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君
本文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复发性输尿管狭窄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狭窄成形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曹景朝;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后,对于再次妊娠的女性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出现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症状.因此,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在降低孕妇和新生儿产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影响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尿流动力学是泌尿科领域一门边缘学科,可为下尿路梗 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检查中患者不能听取口令、体位改变、配合不佳、尿流中断或尿量不足等,以及压力流率同步测定中侧压管的插入及连接等的正确与否均影响结果的判定.本文对在我院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96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雪梅;李素琼;廖群;赖雪莲;佐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清楚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一种耳病,虽然在临床上有40%~50%的患者可出现自行治愈[1],但仍需要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彻底失聪.目前认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与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有关[2].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单用时疗效不一.高压氧能够改善听神经缺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采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文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8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皮肤紫癜、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均自行消退.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及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芹;李德中;莫晔;刘运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由于抗凝药物的耐受性和半衰期存在个体差异,常年服用抗凝剂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检测凝血因子,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结果来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以达到佳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故此类患者常单独检测凝血因子且需长期动态观察.本文采用真空采血管单独检测凝血因子添加辅管的方法,使血标本和抗凝剂的比例符合实验要求,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报告如下.
作者:徐灵;董成林;李超男;赵娜;李仁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放疗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可直接攻击肿瘤而起到即时的疗效,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负效应,研究表明,放化疗在实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可引起多种毒副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因不耐受而拒绝化疗.近几年,中药对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逐步得到关注,本研究对NSCLC患者加用扶正抗癌方,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室壁运动异常为常见超声心动图征象,临床多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诊断,效果较为理想.本文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在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失眠是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症状,目前对围绝经期失眠主要采用镇静剂、诱导剂等进行治疗,但长期用药不但会出现耐药性,还会加重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开展健康教育不但是围绝经期女性的特殊需要,还能为其晚年的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疗法主要是以音波的形式作用于机体大脑的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边缘系统,从而调节机体的大脑皮质及机体的行为及情绪[1].笔者在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中施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云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近年来COPD在全球死亡原因的排名已上升至第三位,急性加重是COPD病程中的重要不良事件,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慢阻肺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一项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6个城市24家医院723例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进行面对面访问,总直接费用13314元/人年,约占家庭税后年平均收入40%,年人均直接医疗总费用11744元;有统计显示,在中国存在大量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COPD综合评估GOLD级别C、D组(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占86.1%,60%的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后即终止治疗.本文针对慢阻肺病人在稳定期进行系统治疗管理,旨在减轻当前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未来风险、预防疾病进展、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珂欣;马冬梅;迟玲;赵展;李准;张敬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因产妇排尿障碍引起.严重的产后尿潴留可直接影响子宫复位,诱发宫内出血和膀胱炎等,给产妇身心造成伤害.为减少该病的发生,保障产妇的生殖健康,本文对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96例产后并发尿潴留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发病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围术期分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作者:罗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变应性鼻炎在西医定义为机体接触致敏原,免疫反应机制介导的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病,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水样鼻涕.从中医角度来看,变应性鼻炎是由于内因、外因交杂而致病,内在体质的异常,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肺属金主通调水道,脾属土主水湿运化,肾属水主蒸腾气化,三脏的功能失调可导致机体固摄和温化水津障碍,进而水湿停聚、上凌鼻窍,同时又有外在风邪、寒邪、异气的侵袭,如冷、热、花粉、尘螨等,即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大量清涕等症状.由于中医对变异性鼻炎发病机理的认识是从体质、天时和地气3个方面来辩证施治的,所以不同的分型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明确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本地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疗效,按照《伤寒论》六经辩证的基础,选择太阳病外寒内饮证,选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并作对比分析.
作者:许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处形成血肿,如果护理不及时会引起血肿压迫术侧肢体动脉,从而引起穿刺侧远端肢体血液回流受阻,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导致休克并危及生命.本文对1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形成血肿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尿常规、粪便常规检验结果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本文就尿常规、粪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利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突发大量黑便、呕血,同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的衰竭,该病病死率高达30%~70%,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引起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门静脉压力升高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生机制.目前关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抑制胃酸、促进凝血、降低门静脉高压等.笔者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为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于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由于胫骨部位特殊、血运较差、软组织覆盖少,骨折后血运破坏严重,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胫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亦有钉道松动、感染及骨畸形愈合等.本文运用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肺结核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25)的检查,比较两组人群的指标值,为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指导.
作者:田云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胃大部切除术是我国治疗胃炎、胃溃疡的常用手术方法.传统的胃大部切除范围是胃的远端2/3~3/4,包括胃体大部、整个胃窦部、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术后由于失去幽门括约肌的作用,患者易患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甚至残胃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吸收不良、营养不足、体重下降、机体抵抗性低.而中间段早期胃癌转移到幽门上的概率为0.5%[1],这样为保护幽门的手术提供了可能性.我院对中下部早期胃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胃切除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忠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脊柱爆裂型骨折属于一组临床严重骨折类型,多系高能量外伤所致,包括高处坠伤、暴力袭击、车祸等,临床可从两方面予以阐述,即在明确损伤范围、韧带与椎间盘等周边组织受损情况的同时,因工伤、车祸、人身伤害所致的脊柱爆裂型骨折需涉及司法,因此明确的诊断是保证解决民事、确立治疗方案的关键[1].本文对6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总结X线平片和CT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