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莎;冯丙江
我院采用穴位注射及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腰腿痛145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3年6月以来,我院镇痛门诊接诊疼痛患者238例.其中腰腿痛145例,占60%,男43例,女102例,年龄26~89岁.
作者:苏新坤;贺元勋;朱益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共6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头孢唑啉钠5.0g与地塞米松5mg同时加入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使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鹏;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28例(单纯外伤性脑梗死9例,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19例)的疗效.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24例(单纯外伤性脑梗死7例,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17例)的疗效(有效率、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8,P<0.05),治疗组中,单纯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χ2=4.30,P<0.05).结论:葛根素与纳络酮合用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对单纯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合并脑挫伤、颅内出血的外伤性脑梗死.
作者:宋清安;陈丹;陈志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1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菊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于1995~2004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际江;项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就我院成立儿童癫痫门诊以来有材料纪录的、由本院及外院初诊为癫痫,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治疗并进行随访,证实为非癫痫发作的患儿34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何增洪;郑良武;毛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左归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吕国强;李松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感冒在儿科临床中占很大比例,笔者总结多年案例,谈下列几点体会.
作者:吴华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和血中尿酸结晶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脏及代谢障碍病变等多种病症,以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多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及膳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现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和笔者临床经验,探讨对痛风的认识和中医的辨证论治.
作者:高海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决明子对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纤黏蛋白(FN)的表达;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和糖尿病组比较,决明子治疗能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活化和FN表达,减少24小时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脂及肌酐水平,减轻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堆积.结论:决明子对DN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明正;张小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随意排出,产后、术后多见.我院应用电针+艾灸治疗与电脑中频+艾灸治疗进行对照比较,前者的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林秀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用于胆石症、胆囊炎患者治疗具有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后遗症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因胆囊切口处钛夹的刺激、胆囊摘除后胆汁直接进入肠腔,术后部分病例可有微热、右季肋痛、大便溏薄及头晕、口干、睡眠差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作者:黄孝明;张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探讨传统针灸疗法、手法推拿、牵引加推拿疗法三者对腰椎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我们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压疮是长期作用于人体局部、持续而不减轻的压迫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本院神经内科对Ⅱ~Ⅲ度小面积压疮患者使用珍珠粉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雪琴;胡琳丽;王兴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约占急性胰腺炎的40%~80%,病情越重,肠麻痹越明显.我院采用参附注射液合中药灌肠治疗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红;宋欣伟;宋文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于2003年4月~2005年6月,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吉巨芬[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翁国爱;童成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2002年5月~2004年12月采用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关节错位所致的顽固性呃逆36例,效果颇佳,现小结如下.
作者:郭春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雷公藤(Tripteryq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茅科雷公藤属长年生藤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积、杀虫、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对自身免疫等难治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肾病等)有独特疗效,但可产生毒性反应.
作者:赵惠莎;冯丙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丝裂霉素等,均为强刺激的发疱性化疗药物[1].一旦出现药物外渗,往往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坏死、溃疡的发生.自2000年2月~2005年6月,我所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1例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和激素局封、冰敷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婷婷;杨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1990~2005年,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峰;张娅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