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梅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5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1、3个月使用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患者临床症状、病灶的大小及血供情况进行前后对比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月经量增多患者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56%(28/50)、76%(38/50);痛经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2%(36/50)、80% (40/50);治疗后1、3个月子宫腺肌症病灶消融后血供减少形成凝固性坏死,腺肌症病灶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肌症病灶凝固性坏死率为65%~96%,平均76%;其中凝固性坏死率90%以上的有13例,临床症状缓解显著有效;凝固性坏死率78%以上35例,临床症状缓解有效;凝固性坏死率<20%有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5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HIFU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疗效取决于异位病灶区消融范围的大小;HIFU是一种可保留子宫且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作者:王丽萍;柳弘彦;雷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外周关节慢性炎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目前,临床上尚无可根治该病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尼美舒利等)、生物制剂、改善病情药物(DMARDs)、糖皮质激素、功能锻炼等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我院采用铺灸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程小于5年)以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2].治疗组男21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7.3岁);对照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6~55岁,平均(40.5±6.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孙大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生化检验中,因血液标本不易保存而极易出现血液中红细胞的溶血情况,进而影响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准确度.本文主要分析样本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150例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精确诊断.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21~60岁,平均(42.5±5.4)岁.对照组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0~61岁,平均(41.1±2.4)岁.上述女性患者均处于非月经期,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两组间一般资料,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黎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尤为重要.国内HIV检测方法主要以ELISA方法检测人体内的HIV抗体或P24抗原,由于ELISA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窗口期长、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变异病毒的出现、导致漏检等局限性,仍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血液中的HIV-RNA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窗口期,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可以检出变异病毒株.本文对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对HIV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宝芹;夏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人们发现高血尿酸症(HUA)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研究显示HUA还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等因素促进动脉硬化发生,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威胁患者生命.本次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硬化病变相关指标,探讨两者间关系.
作者:马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类型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多给予水杨酸制剂类的肠溶片来控制症状,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无需再进行其他治疗,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及血便症状更严重,单一治疗效果不佳,需辅助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进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1].本文主要针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以下.
作者:宋先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停药后,再应用595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39例皮肤真性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为第1天0.5 mg/kg,第2天1 mg/kg,第3天及以后2~3 mg/kg,疗程为5~l3个月,平均7个月,停药的平均年龄为28个月.治疗结束停药后,局部仍有瘤体残留的76例患儿皮损部位再序列接受美中互利公司生产的Vbeam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治疗4~6次,间隔4~6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76例患儿疗效良好,序列接受激光治疗后,局部遗留的瘤体均有明显消退,局部外观明显改善,达到治愈标准;4例出现水疱、破溃、结痂,1周后愈合,无瘢痕遗留.1例由于搔抓出现局部感染,2周后愈合.2例出现色素脱失,1例出现色素沉着,随访6个月后均自行恢复.1例局部皮肤纹理改变,随访6个月后较前有所改善.结论 对口服普萘洛尔停药后仍有瘤体残留的血管瘤患儿,应用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快速消退,遗留痕迹轻或无,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定且安全,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白艳玲;邹凌云;顾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近年来,笔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并硅胶管环形置入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67例(67眼),男51例、女16例,年龄14~63岁、平均(34.7±11.6)岁,左眼19例、右眼48例,合并眶内侧壁和眶下壁复合性骨折9例;致伤原因有车祸伤、拳击伤、锐器伤、摔伤等,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37h、平均(9.7±6.4)h,伤后12h内就诊44例、超过12 h就诊23例,临床表现有颜面及眼睑组织损伤、溢泪,泪道检查示泪小管离断,均符合泪小管断裂诊断标准,其中上泪小管断裂6例、下泪小管断裂61例,断裂处距泪小点<6 mm者39例、≥6 mm者28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均除外眼睑组织缺损性损伤、感染糜烂及其他手术禁忌证者.
作者:任娜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腹痛是儿科就诊患儿的常见原因,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恐惧、查体不配合等,常导致病史不清诊断困难.此时使用无创安全的高频超声进行腹部扫查,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腹部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明确依据.为探讨高频超声在腹痛患儿中的诊断价值,现将314例腹痛患儿的就诊超声检查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调取并整理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腹痛就诊的314例患儿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男189例,女125例,年龄11个月~11岁.
作者:宫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减轻炎症表现.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起着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笔者总结科室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地塞米松的过程中有36例患者发生呃逆,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36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发生呃逆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19~72岁,平均(45±5.6)岁.原发疾病为面神经炎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单神经损伤4例,其他疾病2例.初次使用13例,再次重复使用23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做为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传染率.输血是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也成为避免传播的关键.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丙肝病毒抗体(HCV-Ab),阳性者(单项或双项)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进行确证.进而了解HCV-cAg的检测意义,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支持.报告如下.
作者:潘微;李冰;陈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Survivin是细胞凋亡抑制家族(IAP)的成员之一,它可以抑制caspase的激活,从而导致负调控细胞凋亡及细胞程序性死亡.Survivin蛋白在大多数人类肿瘤和胎儿组织是过表达的,但在终末分化细胞完全不表达.这就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COX-2属于诱生型COX,由炎症反映细胞产生及刺激后诱导生成为主,其参与肿瘤的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形成等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1~3].本文主要探讨Survivin和COX-2在肺腺癌样本中表达的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代萌;赵晓慧;江玲;任丽娜;刘媛;刘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常见的疟疾如间日疟和三日疟,繁殖周期有一定的规律,故标本的采集时间可根据患者发热的时间比较容易选择.但恶性疟疾患者发热程度和时间均不规则[1],选择佳的采样时间点较难捕捉.为了提高检测的阳性率,笔者自行设计,在患者发热期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然后将标本放置37℃水浴箱温浴培养,选择3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制片染色镜检,不同时间点可检测到不同阶段的疟原虫,可提高恶性疟疾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徐灵;崔邦铨;董成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与糖尿病并存加重患者症状,使病情更为复杂,为探讨药物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共90例,均为初治,有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等.其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参照2014年WHO提出的标准,即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者,任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BG)≥7.0 mmol/L,无糖尿病的患者3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降糖治疗后,依据空腹血糖不同,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其中观察组1有30例,FPG≤7.0 mmol/L;观察组2有26例,FPG≥7.0 mmol/L;非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晋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病因主要是小儿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受到外界气温变化时,易出现感染,导致肺炎.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因此,探讨小儿肺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1].本文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肺炎患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治疗组患儿通过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的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妍;邵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导致椎动脉受累使得患者出现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可以经过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本文对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针灸治疗)、观察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43.68±8.37)岁;病程1个月至5年,平均(2.27±0.63)年.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3~70岁,平均(45.49±8.32)岁;病程2个月至5年,平均(2.15±0.58)年.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部分医院开始使用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的方式,此方法手术过程简单、效果可靠.本文将我院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手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对照观察,为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保守治疗后无效的90例产妇.纳入标准:无其他盆腔病变,无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
作者:周晓光;周宏;祝美洲;刘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它的应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长时间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传统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将我院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间住院患者6125例,其中,男4236例,女1889例.共发生35例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10例,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7例,局部渗血12例.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胃酸浓度关系密切,因此,抑酸治疗、促进胃排空已经成为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药的左旋异构体,是一种常用的抑酸药物,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莫沙必利的作用是促进胃排空,并能有效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笔者旨在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修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