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意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骨伤科常见病,大多见于手腕部劳动的女工、家庭妇女以及哺乳期女性,往往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大多单纯采用局封,忽视伤科手法的作用,复发率较高,疗效不甚满意.笔者通过近5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局封配合伤科手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就其诊治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徐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象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26例的病因作一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朱佩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而严重的类型,若不及时有效地救治,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但疗效不尽人意,我们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自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及吸宫机械性刺激造成受术者痛苦,若手术特别疼痛,会造成受术者精神创伤,性冷淡,性恐惧等后遗症.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自2003年1月起使用异丙酚作为麻醉药联合米索前列醇开展无痛人流,并在注射异丙酚前,指导病人想象使其感到心情愉快的某特定事物,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萍;周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ax、fas和p16在胃粘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轻、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bax、fas(促凋亡基因)和p16(增殖负调控基因)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SG和轻、中、重度CAG胃粘膜中bax的表达率分别为41.75%、72.41%和78.26%,fas的表达率分别为39.81%、65.52%和78.26%,p16的表达率分别为9.71%、24.14%和30.43%.轻、中、重度CAG与CSG比较,bax、fas、p1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轻、中、重度CAG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ax、fas和p16的高表达,使得细胞增殖/凋亡的比例失衡,在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君杰;徐珊;聂红明;朱曙东;倪桂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继发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比较少见,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本院近10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宣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经方旋复代赭汤为主治疗头部外伤综合征4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伟;施勤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下肢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属外科常见病.对下肢静脉曲张传统治疗多采用开放式手术,而对下肢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则至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2年2月~2003年5月运用自己配制的愈疡粉治疗溃疡,同时结合注射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13例17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宪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消疣汤浸泡治疗肢端寻常疣及跖疣12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符合寻常疣诊断标准(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312~313).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6~50岁,病程6个月~3年,其中肢端型寻常疣65例,跖疣55例;对照组115例,男66例,女49例,年龄及病程与治疗组同,其中肢端型寻常疣68例,跖疣47例.
作者:兰岩菊;刘根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从1996~1999年用腹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单个梗死灶直径均<1.5cm,所有病例均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高血压,治疗时血压均控制在21.0/12.0kPa内,用药前测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倾向,查肝、肾功能正常,并在发病1~3小时以内开始治疗.
作者:姚常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始采用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3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方法: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及正常人40例血清IL-6、TNF,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IN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③糖尿病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L-6、TN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病情发展,检测血清IL-6、TNF水平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益民;许志良;袁新旺;俞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在40多年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其作用平稳、持续,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疗效,可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费用低廉,依从性好,因此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10多年中该类药物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首选药物的应用日趋减少.我国医师与患者都很少把噻嗪类利尿剂作为首先选择的单一抗高血压药.近ALLHAT试验提供的有关噻嗪类利尿剂的循证医学证据再一次唤起人们对利尿剂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重视.ALLHAT研究的结论认为,利尿剂应该是第一步抗高血压治疗中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毓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0例,80例应用针刀合手法加中西药物治疗,观察1年(治疗组).另8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西药用药时间.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26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显效率85.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西药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合手法加中西医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早期有效,更快地缓解疼痛,控制症状和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并可有效地减少西药用药时间和副作用.
作者:木荣华;张纯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华蟾素片联合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患者,既往多次放化疗疗效不佳,近期未行放化疗者.给予金龙胶囊4粒,每日3次,华蟾紊片3粒,1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结果:30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66.7%,1年生存率80.3%,3年生存率27.7%,5年生存率12.1%.治疗期间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金龙胶囊、华蟾素片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毒副反应少,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姚勤红;黄金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混合痔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肿痛、痔核脱出等.手术方法繁多,大多是在外剥内扎术基础上改进而来,但均存在愈合期长、术后疼痛等不足.我院于1995~2000年采用外切内扎加注射固定术治疗256例,疗效满意.
作者:林兴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用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治疗,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姜丕政;姜彩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采用钢丝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吕伟剑;俞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足,使组织缺血、缺氧,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损伤以后发生的严重的应激反应.现就中医学对休克的认识、辨证分型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以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并不少见[1].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肺癌病人236例,其中23例早期无呼吸道症状,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现分析如下.
作者:楼敏芳;汪荣杰;邵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