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迎;许群
中药甘草又名甜菜、蜜草、美草,是一种豆科植物.中医理论认为,甘草性甘、平,入肝、脾、肺经,能调和诸药,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痨七伤,能润肺解毒,和中缓急.甘草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惊厥、抗肿瘤、镇痛、利尿等作用.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苷(glycyrrhizin)、甘草甜素,从甘草根中提取,由一分子的甘草次酸和两分子的葡萄糖醛酸组成.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苷对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这一内容作详细阐述.
作者:邱振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逍遥散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为调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笔者采用逍遥散辨证加味治疗肝木病变殃及肺气所致的咳嗽,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玉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随意排出,产后、术后多见.我院应用电针+艾灸治疗与电脑中频+艾灸治疗进行对照比较,前者的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林秀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左归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吕国强;李松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丝裂霉素等,均为强刺激的发疱性化疗药物[1].一旦出现药物外渗,往往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坏死、溃疡的发生.自2000年2月~2005年6月,我所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1例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和激素局封、冰敷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婷婷;杨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压疮是长期作用于人体局部、持续而不减轻的压迫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本院神经内科对Ⅱ~Ⅲ度小面积压疮患者使用珍珠粉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雪琴;胡琳丽;王兴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老年人常见疾病如代谢疾病、原发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并发蛋白尿的发生率增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苯那普利治疗老年人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包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用于胆石症、胆囊炎患者治疗具有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后遗症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因胆囊切口处钛夹的刺激、胆囊摘除后胆汁直接进入肠腔,术后部分病例可有微热、右季肋痛、大便溏薄及头晕、口干、睡眠差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作者:黄孝明;张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Shechzer提出,并随着1976年第一台PCA泵在英国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止痛技术.PCA技术可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皮下镇痛(PCSA)和外周神经镇痛(PCNA)四大类.PCEA技术是常采用的一种镇痛技术,与传统肌注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投放用药等优点[1].现将我院术后接受PCEA镇痛治疗60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夏舒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对全麻后病人行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75岁,体重50~65kg.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20例,下腹部手术18例,乳腺癌手术12例,脊柱下肢骨科手术8例,胸外科手术2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时间、术中全麻药用量等具可比性.
作者:郑洁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就我院成立儿童癫痫门诊以来有材料纪录的、由本院及外院初诊为癫痫,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治疗并进行随访,证实为非癫痫发作的患儿34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何增洪;郑良武;毛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血液含病毒量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体液[1],其中以HBV感染危险性高,约占5%~40%[2].护士在医疗操作中易被针刺损伤,严重者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甚或致重症肝炎.现将4例护士针刺损伤后致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处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翠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于1995~2004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际江;项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1990~2005年,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峰;张娅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于2003年4月~2005年6月,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吉巨芬[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翁国爱;童成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栓塞(尤其是心源性)常引起严重脑水肿、脑疝,死亡率高达5%~15%[1],致残率更高.且由于栓子特性,再灌注损伤严重,易引起脑血管痉挛.有资料显示,依达拉奉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管内皮损伤,能有效抑制脑水肿,防止大血管痉挛.笔者采用依达拉奉与葛根素联合治疗脑栓塞,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共6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头孢唑啉钠5.0g与地塞米松5mg同时加入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使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鹏;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他汀类舒降之、贝特类力平之调脂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26例,联合组2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均见明显改善(P<0.05或<0.01).但血脂康组肝功能改善优于联合组(P<0.05).结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高脂血症及脂肪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者,血脂康优于舒降之、力平之调脂药.
作者:洪明莹;王维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7月,收治脑梗死患者34例,采用东凌迪芙合灯盏细辛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勇福;陈应强;陈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12月采用切复经椎弓根钉内固定+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0例.术后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早期康复等综合性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方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