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江;汪卫忠
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异常,外阴、阴道肿痛或瘙痒、或伴全身症状、白带检查见病原体者,称为炎性带下病[1].笔者于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药内外夹治治疗炎性带下病1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严宇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收治急性环已酮中毒42例.其中出现呼吸衰竭12例均抢救成功,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吉威;吕明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笔者近3年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宫颈糜烂6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按摩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并与单纯药物治疗作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71例主穴取风池、头维、合谷等予以电针治疗后行头颈部按摩,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对照组63例予以阿米替林口服,始予25mg,睡前服,每3~4晚增加12.5~25mg,直至每日100~250mg,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0.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配合按摩治疗紧张性头痛有确切疗效,优于单纯阿米替林治疗.
作者:毛芝芳;王晋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2~8mg/天)基础上,再给予氯沙坦(25~100mg/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
作者:陈东妹;王碧炯;王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自血疗法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24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魏英;冯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应用冬虫夏草辅治儿童哮喘患者40例,疗效满意,并观察治疗前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杜娟;周建;陈冰蓉;胡谷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将我科1993年~2001年10月收治的IP(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特征是免疫复合物(IC)沿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本病具有病情变化缓慢且有自发性波动,预后差别大以及药物治疗相对不敏感等特点.因此,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病因之一,而MOF又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诊治的糖尿病并发MOF病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马晓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收集1995年11月以来有完整资料的外伤性脑梗死17例,对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夏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奥氮平(Zypre xa)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时间不长,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氯氮平是一种较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虽肯定,但其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我院通过两者比较来评价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盘圣明;赵黎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2~2005年我院门诊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男21例,女57例;对照组70例,男19例,女51例;两组年龄均15~56岁.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关于偏头痛新修订的分类法及诊断标准[1],并排除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畸形.治疗组根据中医宏观辨证结合西医辅助检查分为:①瘀血痰阻型:头痛以一侧为主,呈针刺或钻顶样疼痛伴眩晕、头脑昏沉,患侧颞动脉显露,巩膜血管广泛增粗弯曲;苔腻脉弦涩,血压偏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②濡湿型:头痛一侧或双侧,头重如裹,伴胸闷眩晕,四肢困倦,苔腻,脉濡滑,血小板正常;脑血流图示脑动脉轻、中度收缩.③肝肾阴虚型: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以头目胀痛为主,发作时面红耳赤,五心潮红,重按或轻叩头部能减轻,舌面干燥少津,脉弦数,血压偏低,部分血流加速.
作者:刘会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目的基因至DC,研究DC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分别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IL-18/gp100-DC瘤苗对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IL-18/gp100-DC瘤苗治疗后,能明显增强CTL和NK活性,提高IFN-γ和IL-2的分泌水平,使体内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坏死,瘤体及瘤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为发挥抗肿瘤作用所必须,NK细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辅助性T细胞1(Th1)型细胞因子IL-18基因修饰的gp100-DC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王峻;何炳荣;沈建根;邵传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的无创指标之一[1].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证实,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均表现出明显的HRV异常.HRV是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2~5],但有关HR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预后的判断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HRV分析,探讨HR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马俊;杨佳琦;李琰华;刘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例采用LEF联合小剂量强的松(30mg/日)治疗,观察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白细胞及临床副反应.结果:40例各型慢性肾小球疾病总完全缓解率60%,总有效率96%.其中24例初治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20例,完全缓解率83.3%,11例难治性肾病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27.3%.有病理资料的10例,LEF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及微小病变疗效较好.LEF治疗后肝肾功能及白细胞无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P>0.05.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6例恢复正常.结论:LEF配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有较好疗效,对已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仍可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价格相对较低,可较长期服用,从而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辟疆;周逊;赵华;邱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我院2000~2004年间收治的桥本氏病30例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健;谌步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临床上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占下肢骨折的1%~10%[1].我院自1999年9月~2003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Ⅲ型骨折2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志江;汪卫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昆;方振辉;王娅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1998~2002年随机将44例老年术后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预防措施(预防组)与不采取预防措施(对照组).比较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启;楼秀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