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志良;吴立红
笔者研究了血细胞相关参数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系,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CHB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明娟;崔华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何嘉琳主任医师幼承庭训,深得家传,加之自身勤学不倦,既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根底,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非浅,现将其治疗妇科杂病的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崔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其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发病特征,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本病常年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积极治疗,是防止本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近三年来,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冯玲;茹文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乙肝复元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7例,并设西药治疗6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姜成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并与单用透明质酸钠治疗38例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伍忠东;武志平;赵杰;夏水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从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170例,其中84例采取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口服,并与常规西药治疗86例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毛伟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风一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高的特点,治疗较为棘手.吾师楼献奎主任医师治疗本病,经验独到.现整理于后.
作者:季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运动性疲劳是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医学疾病中的常见病,现代医学在防治运动性疲劳方面研究很多,其多采用营养学的手段,如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无机盐等,而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运动应激所引起的生理性变化和致疲劳时出现的病理性改变,进行辨证论治,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苗志良;吴立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NAFL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此而引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被认为是隐源性肝硬变的可能病因之一.因此,及早对NAFL的防治可阻止慢性肝病进展,改善预后.笔者用降脂清肝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NAFL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排卵障碍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不孕症的发病率由此所致的占25%~30%.诱发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措施.我们自1998年开始,运用针刺诱导排卵治疗排卵障碍3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陈蓉蓉;董若琳;张莲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对8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作者:盛宝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面瘫是由于外感风邪,瘀血痰浊阻滞,经络不通,筋脉失养,肌肉瘫软不用或抽掣痉挛所致.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草乌外敷法治疗本病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32~84岁),3个月后,10例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3例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仅在微笑时口角轻度歪斜,皱额时额纹健侧稍浅);6例有效(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眼睑仅有轻度闭合不全或口角轻度歪斜);1例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恶化).总有效率95%.方法:草乌3g,樟脑粉1g,粳米50g.
作者:钱海秋;李冬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由人参、黄芪、当归、苍术、白术、甘草、升麻、葛根、泽泻、麦冬、五味子、青皮、陈皮、黄柏、神曲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利湿之功能.为阴暑证而创制.现举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所治之病案,以彰其用.
作者:郭建生;钟洪;彭康;臧堃堂;吴绪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肱骨外上髁炎在伤科临床上较多见,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取青龙摆尾手法,治疗68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中成药新癀片治疗发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5~68岁;发热1~3天18例,4~5天13例,5天以上7例.
作者:吴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自拟四骨一铜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5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百合龙琥甘麦大枣汤系已故名老中医魏长春所创,由百合、龙齿、琥珀加甘麦大枣汤组成,有养心安神的功能.笔者临床灵活化裁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屡获捷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益气解郁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并与西药得舒特治疗的31例对照观察,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兴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胃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与药物也非常多,但对一些顽固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常用的中西医疗法都很难取效.为此,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心脾角度对一些顽固性胃肠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行探讨,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大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对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小型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即空白对照组和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服1次,7天后,结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观察其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梗塞心肌占心室重量的百分比.结果:冠脉结扎120分钟后生脉散各组SBP、LVSP的降低和LVEDP的升高程度及梗塞心肌占心室重量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能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减少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斌;孔繁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