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

邢晓明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中药制剂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开发与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面对越来越多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中药注射剂,如何合理选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对9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研究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需全面制定个体化的术前、术后治疗和护理方案.本研究将心理干预作为OPCAB患者术前辅助性手段,实施干预的主体是护士,参与者是管床医生,同时要求加强医患沟通,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本文探讨个体化希望护理模式对OPCAB患者的作用.

    作者:陈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冠心病的分型当中心绞痛为其分型之一,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骨后有压榨感、患者情绪焦虑、晕厥、嗳气等,一旦发作必须立即送医就诊,否则患者面临更大的生命威胁[1].针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本文观察分析以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炎又被称为面神经麻痹、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起病急骤,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向一侧倾斜.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面神经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48.84±4.42)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0~60岁,平均(48.64±4.51)岁).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作者:王以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应激反应能明显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需要积极对待处理,有效的镇痛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生存质量的重用措施.本文旨在探讨疼痛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年龄>18岁;(3)无慢性疼痛;(4)无心、肝、肾、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年龄28 ~ 57岁,平均(43.75±6.58)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黄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腰壮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都开始逐渐的衰退,而由于体内的成骨细胞活动慢慢减弱以及破骨细胞的逐渐增多,致使老年人容易产生骨质疏松,从而引发脊椎压缩性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伴随着疼痛感,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脊椎变形的现象,继而对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影响,由此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辅助治疗中,采用健腰壮骨汤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子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康复训练被提出应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偏瘫肢体的肌力以改善肢体功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也有促进作用,与溶栓治疗配合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及促进康复等目的[1,2].本次研究为了探讨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就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分别给予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与单一溶栓治疗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性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卒中类型,溶栓仍为现阶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式,而尿激酶及阿替普酶作为溶栓的第一代及第二代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尿激酶因其价格低廉,更符合我国国情.阿替普酶于体内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且不增加全身性纤溶亢进,但价格高昂,且仍可导致脑出血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受限[2].本研究以78例急性脑梗死为对象,剖析阿替普酶及尿激酶溶栓后的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张再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出院早期电话干预延续护理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时期出现葡萄糖不耐受情况,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会对母婴造成一系列的合并症,比如: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畸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方法比较简单且方便,也能够访问偏远地区的患者,属于延续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通过电话干预的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文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IPCV),简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该病变的临床特点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PCV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PCV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PCV并接受治疗及定期复查的患者共35例(35眼),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8~87岁,平均(65.8±14.4)岁;左眼17例,右眼18例;15例患有高血压,22例患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价值探析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急性循环衰竭.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心、肾、脑功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并将阶段性健康教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群是脑梗死的高发人群,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醒脑静注射液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其具有抗凝、改善神经细胞内环境、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修复缺损神经细胞等作用,已被广泛用于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笔者旨在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作者:李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低剂量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主要发病原因为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出现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引发疾病,在急性卒中的早期评价是否有存活可挽留的脑组织,有助于临床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邹艳君;肖振平;陈月洁;孙梦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第1掌腕关节主要是第1掌骨和角骨组成,均是鞍状关节,拇指内收、屈曲、旋转等功能运动都依赖拇指内收肌、对掌肌、短外展肌等作用,而这些肌肉都附着在第1掌骨[1].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发生后,会对前述肌群造成牵拉,骨折远端因拇长展肌牵拉而向背侧与桡侧移位,因多数是不稳定骨折,对位对线难度较大,保守疗法并不理想[2].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掌骨骨折治疗中有着固定牢固与操作简单等优势,而且患者术后可尽早康复锻炼.本文为进一步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近些年,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损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施以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3~55岁,平均(35.58±4.4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59±1.04)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5岁,平均(35.54±4.47)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53±1.08)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作者:孙宏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胃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尤其在亚洲国家,中、日、韩的患病率几乎占全球的66.7%.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但其清扫淋巴结、根治肿瘤的效果是否同样令人满意,目前尚待更多验证.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作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朝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转归的影响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意外,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136例患者常见的各种并发症,通过护理干预获得良好转归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两个病房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92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8例、女408例,年龄48~7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15年324例,糖尿病病史5~10年98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62例.136例发生肺部感染68例、应激胃肠出血10例、压疮3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尿路感染14例.经过积极治疗和实施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本组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各种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获得良好转归,无死亡病例发生.

    作者:李玉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柔肝散结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乙肝后肝硬化是肝硬化的重要病因,资料显示[1],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而每年大约有3%的人由慢性乙肝转化为肝硬化.本文采用柔肝散结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诊断标准,HBV-DNA≥104拷贝/ml,排除:肝功能Child-Pugh>8分、合并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酒精性肝病等其他类型肝病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23 ~ 74岁,平均(44.01±9.36)岁;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与中医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云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内毒素及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内毒素(ET)及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54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3例,分别采用动态浊度法及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血清ET和PC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ET、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t=14.33、18.52,P<0.01).以ET≥0.1 EU/ml、PCT≥0.1 ng/ml为阳性标准,ET、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90.3%、93.5%,特异度分别为91.3%、87.0%.结论 测定ET、PCT可明显区分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对于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光瑛;王卫青;于武年;朱伟奇;冯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复合维生素B联合叶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复合维生素B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与复合维生素B,比较两组炎症因子及同型半光氨酸(HCY)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及HCY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结论 叶酸联合复合维生素B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因子疗效显著,并表现出潜在的抗炎作用.

    作者:薛多彩;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1],目前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应用抑酸、抗酸、促消化及消胀药等,但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学在治疗胃肠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临床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助于促胃肠动力、加快胃排空.针刺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