境与内在机体及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中医学倡导的天、地、人的整体观,展示了她的科学性.歧黄之术源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源于千百年来的实践积累,她是集生物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医学于一身的完整统一.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户明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如何做好手术室的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手术科室手术诊疗范围大,急、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故手术室任务重、责任大,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室质量,关系到病人身体健康,疾病转归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更是评价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的灵敏指标,笔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过程中,觉得其手术室的管理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们医院自身的管理经验,汇报如下,与护理同仁共勉.

    作者:牛学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我校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体会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开展中医药科技管理创新的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总结我校在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经验,具体包括发挥学科的龙头作用、加强机制改革和创新、发挥研究生等创新新群体的作用、积极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及转变管理职能等方法,推动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速发展,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刘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的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不断调整自己,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医疗卫生行业同样要面对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作者:黄显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规范医师外出会诊势在必行

    2005年7月1日起,卫生部新近出台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付诸实施.可是医师擅自外出会诊之风仍是有增无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领导阶层也要行政作为、与时俱进,利用新<规定>出台的劲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法规,规范医务人员外出会诊行为,贯彻落实<规定>要求已势在必行.

    作者:郭文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