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散治疗小儿口腔粘膜溃疡38例临床观察

谢立

关键词:小儿口腔粘膜溃疡, 溃疡散,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散治疗小儿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按年龄段内服不同剂量溃疡散,每日2次,另以冰硼散涂搽患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片,静脉滴注抗生素,另以碳酸氢钠液漱口、龙胆紫涂患处,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5.26%,对照组仅1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溃疡散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疗效较好.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35例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属血证范畴,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虽然H2受体拮抗剂问世后已明显改善这类病人的预后 , 但仍有20 %病人因大出血而需手术治疗.笔者在 2005年 10月~ 2007年 2月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35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内科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自2003年至2006年,对CHF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并与西医治疗的45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旭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试探干细胞与五行相生的相关性

    中医理论中,五行相克的生物学含义就是能量代谢的过程,以此为原则,可以对现有解剖器官进行重新划分(文章待发表).虽然如此,五行相生的生物学含义还是很模糊.中医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是紧密联系的,仅阐明相克而没阐明相生就很难被认为是在遵从中医的理论.

    作者:肖党生;俞玲娣;余国友;杨云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肾纤维化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是发生终末期肾衰的终共同通路,肾纤维化主要表现为不适当结缔组织在肾脏聚集,包括间质胶原(Ⅰ型、Ⅲ型、Ⅳ型)、纤维连接素和一些糖蛋白,导致正常肾结构的改变,伴之肾功能逐渐减退.细胞外基质(ECM)沉积是肾纤维化的主要特点.目前治疗措施主要集中在控制使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蛋白饮食、高血脂、高尿酸及代谢性酸中毒等方面[1].然而,随着对促进肾纤维化机制的不断了解,提出了许多新的阻止肾纤维化发生的可能治疗措施,包括许多处于实验阶段的中西药疗法.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夹瘀型、阴虚血热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四种证型,分别予以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合茜根散加减、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参芪地黄汤加减.并与西医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秀芹;刘春霞;权学莲;许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迟发性近视38例疗效观察

    自2003年7月~2007年5月,笔者采用针灸治疗1迟发性近视38例,并与美多丽滴眼剂散瞳治疗的38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积权;吴亚明;徐建国;全晓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现代中医临床公认其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多首方剂中使用了白术,其特色是运用了白术的相反性能.即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予以相应的不同配伍,发挥白术升与降、浮与沉、补与消等相反属性的治疗功效.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整理论述如下.

    作者:王建康;应武江;应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电针配合艾条灸治疗面瘫108例

    笔者近10余年来,以电针配合艾条灸治疗面瘫10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08例中,男40例,女68例;年龄20~65岁;病程1天到半年;感冒后发病者32例,酒后发病者20例,继发口腔炎症者18例,过度疲劳者40例,无明显诱因者8例;发病7天内就诊者85例,8~14天10例,15天~1个月10例,1个月以上者3例.

    作者:熊向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32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中医辨证与西药头孢唑啉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附睾炎32例,与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32例对照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清肠化滞汤配合灌肠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8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疾病,起病缓慢,病情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肠化滞汤配合灌肠方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德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大柴胡汤配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26例治愈17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

    作者:李锦培;梁桂生;蔡颖娴;廖仲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运用中医体质理论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证治探讨

    无症状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在我国有1.2亿人,约占我国人口的10%,约占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1/3以上.这部分人除可作为传染源,通过一定途径感染正常人群外,持续携带的病毒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发展为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不但给这些人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且可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同时给工作安排和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作者:曹吉宪;李配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三仁汤治疗眼病举隅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八味中药组成,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感受湿热之邪的眼科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举隅如下.

    作者:徐盈;程志娟;汪月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57例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好发于外阴粘膜及肛周皮肤.本病由性生活传播,影响夫妻生活,反复易发不易治愈.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5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其良;张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免煎颗粒咳一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6例

    急性支气管炎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免煎颗粒组成自拟咳一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6例,同时设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观察,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解毒疏络法对肺癌放疗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疏络法对肺癌放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设立单纯放疗对照组53例,放疗加解毒疏络法治疗组55例. 结果:治疗组血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及分级、放射治疗毒性反应、中医疗效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疏络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10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12~64岁,平均34岁;病程5月~7年.对照组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14~66岁,平均35岁;病程6月~7.5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施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佐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急重症,是多数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依据症状的有无及治疗反应,可将心力衰竭分为三个阶段: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笔者于2004年10月~2007年6月,用生脉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玲美;丁晨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鲍严钟治疗男性病验案举要

    吾师鲍严钟,从医四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男性病治疗颇有效验,现择其一二介绍如下.

    作者:黄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瘦素与肾精探述

    瘦素(Leptin),又名消瘦素,源于希腊文leptos.瘦素分子量约16Kb,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由ob基因编码,主要由白脂肪细胞分泌[1].初人们发现人或动物进食后,随着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加,瘦素分泌增加,抑制摄食.

    作者:闵密克;马超武;徐建中;孙浩;詹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