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蒋慧芳;叶翔
牟重临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7年,对中医理论有独特见解,临诊处方用药颇有建树.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亲受教诲,收益良多.今撷所见一二,介绍如下,以饷同道.
作者:沈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2000-2003年,在我院儿科急诊临床中,我们运用针刺疗法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救治,并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素萍;伍鸿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自拟祛疡汤内服结合冰硼膜贴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与同期采用冰硼散治疗的50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红;林军;王忆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采用自拟前列畅汤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58例,疗效显著,并设前列康对照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向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的特异性决定着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和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是阴阳失调,痰瘀互结.我们推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在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上可能存在不同于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研究工作.
作者:姚晓天;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opudylity,AS)是一种以侵犯脊柱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西医除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药、免疫抑制剂外,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而中医则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现将近5年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2000年~2004年1月,用单味泽漆煎煮口服,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疗效满意.其法:取干燥泽漆30g,加水250毫升,煎煮15分钟,过滤取汁100毫升,待温口服,早晚各1次.或用新鲜泽漆40g,加水200毫升,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100毫升,待温口服,早晚各1次.经上述方法治疗,78例中62例痊愈(溃疡面愈合,不留瘢痕),10例显效(溃疡面缩小,疼痛程度减轻),6例有效(溃疡愈合面积及疼痛程度较显效差).
作者:翟本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自1995年2月至2003年12月,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采用祛风化湿,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中药内服治疗,配合推拿疗法观察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根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为减少长期服用多种降脂药带来的经济、精神负担和药物副作用,笔者对9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山楂饮降血脂治疗,并与传统治疗85例对照观察,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蔡斌;蒋慧芳;叶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下腰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笔者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即时解决腰腿痛症状中,采用头针态下牵引的方法,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书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明显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老年常见病.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笔者用推拿分期治疗方法治疗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儿童鼻窦炎的发病特点与其鼻腔、鼻窦解剖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临床由于对此认识不够,致误诊误治者屡见不鲜.笔者以自拟的苍耳子系列方为主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窦炎106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62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从实验角度证实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虚证的内在机制与增强酶蛋白活动直接相关.方法:采用大鼠大黄脾虚模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状况的改变,以及对胃粘膜组织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碳酸酐酶(CA)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脾虚大鼠的上述酶组织化学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黄芪建中汤可使之提高至正常水平.结论:提示组织细胞代谢低下是脾虚证的重要表现之一,黄芪建中汤对此有调整作用.
作者:刘旺根;王红霞;王雪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川崎病又叫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本病中医文献没有记载,很多医家认为当属于温病范畴,可参考卫气营血辨证.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本病的治疗在从痰瘀辨治为主的同时,结合卫气营血分期论治,则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家父张迪蛟主任中医师学宗医经典籍,旁参诸家学说,遵<内经>和<伤寒论>及东垣学说,对临证所见不同的头痛,一般采用六经辨治.但因病情不一,家父认为治疗上还须随机应变,方可收桴鼓之效.现择其除六经辨证之外的灵活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谈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年青人患有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时往往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经胸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既往文献对其处理意见不一,有使用可达龙治疗的,但可达龙的副作用较多,有时甚至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多难以接受和坚持,我们用稳心颗粒或配合西药倍他乐克治疗,收效良好,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钦贤;刘春霞;袁正波;王玉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用自拟健脾消萎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55例,并与三九胃泰冲剂治疗的47例对照观察,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总下.
作者:何鲜平;宋世雄;赵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等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1998年至今,笔者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6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2例对照,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范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人体水液的运行,须赖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输布,肾气的开阖,三者协调后,三焦方能司决渎之职,膀胱气化畅行而小便通利;反之,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不利,则可发生水肿.故治疗水肿常用发汗、利水、攻逐与温补脾肾等法.然验之于临床,虽有其益,但亦有其弊,所以然者,因其病机除责之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还与血虚血瘀关系密切.
作者:王忠薪;张显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笔者采用针灸治疗该病76例,并与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向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