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琴;胡琳丽;王兴辕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笔者经多年研究探索,就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与防治,不揣浅陋,论述如下.
作者:李振中;尹翠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现采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4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怡;何华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随意排出,产后、术后多见.我院应用电针+艾灸治疗与电脑中频+艾灸治疗进行对照比较,前者的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林秀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于2005年6月~8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飞;鲍仁孝;舒亚玲;于洪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7月,收治脑梗死患者34例,采用东凌迪芙合灯盏细辛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勇福;陈应强;陈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雷公藤(Tripteryq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茅科雷公藤属长年生藤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积、杀虫、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对自身免疫等难治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肾病等)有独特疗效,但可产生毒性反应.
作者:赵惠莎;冯丙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他汀类舒降之、贝特类力平之调脂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26例,联合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均见明显改善(P<0.05或<0.01).但血脂康组肝功能改善优于联合组(P<0.05).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及脂肪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者,血脂康优于舒降之、力平之调脂药.
作者:洪明莹;王维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1990~2005年,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峰;张娅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合顺铂(DDP)、丝裂霉素(MMC)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86例经皮细管闭式引流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6例在胸腔内注入DDP 80mg、MMC 10mg;对照组40例胸腔内注入DDP 80mg;1周后重复,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3%,对照组5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合DDP、MMC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阿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用于胆石症、胆囊炎患者治疗具有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后遗症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因胆囊切口处钛夹的刺激、胆囊摘除后胆汁直接进入肠腔,术后部分病例可有微热、右季肋痛、大便溏薄及头晕、口干、睡眠差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作者:黄孝明;张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和血中尿酸结晶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脏及代谢障碍病变等多种病症,以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多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现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和笔者临床经验,探讨对痛风的认识和中医的辨证论治.
作者:高海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娇妹;樊慧苏;卢芹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Shechzer提出,并随着1976年第一台PCA泵在英国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止痛技术.PCA技术可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皮下镇痛(PCSA)和外周神经镇痛(PCNA)四大类.PCEA技术是常采用的一种镇痛技术,与传统肌注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投放用药等优点[1].现将我院术后接受PCEA镇痛治疗60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夏舒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栓塞(尤其是心源性)常引起严重脑水肿、脑疝,死亡率高达5%~15%[1],致残率更高.且由于栓子特性,再灌注损伤严重,易引起脑血管痉挛.有资料显示,依达拉奉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管内皮损伤,能有效抑制脑水肿,防止大血管痉挛.笔者采用依达拉奉与葛根素联合治疗脑栓塞,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血液含病毒量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体液[1],其中以HBV感染危险性高,约占5%~40%[2].护士在医疗操作中易被针刺损伤,严重者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甚或致重症肝炎.现将4例护士针刺损伤后致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处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重复异位妊娠的病例也相应增多[1].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与首次异位妊娠临床特点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重复异位妊娠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小迎;许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对全麻后病人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75岁,体重50~65kg.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20例,下腹部手术18例,乳腺癌手术12例,脊柱下肢骨科手术8例,胸外科手术2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时间、术中全麻药用量等具可比性.
作者:郑洁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就我院成立儿童癫痫门诊以来有材料纪录的、由本院及外院初诊为癫痫,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治疗并进行随访,证实为非癫痫发作的患儿34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何增洪;郑良武;毛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丝裂霉素等,均为强刺激的发疱性化疗药物[1].一旦出现药物外渗,往往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坏死、溃疡的发生.自2000年2月~2005年6月,我所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1例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和激素局封、冰敷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婷婷;杨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老年人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往往不典型,极易误诊.我院自1996~2004年收治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正华;吴胡明;马小董;徐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