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国爱;童成礼
我院采用穴位注射及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腰腿痛145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3年6月以来,我院镇痛门诊接诊疼痛患者238例.其中腰腿痛145例,占60%,男43例,女102例,年龄26~89岁.
作者:苏新坤;贺元勋;朱益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重复异位妊娠的病例也相应增多[1].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与首次异位妊娠临床特点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重复异位妊娠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小迎;许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运用经皮穿刺接触性导管溶栓合中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29例,首先在腔静脉内放置滤器,然后用导丝通过血栓部位用溶栓导管直接缓慢灌注尿激酶,配合中药及川芎嗪静脉滴入.结果:溶栓有效率100%;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症状明显改善,大腿周径接近正常.结论:经皮穿刺接触性导管溶栓合中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作者:邵刚炯;陈林军;徐达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合顺铂(DDP)、丝裂霉素(MMC)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86例经皮细管闭式引流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6例在胸腔内注入DDP 80mg、MMC 10mg;对照组40例胸腔内注入DDP 80mg;1周后重复,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3%,对照组5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合DDP、MMC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阿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门诊部近5年来采用中药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54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单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老年人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往往不典型,极易误诊.我院自1996~2004年收治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正华;吴胡明;马小董;徐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上接2006年16卷第2期第69页)3 DN的预防与治疗DN总的防治原则:一早(早诊断),二管(饮食管理),三控(控制血糖、血压、高脂血症即脂质代谢紊乱),四调(调整免疫功能、电解质紊乱),五保(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恶化),六治(治疗肾衰及各种并发症).DN防治措施的时机与水平将决定其预后.
作者:崔极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老年人常见疾病如代谢疾病、原发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并发蛋白尿的发生率增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苯那普利治疗老年人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包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就我院成立儿童癫痫门诊以来有材料纪录的、由本院及外院初诊为癫痫,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治疗并进行随访,证实为非癫痫发作的患儿34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何增洪;郑良武;毛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雷公藤(Tripteryq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茅科雷公藤属长年生藤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积、杀虫、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对自身免疫等难治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紫癜、肾病等)有独特疗效,但可产生毒性反应.
作者:赵惠莎;冯丙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2002年5月~2004年12月采用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关节错位所致的顽固性呃逆36例,效果颇佳,现小结如下.
作者:郭春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价、转移复发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8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血清CA125水平,并与2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病组)及31例健康人(健康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健康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肺癌组血清CA125水平较健康组及肺良性疾病组显著增高(P均<0.01),但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意义,男女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Ⅰ、Ⅱ、Ⅲ、Ⅳ期组间血清CA125平均水平依次显著性递增(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之间血清CA125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腺癌高,与小细胞癌组、鳞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患者治疗前CA125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转移复发者CA125水平也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肺癌分期及组织类型相关,对肺癌的进展复发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艳茹;周月芬;王永辉;陈旭峰;应筱莉;李洁;朱月娇;柳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药甘草又名甜菜、蜜草、美草,是一种豆科植物.中医理论认为,甘草性甘、平,入肝、脾、肺经,能调和诸药,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痨七伤,能润肺解毒,和中缓急.甘草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惊厥、抗肿瘤、镇痛、利尿等作用.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苷(glycyrrhizin)、甘草甜素,从甘草根中提取,由一分子的甘草次酸和两分子的葡萄糖醛酸组成.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苷对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这一内容作详细阐述.
作者:邱振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决明子对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纤黏蛋白(FN)的表达;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和糖尿病组比较,决明子治疗能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活化和FN表达,减少24小时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脂及肌酐水平,减轻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堆积.结论:决明子对DN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明正;张小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左归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吕国强;李松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经前痤疮是指妇女月经前10天左右,在颜面皮脂丰富的部位出现对称分布,以炎性丘疹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经后症状迅速缓解,呈周期性发作.笔者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柯友辉;陈浩波;杜晓靖;周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对全麻后病人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75岁,体重50~65kg.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20例,下腹部手术18例,乳腺癌手术12例,脊柱下肢骨科手术8例,胸外科手术2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时间、术中全麻药用量等具可比性.
作者:郑洁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泄泻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便下完谷不化为特征的疾病.夏秋季节是本病的发病高峰,现将近年来泄泻的中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邵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丝裂霉素等,均为强刺激的发疱性化疗药物[1].一旦出现药物外渗,往往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坏死、溃疡的发生.自2000年2月~2005年6月,我所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1例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和激素局封、冰敷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婷婷;杨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12月采用切复经椎弓根钉内固定+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0例.术后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早期康复等综合性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方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