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杰;石志刚
蚕砂在我国自古以来为传统中药药材,随着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均已在不断挖掘其在医药上的新用途.现将研究概况整理以供更好地开发蚕砂资源.
作者:巨君芳;魏克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心理情感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中风后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针刺和心理疏导治疗,并对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32例痊愈,58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针灸加心理疏导可明显地缓解和消除中风后心理情感异常.
作者: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浙江中医杂志>创办已历50春秋.半个世纪以来,杂志致力于中医事业的振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审校着每篇来稿,关心中医界新人的成长.
作者:陆文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婴幼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顽固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初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痒,摩擦或用手搔抓后便出现小米粒样皮疹,逐步变为水泡,水泡破后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用自拟湿疹灵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作者:于翠杰;石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盛世逢盛典,喜庆喜心.天涯共此时,同贺同乐.五十载,于天地自然,仅瞬间而已;于人生历练,天命自然成,或酸或咸或苦或甜,均一并去了;天命年,留下的当是心境,一种洒脱不羁的心境.而您--<浙江中医杂志>--在中医药学苑内独树一帜,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没.五十年,于你还是年轻.五十年的发展,既是承前,也是创新.愿您从今而后,继承传统,又吐故纳新,走得更加的从容而又镇定.
作者:黄代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3月,笔者运用疏肝祛脂汤治疗脂肪肝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义洲;张友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活血温经中药加针刺,治疗合并有痛经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症,疗效较好.
作者:陈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组织损害.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西药以抑酸剂为主,但存在易复发、不良反应多、费用高等缺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自拟竹茹枳实汤口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静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AA,以下简称针麻)下手术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初创期(1959年~1966年),发展期(1967年~1979年),巩固期(1980年至今)3个阶段.现将针麻及针药复合麻醉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肖亮;彭海东;蔡清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肱骨近端粉碎性三、四部分骨折,往往需要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而且更强调早期的对症处理及术后肩关节的功能锻炼.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5月间对23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患者术后予内服活血止痛汤结合功能锻炼,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厉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对其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关键.笔者于2002年7月~2005年9月应用化瘀泄浊汤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8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笑腾;马伟明;岑迎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始发于中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下肢及眼脸或其他部位的轻度肿胀.笔者近年来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8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樟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终止早孕手术.但在手术过程中,会导致孕妇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呻吟汗出、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形成恶性刺激,影响身心健康[1].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寻找到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成为临床迫切的要求.笔者自2004年12月~2005年6月在人工流产术中行电针镇痛治疗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分析如下.
作者:宁维翾;叶君儿;孟见芳;唐小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消糖合剂对2型糖尿病在撤减降糖西药过程中的稳定血糖水平作用.方法:将87例辨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内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口服美吡达每次5 mg、每日3次,及二甲双胍每次250 mg、每日3次的基础上,加服消糖合剂;对照组单纯口服上述西药.结果:治疗组在观察期间所撤减西药的用量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糖合剂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改善症状,并逐步摆脱对降糖西药的依赖,撤减西药.
作者:周建扬;王晖;陈霞波;周开;龚文波;贺娟;王忆黎;高家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不甚满意.笔者近几年来,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46例,并与口服中药治疗的46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而高尿酸血症(HUA)与MS症候群的相关性研究仍是当今热点,大量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上密切相关,早在1975年Bansal就证实血尿酸水平和脂蛋白异常有关,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较高的尿酸,说明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有直接作用.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而尿酸结晶可以诱发炎症反应.相反,脂蛋白通过与尿酸结晶的结合可以降低这种反应.高尿酸血症通过胰岛素的抵抗状态,而致血循环中的内皮素增高,也可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高尿酸血症引发动脉硬化的机制是促进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血小板释放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7].
作者:王琦;李英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5年1月采用赛胃安胶囊加浓缩维生素AD滴剂为主治疗小儿口腔溃疡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丽霞;胡晓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系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临床上立足于调补脾胃,分型论治收效满意.
作者:史桂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老年性尿频,一般责之于肾气不足,而常采用补肾固涩,但实际临床上往往有疗程长,收效慢之虞.仔细辨证,往往有太阳经脉不利之病机,而致肺气失宣.笔者采用宣肺治水,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杜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药物是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尤以拉米夫定为常用.但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易致病毒发生YMDD变异等情况,从而导致病情复发,治疗失败.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归芍异功散加减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枪;陈卫庆;金宏杰;许菊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