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

夏黎明

关键词:脑梗死, 外伤性, CT, 诊断价值
摘要:笔者收集1995年11月以来有完整资料的外伤性脑梗死17例,对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外夹治治疗炎性带下病

    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异常,外阴、阴道肿痛或瘙痒、或伴全身症状、白带检查见病原体者,称为炎性带下病[1].笔者于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药内外夹治治疗炎性带下病1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严宇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介素-18对树突状细胞瘤苗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进一步提高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目的基因至DC,研究DC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分别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IL-18/gp100-DC瘤苗对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IL-18/gp100-DC瘤苗治疗后,能明显增强CTL和NK活性,提高IFN-γ和IL-2的分泌水平,使体内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坏死,瘤体及瘤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为发挥抗肿瘤作用所必须,NK细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辅助性T细胞1(Th1)型细胞因子IL-18基因修饰的gp100-DC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王峻;何炳荣;沈建根;邵传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麻黄油灌肠液对大鼠大肠排空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麻黄油灌肠液对大鼠大肠的排空作用,确定不同浓度的药效.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按照麻黄油灌肠液的不同浓度,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和传统肥皂水灌肠液组.监测灌肠后排便所需时间,并检查肠内粪便剩余粒数,所得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麻黄油高浓度和中浓度组大鼠排便需时明显短于其他两组;低浓度组也短于传统肥皂水灌肠液组.三种麻黄油浓度组粪便颗粒剩余都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麻黄油灌肠液能够明显促进大鼠大肠排空,高浓度组效果佳.

    作者:陈爱华;刘长宝;韩丹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血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自血疗法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24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魏英;冯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CEI合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合并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2~8mg/天)基础上,再给予氯沙坦(25~100mg/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

    作者:陈东妹;王碧炯;王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参枳术饮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笔者将丹参枳实饮应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照;郑晨果;鲍银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我院自1998~2002年随机将44例老年术后病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预防措施(预防组)与不采取预防措施(对照组).比较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启;楼秀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道疾病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笔者综合分析33例再次胆道手术病例资料,就再次胆道手术的原因,提出我们的初步意见及防治措施,以求提高胆道疾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叶丹;王忠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

    我院自2001年起,运用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静脉滴注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附睾炎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外敷治疗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笔者近3年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宫颈糜烂6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病理特征是免疫复合物(IC)沿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沉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本病具有病情变化缓慢且有自发性波动,预后差别大以及药物治疗相对不敏感等特点.因此,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芪四君子汤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化疗过程中加用中药可以避免和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我院化疗科采用黄芪四君子汤加减配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对照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丁纪元;孟昭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观察

    奥氮平(Zypre xa)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时间不长,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氯氮平是一种较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虽肯定,但其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我院通过两者比较来评价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盘圣明;赵黎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疗体会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桐泽型葡萄膜炎(kinsawa uveitis)或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1,2].本病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血管炎、玻璃体浑浊和后期视网膜脱离[3].早期不易确诊,但病情发展迅速,视功能损害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近2年来,我院发现5例,其中3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联庆;吴伯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笔者对我院2003年~2005年4月降糖药物的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争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昆;方振辉;王娅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

    特发性水肿指临床上无任何明显已知病因的浮肿,多见于女性患者.笔者1997~2004年以来应用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娅珍;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合穴位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中医中药+穴位电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9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瑞芬;陆海娟;施孝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为新生儿期的严重疾病,活产儿中发生率约0.1%~0.2%.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经硫酸镁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PPHN 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珍;王昕昕;卢洪萍;陈炳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虫草对儿童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科应用冬虫夏草辅治儿童哮喘患者40例,疗效满意,并观察治疗前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杜娟;周建;陈冰蓉;胡谷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