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银;郑春玉;叶春娟;章国语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3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80例应用针刀合手法加中西药物治疗,观察1年(治疗组).另8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西药用药时间.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26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显效率85.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西药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合手法加中西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早期有效,更快地缓解疼痛,控制症状和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并可有效地减少西药用药时间和副作用.
作者:木荣华;张纯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翼状胬肉传统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改进手术方法以求复发率降至低.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采用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丹;马海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26例的病因作一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朱佩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自1990年9月~2003年9月应用单味草决明冲泡代茶饮治疗习惯性便秘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方法: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及正常人40例血清IL-6、TNF,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IN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糖尿病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6、TN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病情发展,检测血清IL-6、TNF水平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益民;许志良;袁新旺;俞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作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定;黄超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月以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结合介入再通术治疗单(双)侧输卵管中远端阻塞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侃侃;黄求理;柴小民;施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9年5月以来我院用小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友仁;毛强;宁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减量VAD化疗方案,治疗组23例在VAD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祛邪方.结果:完全缓解(CR)率治疗组60.9%,对照组45.5%,两组CR率及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扶正祛邪方配合减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林文远;莫东华;周润华;易桂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腺苷(Adenosine)是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用于终止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国内少见报道.作者近3年在5例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予报道.
作者:潘龙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造成受术者痛苦,若手术特别疼痛,会造成受术者精神创伤,性冷淡,性恐惧等后遗症.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自2003年1月起使用异丙酚作为麻醉药联合米索前列醇开展无痛人流,并在注射异丙酚前,指导病人想象使其感到心情愉快的某特定事物,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萍;周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从1996~1999年用腹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单个梗死灶直径均<1.5cm,所有病例均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高血压,治疗时血压均控制在21.0/12.0kPa内,用药前测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倾向,查肝、肾功能正常,并在发病1~3小时以内开始治疗.
作者:姚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近3年来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均<80岁,发病时间<72h,具有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排除重度高血压(收缩压≥24kPa,舒张压≥13.3kPa)、出血性疾病、溃疡病、近2个月有手术史、房颤或有严重心功能不全、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69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61.4岁;对照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3.1岁.
作者:金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96年到2002年10月本人以通里攻下、行气活血的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肠梗阻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廷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而严重的类型,若不及时有效地救治,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但疗效不尽人意,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自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可行性.方法:将良性BPH 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IPSS症状评分、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残余尿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能使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得以改善,IPSS症状评分明显下降,B超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变小,残余尿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BPH与肾虚、瘀血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益肾通淋与清热化瘀法治疗BPH确有疗效.
作者:倪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继发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比较少见,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本院近10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宣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病率为0.74/10万,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0.14/10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为0.60/10万,属临床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治疗,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仍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现将近年来AA的中医治疗进展作了综述,以寻求AA的更好治疗方法.
作者:林庚庭;魏克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