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及干预中的临床价值

邵荀

关键词:
摘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系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终发生骨骼畸形.早期筛查,同时探索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预防该病、保证患儿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作为研究对象,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并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症进行合理干预.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止血,极易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传统药物,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止血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1].笔者旨在探讨血凝酶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作者:何丽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应用PDCA循环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一旦发生感染,轻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治疗费用负担,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将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华;高喜花;王永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肝性脑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严重肝脏疾病而引发的代谢紊乱,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意识不清,行为失常或者是昏迷.因此,在对该病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极为重要.本文选取了2017年1~12月我院所接收的68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病房护理岗位人员的心理卫生调查分析

    近几年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艾滋病病房的护士工作量日渐繁重,每日面临着要对患者进行抽血、静脉穿刺等高风险、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易造成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本次心理卫生调查分析就是针对艾滋病病房护理岗位人员的心理状况、焦虑程度而进行的.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工作在艾滋病病房的护理工作人员28名护士进行调查,进而对易发生职业暴露现象问题给予提供相关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作者:焦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是由于呼吸机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新生儿往往因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本研究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90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其中,男55例,女35例;平均胎龄(35.36±2.77)周;平均出生体重(2014.05±160.77)g;呼吸窘迫综合征39例,病理性黄疸30例,高胆红素血症1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家属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及中专40例,大专及以上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牛春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合并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临床抢救和护理工作难度较大[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7例患者的临床抢救和护理经过和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42~71岁,平均(53.75±5.23)岁.乙肝肝硬化55例,丙肝肝硬化12例;12例为少量出血,39例为中量出血,16例为大量出血.

    作者:王静;姜文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IPCV),简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该病变的临床特点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PCV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PCV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PCV并接受治疗及定期复查的患者共35例(35眼),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8~87岁,平均(65.8±14.4)岁;左眼17例,右眼18例;15例患有高血压,22例患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抚顺市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都无法逃避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04年国家卫生部等联合发布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数已逾2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18.8%,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有6.1%[1].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数据表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30.2%[2].本研究旨在分析抚顺市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孙雯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治疗性抚触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会对患者带来很大的应激反应.抚触护理一般在儿科应用较多,而考虑到乳腺癌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及手术伤害,本文将抚触护理延伸到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7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入选标准:(1)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I~Ⅱ期乳腺癌;(2)行乳腺癌根治手术;(3)无严重心、脑、肾等躯体疾病.排除因皮肤病、躯体创伤、水肿或疼痛等原因不适于抚触的患者.年龄41~69岁,平均(57.88±10.2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魏淑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第1掌腕关节主要是第1掌骨和角骨组成,均是鞍状关节,拇指内收、屈曲、旋转等功能运动都依赖拇指内收肌、对掌肌、短外展肌等作用,而这些肌肉都附着在第1掌骨[1].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发生后,会对前述肌群造成牵拉,骨折远端因拇长展肌牵拉而向背侧与桡侧移位,因多数是不稳定骨折,对位对线难度较大,保守疗法并不理想[2].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掌骨骨折治疗中有着固定牢固与操作简单等优势,而且患者术后可尽早康复锻炼.本文为进一步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蛋白电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全身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患者慢性肾衰竭及死亡的一大原因.病变早期肾脏仍具有较好的代偿能力,临床症状不明显,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使病情得到一定的逆转.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损害比较敏感的指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管病变与肾小球病变是相互独立的,肾小管病变可能更早发生.本文旨在探讨尿蛋白电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赵仁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分析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在心血管内科中较为常见,正常人或器质性心脏患者均可发生,既往单一应用西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因为长期使用产生了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或引起其他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在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上应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富马酸比索洛尔,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骆玉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研究

    目前,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患者治疗期间多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常常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法.基于此,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盖秋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趋于成熟,乳腺多发性肿块中也逐渐应用微创手术,如微创旋切手术.本研究旨在比较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此,针对1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开展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均为女性,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的年龄30~47岁,平均(38.52±7.41)岁;42例已育、8例未育;观察组的年龄31~48岁,平均(38.89±7.36)岁;40例已育、10例未育.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确诊为乳腺多发性肿块,具备手术指征,且对研究知情,自愿配合.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作者:燕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分析

    消化道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高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以根除Hp、抑制胃酸为主要途径来进行消化道溃疡的防治.本文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在兰索拉唑的基础上联合阿莫西林与碳酸铝镁片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14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其中,男84例,女56例,年龄62~83岁,平均(73.75±6.77)岁,合并Hp感染阳性10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中合并Hp感染阳性为51例,对照组中合并Hp感染阳性为52例.两组临床资料及Hp感染阳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胃镜下证实为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溃疡数目不超过2个,直径不超过2.0 cm;(2)入组前近期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伴有胃镜下活动出血、穿孔、幽门梗阻以及其他严重消化道疾病;(2)心、肝、肾功能不全;(3)正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4)对受试药物过敏;(5)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作者:孙圣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前列腺癌是高发于老年男性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但术后患者的控尿功能极易受到影响,发生尿失禁的风险大大增加.笔者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影响,以期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作者: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评价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推移,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和咯血、胸痛、胸闷和气急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发热、消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核酸检测HBV-DNA在乙肝检测中的作用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相关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及早发现乙肝病毒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感染转归.笔者采用罗氏CAP-CTM HBV-DNA核酸检测平台与罗氏Cobas E601化学发光系统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宝芹;夏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研究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需全面制定个体化的术前、术后治疗和护理方案.本研究将心理干预作为OPCAB患者术前辅助性手段,实施干预的主体是护士,参与者是管床医生,同时要求加强医患沟通,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本文探讨个体化希望护理模式对OPCAB患者的作用.

    作者:陈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各地大型医院进行推广,即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患者因手术造成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及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术后康复速度,提高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我科于2016年3月开始应用FTS理念对前列腺汽化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琼;刘翔宇;杨雪梅;赖雪莲;廖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