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马晓洁

关键词:糖尿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摘要:糖尿病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病因之一,而MOF又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诊治的糖尿病并发MOF病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曲池和太冲对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四组,均运用针刺治疗.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含量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ACE含量.结果:1个疗程后,痰湿壅盛组和肝火亢盛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P<0.01),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1个疗程后血浆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的程度依次为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血清AC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依次为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三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证型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针刺曲池、太冲可调节高血压病患者血中ACE、ET的含量.

    作者:朱广旗;吴远华;吴邦启;苏红梅;欧阳泠星;舒遵华;钟秀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4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例采用LEF联合小剂量强的松(30mg/日)治疗,观察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白细胞及临床副反应.结果:40例各型慢性肾小球疾病总完全缓解率60%,总有效率96%.其中24例初治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20例,完全缓解率83.3%,11例难治性肾病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27.3%.有病理资料的10例,LEF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及微小病变疗效较好.LEF治疗后肝肾功能及白细胞无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P>0.05.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6例恢复正常.结论:LEF配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有较好疗效,对已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仍可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价格相对较低,可较长期服用,从而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辟疆;周逊;赵华;邱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剂量诺和灵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致低钾血症

    现将在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后血钾变化予以回顾分析.

    作者:吴慧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6例临床诊治体会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ectomy,MC)作为微创术式近十余年来已广泛开展.我院自2001年10月~2005年2月对胆囊结石患者共施行MC手术86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约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探讨治疗VBI的新方法和有效药物.方法:随机将VBI 66例分为治疗组(大黄(庶虫)虫丸组)和对照组(西比灵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并通过经颅多普勒仪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左椎动脉(VA左)血流速度治疗前36.02±7.53cm/s,治疗后45.62±7.82cm/s;右椎动脉(VA右)血流速度治疗前37.36±10.07cm/s,治疗后47.81±7.32cm/s;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前39.65±7.77cm/s,治疗后53.24±8.51cm/s.对照组分别为35.98±7.01cm/s,37.28±6.55cm/s;36.88±9.25cm/s,42.38±6.45cm/s;39.01±7.23cm/s,47.57±7.40cm/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平稳,值得推广.

    作者:姚憬;谢作钢;薛洋洋;陈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血透患者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使其达到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华芬;吕春燕;曹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笔者对我院2003年~2005年4月降糖药物的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争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

    我院自2001年起,运用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静脉滴注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附睾炎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黄油灌肠液对大鼠大肠排空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麻黄油灌肠液对大鼠大肠的排空作用,确定不同浓度的药效.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按照麻黄油灌肠液的不同浓度,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和传统肥皂水灌肠液组.监测灌肠后排便所需时间,并检查肠内粪便剩余粒数,所得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麻黄油高浓度和中浓度组大鼠排便需时明显短于其他两组;低浓度组也短于传统肥皂水灌肠液组.三种麻黄油浓度组粪便颗粒剩余都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麻黄油灌肠液能够明显促进大鼠大肠排空,高浓度组效果佳.

    作者:陈爱华;刘长宝;韩丹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虫草对儿童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科应用冬虫夏草辅治儿童哮喘患者40例,疗效满意,并观察治疗前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杜娟;周建;陈冰蓉;胡谷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针配合按摩治疗紧张性头痛71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按摩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并与单纯药物治疗作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71例主穴取风池、头维、合谷等予以电针治疗后行头颈部按摩,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对照组63例予以阿米替林口服,始予25mg,睡前服,每3~4晚增加12.5~25mg,直至每日100~250mg,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0.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配合按摩治疗紧张性头痛有确切疗效,优于单纯阿米替林治疗.

    作者:毛芝芳;王晋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Ⅲ骨折

    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临床上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占下肢骨折的1%~10%[1].我院自1999年9月~2003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Ⅲ型骨折2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志江;汪卫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昆;方振辉;王娅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特征是免疫复合物(IC)沿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本病具有病情变化缓慢且有自发性波动,预后差别大以及药物治疗相对不敏感等特点.因此,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味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6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上腹饱胀等.笔者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6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汪朝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疗体会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桐泽型葡萄膜炎(kinsawa uveitis)或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1,2].本病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血管炎、玻璃体浑浊和后期视网膜脱离[3].早期不易确诊,但病情发展迅速,视功能损害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近2年来,我院发现5例,其中3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联庆;吴伯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治疗一般以保守疗法为主,其中推拿治疗CSR有较好疗效.我科从2004年1月以来,以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CSR,同时以推拿、牵引为对照组对118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熊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可拉明等联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

    我院自2000年8月~2004年12月,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可拉明、洛贝林、纳洛酮联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东;陈雄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

    特发性水肿指临床上无任何明显已知病因的浮肿,多见于女性患者.笔者1997~2004年以来应用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娅珍;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用血脂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5例,均为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1~9年.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90岁,平均58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7~86岁,平均57岁.冠心病35例,高血压病20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瓣膜性心脏病12例,心肌炎8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45例,Ⅲ级35例,Ⅳ级5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排除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及严重的肝肾疾病等.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