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肺养阴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

李秀楠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肺炎, 清肺养阴汤, 疗效评价
摘要: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157例

    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157例,显示该药具有安全、方便、效果明显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平;朱国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血细胞保护作用观察

    2002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31例,观察其对末梢血细胞的保护作用,发现该疗法对末梢血白细胞、血小板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建华;杨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术的影响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支架置入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4年1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9例(Ⅰ组)和非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2例(Ⅱ组),观察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前后的CRP、CK-MB、CK、TnI的差异.结果: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50±1.07)mg/L和(3.76±0.74)mg/L,两组比较,P<0.01;Ⅰ组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前后的RP水平差值为(1.36±1.08)mg/L,前后比较P<0.01.结论: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决策有临床意义,并对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评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正明;黄世恩;姚强;沈建瑾;朱建华;傅国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睾丸扭转19例误诊分析

    睾丸扭转为泌尿外科急症,需早期诊断,应争取在6~8小时内复位,否则将影响扭转睾丸的存活.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故常有误诊.我院1994~2003年共收治睾丸扭转36例,其中初诊时误诊19例.现对误诊原因予以分析.

    作者:陈咨毅;洪诗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放疗患者贫血的疗效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放射治疗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同期对照研究,治疗组20例放射治疗同时给予EPO治疗,观察基础、EPO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并与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20例患者基础Hb、RBC、HCT分别为122.8±18.4g/L、3.95±0.62×1012/L、36.49±5.39%,治疗前和治疗后Hb、RBC、HCT分别为100.5±8.95g/L、3.25±0.32×1012/L、30.19±2.77%和112.9±11.8g/L、3.56±0.40×1012/L、33.75±3.64%.治疗组治疗后Hb浓度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骨髓红系造血抑制EPO治疗有效.

    作者:李斌;陈晓钟;张鸿未;王方正;姜锋;冯星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抗早孕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单独西药药流的成功率,但中药的介入往往是在西药结束以后.笔者在临床过程中试尝用中药抗早孕方与西药同步进行,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元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野生绞股蓝复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野生绞股蓝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脂血症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分别以野生绞股蓝复方和野生绞胶蓝单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组间血脂变化、临床症状改善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C、TG、LDL-C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DL-C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生绞股蓝复方调节血脂作用优于野生绞股蓝单方,而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野生绞股蓝.

    作者:谭华炳;唐中科;赵世印;席莲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危重,如果得不到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发生肠坏死、穿孔,并发严重脱水、休克,危及生命.我院从1996年~2003年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282例,误诊24例,误诊率8.5%,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武林;马名方;金海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梅毒性脱发2例

    脱发作为二期梅毒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却易被临床医师忽略.我院于2002年2月~10月发现以脱发为主诉求诊的二期梅毒2例,现予报道.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治体会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常见的腹内脏器损伤,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井冈;李志英;施红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清肺养阴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

    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苦参汤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

    近几年来我院对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采用苦参汤(自拟)泡洗配合1%联苯苄唑乳膏封包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金钱白花蛇的经验鉴别

    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1].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因此常有伪品和混淆品出现,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对其真伪的鉴别,目前已从传统的性状鉴别发展到鳞片、显微、理化、生物技术等方面进行鉴别,其中尤以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技术应用[2,3],为蛇类品种的鉴别提供了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尽管上述先进的方法优点很多,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

    作者:豆久锋;黄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非颅脑手术后早期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治疗

    非颅脑手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临床上时有发生.病因主要是脑血管病变,其次为原有颅脑占位病变,术后脑水肿增加或占位效应增大而出现临床症状,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回顾分析1990年10月~2002年10月共27例非颅脑手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总结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宝康;毛谦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络学说结合生物全息论对针刺有效点的定位

    针刺这一疗法已被公认为自然疗法中作用较好的治疗方法.随着科学进步,理论的不断创新,已有不少医家通过临床实践逐渐发现了一些针刺点对某种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并形成了经验穴.以下是笔者经临床实践,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并取得实效的一种寻找针刺有效点方法.

    作者:蔡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大约影响2%~10%的男性,它是50岁以下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30年来有人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笔者在2000年4月~2004年2月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3例,应用克拉霉素联合高特灵及前列回春胶囊治疗,总结疗效如下.

    作者:水冰;石宵华;于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外敷加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加顺铂、5-Fu序贯腹腔内热贯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银妹;楼丽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并设化疗组25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与化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体重、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反应方面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疗效与化疗组相当,但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体重、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副反应.

    作者:袁国荣;薛骞;王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病理性改变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35例和健康人26例的EDTA-K2抗凝血,用CD-3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用NBY-6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刚性指数、聚集指数、电泳指数等血液流变学参数.同时进行红细胞孵育脆性试验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红细胞RDW、刚性指数和电泳指数、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增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有明显的异常改变,其原因可能与红细胞膜被某些致病因子及其相关物质修饰有关.

    作者:吕霞飞;郭希超;王佩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青蒿琥酯注射液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注射液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青蒿琥酯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恶性疟疾54例,用复方奎方(Quinimax)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6例.结果:青蒿琥酯组有效率96.3%,疟原虫转阴率94.4%;复方奎方组有效率90.3%,疟原虫转阴率91.3%.两组比较,P<0.05.结论:青蒿琥酯和复方奎方均能治疗恶性疟疾,通过对疟原虫无性体强力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和杀灭疟原虫.但青蒿琥酯比复方奎方疗效似更好,副作用少.

    作者:严爱英;勃华雷·平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