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海;夏陈伟
雷少逸是晚清浙江名医,医德高尚、技艺精湛,所著<时病论>,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八句经文为纲领,分述各种时病的病因、病症,自拟治法,并列备用成方和临证治案,卷末则附有医论十三篇.因该书与临床联系密切,所拟诸法疗效较好,加之文辞畅达,颇为近代医家所推崇.然而<时病论>在文字、词汇、修辞等方面亦有不少深奥难懂之处,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对该书的确切理解.
作者:谢季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病者常见的伤科疾患,常因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而影响生活和工作.笔者近年来采用冲洗针穴位注射结合推拿、药饼灸、功能锻炼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建权;严伟;金剑铭;冯爱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近5年来,笔者采用化脓性麦粒灸的方法治疗网球肘80例,并通过康复评定,与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本病与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迁延失治关系密切,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半夏泻心汤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并以单用胃复春片治疗的40例作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荣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间,采用中药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胃癌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晓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前列腺炎患者36例,获效满意,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薛志广;贾东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难治性疾病.近3年来,笔者采用加味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此病发作期患者78例,并与西药保留灌肠的5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肥胖是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笔者自2002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8例,并与同期采用针刺治疗的48例对照,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珊;陈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鼻塞、流涕为特征,常引起患者头痛头昏、嗅觉减退、咽干咽痛,甚者因强行擤鼻,而导致耳鸣、耳闭塞等耳窍疾病.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滴鼻、封闭或激光治疗,但疗效欠佳.庄诚教授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对古方辛夷散进行加减运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洁;庄诚;张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李学铭老师诊治IgA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随多年,现将其诊治该病的要旨介绍如下.
作者:何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主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和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而尤以DNP更为多见,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除控制血糖外,多用扩张血管药及维生素类药物,但效果并不满意.笔者在治疗糖尿病基础上,予中药糖尿病洗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利敏;钟振环;霍永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俞氏加减十味温胆汤是著名中医专家、福建中医学院俞慎初教授在<证治准绳>十味温胆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的经验方.俞师运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失眠颇有心得.笔者私淑其学,近几年来运用此方治疗顽固性失眠36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5例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许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局限性硬皮病又叫硬斑病,是一种局限性皮肤肿胀,逐渐发生硬化萎缩的结缔组织疾病.好发于头皮、腰腹部和四肢.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以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105例,临床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生;李振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近年来,因误用、滥用激素,导致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例越来越多,而且治疗较困难.对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45例,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45例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池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于1995至2004年间,用自拟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财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临床常见病,本病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开始有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从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和发病过程看,病位虽在心,但发病机理与肺系更为密切,邪毒从鼻咽或卫表,侵袭肺系,损伤心脏而显诸症.笔者从肺论治本病,注意疾病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病机变化, 辨证施治, 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略述辨治用药心得如下.
作者:徐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胡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近四十年,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学验俱丰,擅长中医内科.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治疗汗证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前,国内外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为主,但远期疗效低,愈后易复发,且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本院制剂中药宣肺定喘和清肺补肾胶囊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病154例,与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的156例作对比,获效较后者为佳.
作者:陈培继;郑亚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治疗膜样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中药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结果: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6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42.8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的疗效显著优于消炎痛,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许志芃;邱丽;彭小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西医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综合治疗,一方面使肿瘤的疗效得到很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又使治疗面临困境.以化疗而言,几乎对所有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有不同的损伤,对一些不良反应的治疗,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病人出现的证侯十分复杂,且多有正气的极度亏损,治疗中常会出现欲补而不受补、欲攻而正气不支的状况,治疗颇为棘手.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刘亚娴重视运转枢机法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坤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