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的变化

陈益民;许志良;袁新旺;俞颖

关键词: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方法: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及正常人40例血清IL-6、TNF,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IN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糖尿病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6、TN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病情发展,检测血清IL-6、TNF水平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钢丝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采用钢丝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吕伟剑;俞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血细胞减少326例病因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26例的病因作一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朱佩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痨药对HBVM阳性者肝功能的影响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结核伴有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本文着重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痨药物及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处理.

    作者:朱育银;郑春玉;叶春娟;章国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999年5月以来我院用小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友仁;毛强;宁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铁皮石斛

    现就铁皮石斛的来源、功效、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作一简介.1 铁皮石斛的来源中药石斛作为一味补阴要药,古今都广泛用之,系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等多种同属植物的茎.而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更是石斛药材中的上品,作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价格昂贵,以味甘、质重、柔韧和粘性大者为佳.主要有效成分石斛碱、多糖等成分.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而成的加工品称耳环石斛、枫斗或铁皮枫斗.目前,铁皮石斛的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随着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上栽培品的资源较为充裕.

    作者:伍芬芳;曾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21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第2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71型感染引起.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造成表皮剥脱.是一种以全身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现将我科自1997年9月~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1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160例疗效观察

    我们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作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定;黄超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肺癌细胞分子学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肺癌由来已久,有关资料表明中医药不仅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广大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细胞与分子角度对中医药治疗肺癌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肺癌及其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客观依据,促进了各家经验的交流与推广.现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细胞分子学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立芳;徐振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80例应用针刀合手法加中西药物治疗,观察1年(治疗组).另8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西药用药时间.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26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显效率85.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西药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合手法加中西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早期有效,更快地缓解疼痛,控制症状和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并可有效地减少西药用药时间和副作用.

    作者:木荣华;张纯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服番泻叶预防美施康定所致便秘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症状之一,每天约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疼痛折磨,其中中度和重度疼痛占60%[1].美施康定作为强效中枢镇痛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在有效控制疼痛的同时,突出不良反应为便秘.经本院近2年临床观察,口服美施康定患者,便秘发生率为90%~100%.我们应用番泻叶预防美施康定所致便秘,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0例临床分析

    在产科临床上为挽救母儿生命,对于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患者行剖宫产术为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清;陈菊凤;周菊芳;田耜奇;王新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如急于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解除梗阻症状,且增加病人的创伤,故一般不宜手术.我院近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炎性肠梗阻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进;卫德龙;虞陆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在40多年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其作用平稳、持续,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疗效,可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费用低廉,依从性好,因此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10多年中该类药物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首选药物的应用日趋减少.我国医师与患者都很少把噻嗪类利尿剂作为首先选择的单一抗高血压药.近ALLHAT试验提供的有关噻嗪类利尿剂的循证医学证据再一次唤起人们对利尿剂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重视.ALLHAT研究的结论认为,利尿剂应该是第一步抗高血压治疗中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毓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蛇抗栓酶治疗早期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6~1999年用腹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单个梗死灶直径均<1.5cm,所有病例均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高血压,治疗时血压均控制在21.0/12.0kPa内,用药前测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倾向,查肝、肾功能正常,并在发病1~3小时以内开始治疗.

    作者:姚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可行性.方法:将良性BPH 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IPSS症状评分、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残余尿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使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得以改善,IPSS症状评分明显下降,B超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变小,残余尿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BPH与肾虚、瘀血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BPH确有疗效.

    作者:倪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常见疾病中西医病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3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视网膜脱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继发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比较少见,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本院近10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宣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p16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bax、fas和p16在胃粘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轻、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促凋亡基因)和p16(增殖负调控基因)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SG和轻、中、重度CAG胃粘膜中bax的表达率分别为41.75%、72.41%和78.26%,fas的表达率分别为39.81%、65.52%和78.26%,p16的表达率分别为9.71%、24.14%和30.43%.轻、中、重度CAG与CSG比较,bax、fas、p1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轻、中、重度CAG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ax、fas和p16的高表达,使得细胞增殖/凋亡的比例失衡,在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君杰;徐珊;聂红明;朱曙东;倪桂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扶正祛邪方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减量VAD化疗方案,治疗组23例在VAD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祛邪方.结果:完全缓解(CR)率治疗组60.9%,对照组45.5%,两组CR率及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林文远;莫东华;周润华;易桂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