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癫痫是阵发性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神经细胞有异常放电,临床以阵发性意识改变或丧失并有阵发性抽搐、感觉异常、特别感觉现象或行为障碍为特征.
作者:陈文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耐量减低是正常糖代谢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发展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因此,积极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对干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调整生活方式并加用吡格列酮的方法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健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多奈哌齐1.1 其他名称多那喜、安理申.1.2 适应证适用于轻至中度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治疗.1.3 注意事项①对本品及哌啶衍生物或制剂中的辅料过敏者禁用.②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应用时,不能哺乳.③不推荐儿童应用本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的消化系统常见病,是一种胃酸相关性疾病.在临证中,采用降逆肃肺止咳汤治疗因本病致咳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约有60余种化学元素,其中无机盐钙、镁、钾、钠、硫、磷、氯7种元素在体内含量较多,称为宏量元素;而铁、锌、铜、锰等元素含量占人体总质量<0.01%,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却有很大的影响,是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作者:姜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前几天曾遇到一位患者,因腰痛半个月前来就诊.该患半个月前出现腰痛,无其他明显症状,未引起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10 d前到单位卫生所就医,尿常规显示白细胞15~18个/高倍视野.按急性尿路感染治疗,给予诺氟沙星口服,但效果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腰3,4棘突旁局限性压痛明显,直退抬高试验
作者:张涛;韩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又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的腹泻,是抗生素药物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不同的抗生素,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性也不同.因此,很多文献对此进行研究,其报道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也有很大差异,大约5%~39%.
作者:闵柏强;陈莫耶;东黎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肛门湿疹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2004年-2006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肛门湿疹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食管的X线检查适用于有吞咽困难或不适感者,还用于食管异物、破裂、穿孔以及先天疾病的诊断.通过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及其周围病变的性质和范围,特别是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以清晰显示食管黏膜的结构,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铁昆;刘山;刘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血压的联合治疗,是指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成分的药物,或采用固定复方制剂的药物,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使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达到目标血压.
作者:Jennifer Frank;M.D;关舒;刘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社区高血压干预主要包括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两个方面.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合理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目的.高血压非药物干预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等内容.现将高血压非药物干预措施简述如下.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系统疾病之一.本病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一般不难诊断,但治疗困难,特别是常用的中医药疗法效果差.笔者曾用自拟再障丸治疗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广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大多采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止血和调经治疗.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妈富隆治疗106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仁芬;黄元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患者的数量大大增加.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更加重视自身保健.为此,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调节血脂药物非常重要.近年来,对我院体检发现的血脂增高患者采用枸杞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月英;吴延庆;张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儿童行为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特殊的儿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在某一特定年龄段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和行为未消失,且顽固地保留下来,形成了习惯,就是儿童行为障碍.本病发生率高,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危害较大.
作者: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食入恶寒是指饮食入胃后出现恶寒、战栗.临床上极为罕见,中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本病例及辨证论治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作多发性抽动症、进行性抽搐、冲动性肌痉挛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常被误诊,因此,必须提高医生的认识,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免耽误治疗.
作者:张彦;李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以表现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有长时间持续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行为障碍.本病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本病以前曾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因缺乏脑损害的证据而废用此名称.美国精神病学会于1980年将其列入注意力不足范畴,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作者:张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生儿低血糖在新生儿期非常常见,若反复发作而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可致永久性脑损伤或新生儿死亡.现对2001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发生低血糖的86例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病例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儿童情绪障碍是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包括强迫症、癔病在内的一组疾病.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多见于>7岁的学龄儿童,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相应增高,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常见的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病.
作者:张彦;李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