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眠的药物治疗

江寒

关键词:失眠, 药物治疗
摘要:文章对失眠的药物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心理学

    文章介绍医学心理学相关内容.

    作者:李欣;朱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时间的研究综述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常规禁饮禁食的目的是,使胃大程度排空以预防在麻醉期间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常规术前禁食禁饮可增加患者饥饿、恶心、口渴、脱水、低血糖的发生率.文章总结国内外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于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宝鸡市扶风县中医医院进行非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轻症胰腺炎患者治愈出院;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4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采取监护、禁食、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和抑制胰液分泌等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赵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平衡针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佛山健翔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联合走罐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灸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疼痛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颈性眩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颈性眩晕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温针联合走罐法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全科;何冬凤;李万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41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并对这41例患者41个病灶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各向异性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204×10-3mm2/s为平均扩散率临界值,评价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为78.9%(15/19)、特异性为72.7%(16/22).以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9.5%(17/19)、特异性为81.8%(18/22).结合平均扩散率值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7%(18/19)、特异性为90.9%(15/19).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文飞;于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病人的排泄需要及给药治疗护理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病人排泄需要与护理,以及给药治疗护理进行介绍.

    作者:吴钟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眠的危害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失眠的危害进行介绍.

    作者:姚明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辽宁省2010-2015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及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0-2015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及能力建设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5年辽宁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检验能力、房屋资产等资料,并进行分析,对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按服务人口、面积、国内生产总值的配置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结果2010-2015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员数量从7 678人减少到7 063人;每万常住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员数从1.75人减少到1.61人.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年龄偏老化、高学历人员比例有增加趋势,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未达到国家标准;检验能力有所提高,设备和房屋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结论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总量不足,各市之间配置不均衡,需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

    作者:刁文丽;孙翊翔;贾艳春;罗妍;田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及中医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中医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3-10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病变组102例和正常组96例,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尿酸等指标,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空腹血尿酸升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降尿酸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张宇;窦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眠的预防和自我调节

    文章对失眠的预防和自我调节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徐沐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关于婴幼儿药物过敏那些事

    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婴幼儿注射青霉素不用做皮试,因为小孩不会对青霉素过敏”.但不做皮试的具体年龄界限不清楚,关于这一原因的解释也没有统一定论.一些年轻医生往往以该理论为依据举一反三,推测出婴幼儿不会对所有药物过敏的结论,致使小儿药疹的漏诊.但这个说法合理吗?

    作者:卢改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08-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分别获取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病例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6 927例,手足口病的年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症病例69例,呈现隔2~3年周期性升高规律;手足口病的月分布特征明显,呈5-6月主高峰和9-10月次高峰的双峰分布形态.男女发病例数之比约为1.55∶1,<3岁患者>60%,散居儿童>70%.同期报告53起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发病高峰与散发病例基本一致,托幼机构为主要发生场所,占98.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的5-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针对上述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石向辉;牛姬飞;范苏云;申红卫;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CiteSpace的结节病可视化研究

    目的探索结节病近10年的研究发展过程与趋势.方法利用结节病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07-2017年的数据,通过CiteSpace分别生成结节病的5类图谱并进行解读.结果Marc A Judson、Robert PBaughman、Marjolein Drent、R.P.Baughman和Dominique Valeyre是结节病方面较为重要的作者.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梅奥诊所、美国圣安东尼奥医院、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和美国南卡莱罗纳医科大学是结节病方面发文量多的研究机构.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是研究结节病的中坚力量.Iannuzzi-2007是结节病研究领域核心的文献.心脏结节病、结节病的诊断、肺结节病这三面均受到了学者们的密切关注.结论心脏结节病、结节病的诊断、肺结节病是结节病的主要涉及领域.文献作者和合作机构,以及所属的国家多集中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

    作者:刘良楹;段江晖;杜甲珺;陈欣;冯小东;龙莉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为进一步减少结核病危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深化医改要求,制定本规划.1 防治现状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履行结核病防治职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现并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7万例,成功治疗率保持在85%以上,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5年2月因脊柱创伤入院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复发率对照组7.78%、观察组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脊柱创伤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段同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眠的药物治疗

    文章对失眠的药物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江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幽门结扎术在严重十二指肠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术在严重十二指肠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例严重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实行幽门结扎术.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瘘,经保守治疗后瘘口愈合.结论严重十二指肠损伤术中采用幽门结扎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十二指肠瘘发生率低,预后较好.

    作者:周振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失眠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文章对失眠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徐沐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辽宁省金秋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3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心肌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6,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飞;汪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普通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 2016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 14例患者,2014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港置管治疗.观察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机体舒适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84%,高于观察组的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160.2±30.5)d,低于观察组的(210.2±3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适表现例数低于观察组、重度不适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港置管优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主要优势包括手术过程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且患者置管后机体无明显不适表现,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